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观察|人被机器解雇,这一天终于来了
63岁的美国快递员斯蒂芬·诺曼丁被机器“解聘”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
去年,他因送件公寓未开门、用户电话无法接通、自提柜也无法使用这些不可控因素,未能正常完成投递任务。此后,他的系统评级越来越低,直到有一天,再也登不上配送系统。他无处申诉,因为“监控”他工作状况并最后做出这一决定的,是一台机器。
不少人因此联想到去年刷爆朋友圈的那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因为系统算法一次次缩短着配送时长,骑手们为了不超时、不被差评,只能拼命地狂奔。明知不合理,可是哪位骑手有能力对抗系统分配的时间呢?
这是数字时代人机关系重塑的典型景观,数字技术不仅能力在“膨胀”,权力也在“膨胀”。早在85年前,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便上演了一出机器异化人类的“黑色幽默”。今天,机器从流水线进入到了“管理层”,随时随地监控着劳动者的一举一动。不仅支配着人的劳动,还逐渐掌控了进行评判,甚至罚款、解聘等裁决行为的“尚方宝剑”。
由代码堆砌而成的“数字丛林”孕育了新的“丛林法则”,我们的生活、劳动被算法化的形式重新调配、呈现。当“算法化生存”的逻辑渗透到管理过程,其背后蕴含着的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加剧,人作为主体的意识和感知一再被忽略的风险与危机。
具体来说,很多劳动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劳动,难免遇到特殊情况;此外,人拥有在劳动中灵活变通的能力,也就该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权利。
而作为“管理者”的算法、机器,纵然有着高度精密性与人类无法比拟的运算与规划能力,但其武断、不知变通的特性是与健康的管理相悖的,难免会存在机械化、教条化、形式化的弊端。人类学家尼克·西弗也认为,平台的算法在理性程序之外,还应考虑到制度、环境等复杂因素。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公司的员工为了避免触发“摸鱼”系统,上班时间都不敢上厕所,换来的更多是敷衍;某地环卫工人被要求戴智能手环,一旦原地不动超过20分钟便会收到报警提示的举措,遭到舆论一致反对,最终取消;某小学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必须头戴套环以监测脑电波,为其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情况打分的行为被网友们一边倒地称为“紧箍咒”……这些举措不被支持的原因均在于,没有人的基本生物体征及其具身化经验给予应有的尊重。
如何尊重人的主体性,守住人的价值与尊严,是“算法化”大背景下,技术应该思考的重要命题。
机器是权力关系的隐形表现,在很多时候,技术只是僵化管理思维的“推手”与“背锅侠”。因此,想要破除技术发展对人主体性的消解,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摒弃一刀切、粗放式、剥削式管理;另一方面,要对技术的“权力膨胀”保持警惕,扭转算法与人的错位,融入人的温度、灵活度,尊重个体价值。
机器可以作为管理的“助手”,但绝不应该成为管理的全部,否则,不仅违背了基本的劳动伦理,也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规律。只有树立正确的管理观与技术观,恰如其分地使用科技,不逾越界限、不放纵权力,才能真正让“科技”管理成为“科学”管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