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最闪亮的星 |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奋进伟大复兴征程

2021-07-14 20: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9位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共产党员被授予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获得者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为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以典型为引领,向典型看齐,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7月8日起,共青城市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奋进伟大复兴征程”栏目,展播“七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

13 吴天一

医者仁心照昆仑 守望生命为高原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年5月入党。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先进事迹

"

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他9岁随父母去南京读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在南京,吴天一顺利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别看我个子小,但体质好。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军报国。”吴天一说。由于文化功底良好,一入伍他便被分配至中国医科大学培养。6年的理论培训结束后,抗美援朝已经签订停战协议。“但当时部队还没撤回,我就强烈要求去前线。”

1957年,吴天一与夫人一起,换上志愿军的服装,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在那里,因为防治疫情得力,他获得第一个三等功。

1958年随部队回撤到青海后,为响应当时“大练兵”号召,吴天一被分配至某骑兵连。“我要当一名普通兵。”吴天一说,在骑兵连他获得了“五好战士”荣誉,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大批青年怀着梦想,来到青海建设高原。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初到青海的内地建设者很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心慌、胸闷、头痛欲裂……由于缺乏高原病基本知识,很多高原病被当作普通肺炎、肺充血症治疗,许多建设者相继病倒甚至献出了生命。

吴天一说,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国内对它认识不清,国际高原医学领域只有外国人说话。“我要攻克高原病”,这一决定让他接下来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

1978年,吴天一与同事共同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哪里海拔最高?”吴天一说,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汉语、塔吉克语、英语、俄语的吴天一,又学会了藏语。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他走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数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

青藏铁路建设5年中,作为原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吴天一带头制定出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入科普手册,送到每个筑路工人手中。

“青藏铁路沿线80%的地方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在这里吸进来的氧气只有海平面地区吸氧量的一半。”吴天一说。

他亲自带领科研医疗队上山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以藏药为主的红景天等致适应剂,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使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由青藏公路建设初期的9.8%降至1%以下。

吴天一的研究不但保障了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而且创造了14万劳动大军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工作4年、无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的世界医学奇迹。

“我既是医生又是党员,还是最懂高原病的人,我必须去!”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年逾古稀的吴天一彻夜未眠,主动请缨,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连夜带领医疗队奔赴灾区。

到达灾区后,他日夜奋战在救灾一线。白天,往返奔波于各大救援点,指导并参与高原肺水肿病人的抢救;夜间,辗转各医疗队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尽全力拯救群众生命、保障人民健康。他还发挥懂藏语的优势,为受灾群众讲解知识、疏导心理。

全身14处骨折,双眼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吴天一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仍深深迷恋着这片土地,扎根高原从医50多年,默默守护着青藏高原的万千生命。

吴天一在卫生健康领域奋战一辈子,获得无数荣誉。“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研究的根,是我生命的根,高原医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是荣誉也是考验。未来我要带好团队培养好接班人,为保障高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14 辛育龄

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辛育龄,河北高阳人,1921年2月生,1939年7月入党。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先进事迹

"

他是一位百岁医生,曾与白求恩并肩作战。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他行医85载,挽救生命无数,科研成果等身。

他就是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以白求恩精神铸就人生路标,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辛育龄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82岁主刀做肺切除手术,86岁为患者做电化学治疗……从1947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外科大夫开始,辛育龄整整60年没有放下手术刀。

1921年,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年,辛育龄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抗战之初,战地医务人员匮乏,十几岁的辛育龄被抽调去冀中军区卫生部学医。1939年,他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

战斗中,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带领手术队赴前沿阵地。他告诉辛育龄:“离阵地越近,就越能多救些伤员!”

1939年7月,辛育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白求恩光荣牺牲。辛育龄深藏悲痛,以白求恩为榜样开始了救国救民的新征程。

在抗战最困难时期,部队里缺粮少药,流行起疟疾和疥疮。时任冀中制药厂厂长的辛育龄带领职工和老乡上山采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给战士服用,还研制了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良好的疗效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

主刀首例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开展中国首例肺移植、承担20余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国家和部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18次……辛育龄矢志于医学的人生不可谓不传奇。

“党让我去学习科学技术,我将一辈子安心于科学技术工作,并要为党的科学技术事业奋斗终生。”辛育龄曾这样说。

1956年,辛育龄从苏联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有关方面征求他的意见:你是留在部队呢,还是到地方?出国前辛育龄就已享受师级待遇。但他毅然选择了地方,因为那儿可以做手术。

