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对郜艳敏的救助刚刚开始

2015-07-30 19:29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被人贩子拐卖的河南少女郜艳敏命运多舛。20多年后,她的种种遭遇重新被媒体叙述,仍然激起公众的深深同情。

涂抹在整个事件上的道德温情已经散去,坚硬的法律问题裸露出来。整个事件涉及的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最高原则。

拐卖少女郜艳敏的人贩子应该绳之以法,凌辱少女郜艳敏的犯罪嫌疑人应该绳之以法,花2700元买下少女郜艳敏的应该绳之以法,阻止她逃跑的那些人应该绳之以法,当地那些知情不报的党政官员应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样的名单可以开出一长串。在法治原则之下,这些人一个都不能逃脱处罚。如能这样,正义必将得到伸张,社会人心大快。

但于郜艳敏本人而言,还是留下了让人不安的未来。

迟来的正义,显然会冲击已经固化的工作与生活。经过20余年的抗争与妥协,郜艳敏的工作与生活已经被迫处在某个相对安定的坐标之上,如果法治没有降临,那么她将平静地在这个小山村过完余生。但是当法治降临,包括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与当地基层政府的关系,以及利益、情感等等,都将被冲击,必须重新调适。这对一个身心饱受摧残的中年女性来说,何其艰难!处置不当,悲剧还会在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继续。

转型中国的各种社会热点层出不穷,一个热点被另一个热点覆盖的时间很短。媒体也好,社会舆论也好,会很快淡忘某个热点的当事人,郜艳敏也很难逃脱这种被公众忽视的结果。此外,“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曾经是个让革命者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可以运用到对郜艳敏个人命运的思考上。

因此,事件既然纳入法治轨道,政府、民间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扮演好各自角色。做好长期救助准备,法治降临,不过表示救助才刚刚开始。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一时关怀备至,一时孤苦无助,只能给郜艳敏带来更大的伤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