- +1
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建设——绿色样本 六年践约
在党的百年华诞前夕,北京市重大办邀请各大媒体,探访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所在的小海陀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日报》据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七条覆满绿色的雪道从山顶倾泻而下,已经与周边林草融为一体,海拔2198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平台周边、高山草甸,花草树木依旧茂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这条巨龙静卧在郁郁葱葱的海陀山脚,延庆冬奥村与山地新闻中心背靠青山,中式庭院静谧的掩映在山林之间,点点野花点缀在绿茵如毯的山坡上,伫立于此,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
(详见《人民日报》报道《冬奥会延庆赛区| 绿色样本 六年践约》)
赛区的生态美景,离不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时六年的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国院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的工作团队全面承担延庆赛区总体生态,深入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向世界展示生态建设绿色样本,为将要举办的这一国际体育盛事建设项目添砖加瓦,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
赛区生态建设阶段成果
延庆赛区规划核心区1513.7公顷,其中生态修复面积214公顷,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山地媒体中心及市政配套设施区。延庆赛区生态建设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提出“近自然,巧因借”的理念,结合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意境,形成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赛区生态建设阶段成果
▲ 高海拔雪道修复效果
尊重本底 保护优先
2016年,在赛区动”第一锹土“之前,设计团队就与林业、水土、生态专家踏遍赛区每寸土地,先期开展全赛区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对山体、土壤、水文、动植物情况等进行详细调研,用身体丈量着大自然绿色基底,为后续开展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以此严格划定赛区生态红线,明确保护范围,在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稳定的前提下,使奥运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 设计团队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 对大树进行挂牌保护
系统研究 框架落实
为了将生态理念贯穿赛区建设全周期,生态团队于规划初期提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矩阵表”作为总体生态建设纲领,同时提出“六大生态修复措施”紧贴框架,逐一落实,其中包括:森林生态修复与优化方案、雪道植被恢复与维持技术方案、亚高山草甸保护与恢复技术方案、裸露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建设区域表土的剥离与利用、植被保护小区的建设、动物通道的建设。
▲ 技术道路与保护林带
最高海拔的“轻拿轻放”
小海陀山海拔1800米以上分布着大面积的亚高山草甸,为保护这一珍稀的草甸生态系统,建设者在施工前期对草甸进行剥离,施工时将草甸放在影响区外集中存放,施工完成后将草甸进行回铺。经研究,剥离草皮时最适合的规格是大小35cm×40cm,厚度为20cm-25cm,以保证所取草皮的厚度大于根系深度,从而避免切割根系,保证回铺后的存活和生长效果。
▲ 对亚高山草甸进行监测
最全面域的“轻取轻挪”
表土被喻为原生种子基因库,是保持原生生态资源的最佳介质。建设初期首先做的工作,就是对建设区内表土进行剥离,收集保护表土资源,利用剥离的表土进行赛区内造地复垦,以开展生态重建与修复。
▲ 对建设场地表土进行剥离利用
设计者还对赛区内受到扰动的植物进行了“一对一”的人性化服务,通过建立植物保护小区、近地保护小区、迁地保护基地等措施对赛区植物进行原地保护及保护移栽。其中冬奥村原地保护树木313棵,赛区内迁地移植乔木24272棵,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成活率约99%;近地移植灌草11027株。
▲ 现状保护树木成为生态亮点
▲ 生态园林专家现场进行指导
最大尺度的“轻描淡写”
赛区受干扰区域的全域森林生态修复与优化方案涉及的修复面积达214公顷,是各赛区生态修复面积之最。设计团队通过对《延庆赛区生态系统本底资源调查报告》的研究,提出“近自然”修复理念,以保证修复植被群落与现状次生植被群落相一致,保留原山体植被品种群落特征,适当增加冬季常绿植物,实现自然演替。
▲ 赛区生态建设阶段成果
▲ 赛区生态建设阶段成果
近自然 巧因借
景观规划充分利用赛区现状自然环境优势,将中国自然山水文化与冬奥文化相结合,借以中国山水画意打造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冬奥山水景观系统,营造“迎宾画廊、层台环翠、双村夕照、秋嶺游龙、凌水穿山、丹壁幽谷、晴雪揽胜、海陀飞鸢”,形成“冬奥八景”,实现“由景至境”的情境升华。
▲ 山林掩映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 高海拔雪道生态修复阶段效果
统一规划 动态修复
针对赛区生态敏感、地质地形复杂、工期紧张等问题,设计团队根据不同海拔、不同功能、不同施工时序制定统一修复规划,也针对现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 “现场设计””驻场设计“,在长达两年的驻场过程中,根据山地环境的复杂变化,对场地进行”贴身式“设计,以达到精细化修复的效果。
▲ “现场设计”的伴随式服务
▲ 疫情爆发初期的现场配合
▲ 大量的现场决策“动态修复”
赛区海拔落差很大,因此在项目进行初期,团队就根据不同海拔植物的生长习性,制作不同海拔边坡样板段,对植物生长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实验,收集一手生态数据作为后期生态修复的科学依据,指导后续修复方案调整,以达到最佳景观效果。
▲ 制作边坡样板段
▲ 建成后边坡生态效果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四大办奥理念之首,也是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从2015年开始至今,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历时6年,成为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从建设伊始的生态调查到保护标准制定,从边建设边保护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者克服种种困难,在延庆赛区完成生态建设工程共计214万平方米,成为绿色办奥最生动、最典型的一个“北京样本”,而其背后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必将成为留给这座城市最大、最丰厚的绿色资产和生态财富。
转载文章,需注明来自京西第一州蔚县
稿件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图文制作/马芝洁
编审/仲燕涛
原标题:《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建设——绿色样本 六年践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