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工作的26年中,辛育龄很少回家。每天上午做手术,下午做动物实验,晚上看书、翻阅资料……他没有一刻空闲,仿佛永不知疲倦。

上世纪50年代初结核病流行,但彼时应用肺切除手术治疗还有很大阻力,不少重症肺结核病人因咳血窒息而死亡。

辛育龄同麻醉医师研究后,创新采用双腔插管麻醉法保障手术安全,成功治疗了两百多例;60年代又研究创立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将残端瘘发生率降到0.4%,基本避免了这种致命的手术并发症。

50年代重症肺结核外科治疗,60年代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70年代肺癌外科手术,80年代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肺癌……从患者需要出发,辛育龄不断挑战难题,创造了多个“第一”,挽救了大量生命。

“如果你解决不了难题,算什么‘名医’?”可为了解决难题,辛育龄竟在自己身上做起了实验!

有人说开胸手术创伤太大,不适宜做针刺麻醉。辛育龄就在针麻状态下实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手术,又用镊子夹自己的皮肤,相继用仪器测痛阈,为筛选适合针麻手术的病例做比较。

胸部手术需扎16针,由4个大夫在术中不停地捻动。“这么复杂的操作,如何能够推广?”辛育龄运用优选法对每个穴位进行痛阈测试,终于在前臂外侧找到了镇痛效果最好的穴位。

1970年,辛育龄成功主刀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此后用针刺麻醉做了1400多例肺切除,成功率高达98%,令国内外同行赞叹不已。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别要求参观这一手术。针刺麻醉推动了我国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1982年,辛育龄被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主持建院工作。当医院建成、各项工作步入正轨,1984年开院后不久,他却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做了一名普通胸外科大夫。

“病人要紧”是辛育龄的口头禅。同事们发现,不管病人是谁,他都一视同仁、精心治疗。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总是想方设法为病人减少开支,甚至为病人承担医疗费。

1996年,辛育龄到天津讲学时,一个右脸高高肿起、大血管瘤垂出口外的女孩引起了他的注意。14岁的女孩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四处求医却收效甚微。

辛育龄“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动员多科室专家组成协作组,精心准备这台高难度手术。女孩十天内三进手术室,但手术终获成功!

同事们说,节假日、公休日总能在办公室看到辛育龄;直到90多岁,他办公室的灯光仍然每晚亮起。如今他虽在卧榻,依旧牵念着医院的发展和后辈的成长。

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辛育龄身上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高尚品质,被众多青年医护人员当作“人生指南”。他们表示,要学习和发扬辛老的精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更好服务群众。

15 张桂梅

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张桂梅,满族,辽宁岫岩人,1998年4月入党。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她探索形成“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拖着病体忘我工作,持续12年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余公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

张桂梅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她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在这里,学生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休息;3分钟之内要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即使在40摄氏度的夏日,每天也只能洗一次澡……

张桂梅笃信这套管理办法足够磨炼学生的意志。“铁腕”模式就是抓学习,对于这些已远远落后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来说,这是她能找到的最好的加速剂。她始终是学校里最早起、最晚睡的“擎灯人”。

张桂梅总是隐藏起脆弱的一面,把最严厉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次,学生米兰考试不理想,去找张桂梅谈心。张桂梅就把自己的手伸给米兰看。那双手每天早上折磨得她疼痛难忍、睡不好觉。只有贴上膏药,她的手指关节才能勉强动弹。

尽管已经64岁,但近12年来,她几乎是个没怎么好好休息的“狠人”。此外,她身上还有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3种疾病。

她在12年里走过约11万公里的家访路,共接收近2000名农村女孩入学。“那个山好大好大,有的女孩是家里祖祖辈辈出来的第一个高中生。”她一一劝说那些经济拮据或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高中我们不收一分钱;上大学,我们也能帮忙;她想念啥,我们都帮。”

祖籍在辽宁的张桂梅从17岁就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一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1996年,丈夫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张桂梅倾尽家中积蓄为他治病,但最终丈夫还是撒手而去。

后来,张桂梅辗转到华坪县中心中学任教。但不到半年时间,她被查出子宫肌瘤,足有5斤重。当时的张桂梅绝望极了,同事们都鼓励她“放心治疗”;当时的华坪县县长还劝慰她说:“你别怕,我们再穷都会救活你。”

那时,华坪县发出倡议为张桂梅募捐。一名家住山里的妇女把仅有的5元钱回程路费都捐了。

不久后,张桂梅熬过了生死关头。

“他们把我救了,我活着要干什么?”从那以后,她几乎把捡回的这条命都给了华坪县。尽管她无儿无女,但从2001年起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那里的孩子都叫她“老妈”。

她逐渐发现,班上的女学生越来越少,有人干脆不来学校了。一个家庭有限的教育机会一般只留给男孩。大山女孩的惯常命运,就是早早嫁人生子、干农活儿。她们生下的女孩,依然不被重视,甚至遭到遗弃。

在张桂梅看来,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她决定办一所给山里女孩上的免费高中。虽然她没有资金、只担任过班主任,这个想法在当时的人看来并不成熟,但她却铁了心要干。

2002年,张桂梅干了一件“疯狂”的事,她把自己获得的所有奖状证书都打印出来,摆在昆明街头“募捐”。她当时单纯地期待着,云南有那么多人,每个人捐5元、10元,建学校的钱就有了。但有人以为她是骗子,甚至放狗咬她。5年过去了,她只筹集到1万多元。

2007年,因为要去参加党的十七大,华坪县特意为张桂梅拨了几千元经费用于购置参会正装,但她转手就把钱给了儿童福利院。

穿着旧衣服进京,她甚至没发现自己的裤子已经破了洞。十七大召开期间,媒体关注到了这位穿着破洞裤子的党代表,也开始关注她想创办女子高中的故事。

虽说学校办起来了,但因为环境艰苦、学生底子差,没多久,17名教师中有9名离开。细心的张桂梅发现,留下的教师中有6名是中共党员。她因此执拗地相信:“要是放在战争年代,剩一个党员,阵地都不会丢掉,而我们有6个人。”

因为经费紧缺,他们就在学校二楼画了一面党旗,把入党誓词写在上面,还没宣誓完,几个人都哭了。

“我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张桂梅说,她最爱唱“红梅赞”、爱看《红岩》和歌剧《江姐》。她把党章和红歌歌词带到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教给女生们。

“我一定要做‘焦裕禄式’的人。”她至今仍然记得,自己在入党申请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即便把半生都用来改写大山女孩的命运,张桂梅仍然谦虚地称自己“是一名普通教师”。

10年来,在张桂梅的带领和全校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教学成果丰硕可喜:2011年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时,96名学生中有69人的成绩上本科线,一本上线率4.26%。到了2020年,全校159名高考生中有150人的成绩上了本科线,一本线以上考生占总考生数的44%。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是张桂梅给学校定下的校训,她鼓励女生们有自信,也有野心,希望她们“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

“现在大部分女高学生选择的职业是医生、教师、警察、部队军人。”张桂梅说,今年,得知有两名女生参军去西藏,她竟有些不舍。

“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张桂梅问。

“不是你告诉我们的吗?”女生们回答道,“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上哪里去。”

16 陆元九

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陆元九,安徽来安人,1982年12月入党。他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陆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先进事迹

"

1920年,陆元九出生于安徽滁州一个教员家庭,由于生日是元月九日,故父亲为其取名“元九”。

陆元九的父亲十分注重子女教育。中学时,父亲常用“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教育他要珍惜时间,刻苦读书,这对陆元九树立学习的自觉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7年,陆元九成为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招收的首批本科生,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

在硝烟弥漫的求学岁月,陆元九盼望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的心日益坚定。四年里,他学习了发动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和空气动力学课程,还自学了飞机结构设计,并选择了飞行力学方面的毕业论文,加深了对空气动力学的理解。

毕业后,陆元九留校任教,并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最终获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

1945年到达麻省理工学院后,一心想要“学点新东西”的陆元九没有选择“驾轻就熟”的发动机相关专业。他了解到,国际上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德雷伯教授在航空系新创仪器学专业,富有挑战精神的他毅然申请参加仪器学教研室的工作,并获批准。

经过努力争取,陆元九成为德雷伯教授在这个新设仪器学专业的首位博士研究生,开始探索学科领域的前沿内容。

1949年,陆元九双喜临门:一是获得了博士学位;二是与留美硕士、安徽同乡王焕葆喜结良缘。获得博士学位后,29岁的他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在导师的科研小组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在美国有了孩子又有固定工作的陆元九,为了免受移民局的审问,办理了绿卡。拿到绿卡之后,美国政府又施压,让学校动员他“升级”为美国公民,但陆元九不为所动。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他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进步组织,积极为回国作准备。

为了扫清回国障碍,陆元九主动离开麻省理工学院涉密岗位,调往土木系一个研究室,后来又离开大学,到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他参与了多项先进科技项目的探索,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辆气垫式汽车的研制。

1955年底,邮局公告栏中的几行中国字让陆元九眼前一亮。公告大意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自愿回国的现在可以回去,如有困难需要帮助,可找印度驻美国大使馆接洽……

归心似箭的陆元九立即作出回国的决定。一年后,他通过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开具的证明订上了回国的船票,经过23天的海上颠簸,终于结束了11年的游子生活。

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后,陆元九开始参与筹建自动化研究所,从队伍组建到办公场地的落实,再到试验设备购置,他都亲力亲为。接着他又去苏联考察,请专家来华讲学;到全国各地调研,研究探索自动化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任务由原来的工业自动化转向探空火箭、卫星方面。

陆元九大胆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研究,1958年10月,运载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和同事手中诞生。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陆元九在学术著作上也颇有建树。20世纪60年代初,陆元九在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项工作的同时,还坚持撰写专著,把自己在陀螺、惯性导航方面的所学所用编撰成书。

1964年,他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他提倡“元件为主,测试设备先行”的研制方针,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质量、安全的极高要求。陆元九深知航天无小事,航天人如没有事事认真的精神,很难摆脱失败的命运。

他常说:“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因此,在工作中,陆元九非常严谨认真。

1996年,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点火后2秒,火箭发生倾斜,飞行20秒左右坠落焚毁。这次灾难性的事故,使中国航天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为了尽快找出故障、查明原因,76岁高龄的陆元九临危受命。他身先士卒,不顾年事已高连日工作,两三天不睡觉是常有的事。大家都说,没有陆先生的认真精神,就不一定能把问题查得这样仔细、彻底、清楚。

2005年,陆元九发表了文章《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受到航天科技集团领导高度关注,随即部署落实。

在他的带动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已成风尚,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活跃在我国航天科研、管理领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如今,已至期颐之年的陆元九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余热。他在陀螺、惯性导航等领域求索奋进的铿锵足音,与我国航天创举的一曲曲凯歌交响共鸣。

17 陈红军(已故)

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权

陈红军,甘肃两当人,1987年3月生,2009年4月入党,2020年6月牺牲。他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10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6月15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

2021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6月,陈红军牺牲一年后,中共中央授予陈红军“七一勋章”。在“七一勋章”的颁授词中,陈红军被称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在陈家的相册中,陈红军留下了诸多穿着军装的照片。

在母亲丁念毕的印象里,当兵是陈红军自小的梦想。陈红军三叔是军人,回家探亲时总是穿着军装、戴着大檐的军帽。母亲记得,陈红军“特别地爱”三叔的军帽。后来,父亲还给陈红军买了一个小孩子戴的“大檐帽”,作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奖励。

“他打小就爱穿军装。”丁念毕说,邻居家的孩子从小和陈红军一起长大,陈红军在兰州上大学时,对方在新疆当兵。发小假期回家探亲,陈红军还会穿上对方的军装拍照。回家后,陈红军挺直了腰杆、拍着胸口告诉母亲:“妈,你相信你的儿子,我把这一套军装,一定穿到我身上。”

2009年,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彼时,他已经通过了公安特警的招录考试。但一则征兵消息让梦寐以求的“穿军装”的机会来了,确认被兰州军区录取后,陈红军很高兴,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这下可以光荣地当兵去了。”

陈红军驻扎的喀喇昆仑山,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终年飘雪,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在媒体的报道中,有人做过计算,在喀喇昆仑山躺着不动,就相当于平地负重20公斤行走,脉搏最高可达每分钟150次,连汽车平均动力也要下降30%。

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戍边的艰苦,但陈红军几乎从不和家人说这些。妻子肖嵌文只能从丈夫繁忙的工作状态中,略微感知一二。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他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陈红军所在的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士兵站后头;吃饭时,士兵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士兵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有一次,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后,发现宿营地遍地都是碎石块。战友回忆称,那天晚上 “只能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陈红军把运输车让给了义务兵和一些身体不舒服的官兵,自己和所有班长、骨干、党员集合到一起,“头顶着星星,在外面和衣而睡”。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看到战士们手皲裂了,陈红军总是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护手霜,往战士们手上抹一抹;看到战士们嘴唇干裂发紫,陈红军也是那个督促大家抹唇膏、吃高原药的人。

肖嵌文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和陈红军联系,是2020年6月5日。彼时,她已经怀孕5个多月了。“他就是特别喜欢丫头,”肖嵌文开玩笑问陈红军:“如果是个男孩,你还不爱了吗?”

“爱呢,爱呢,爱呢。”电话那头,传来陈红军忙不迭的回答,这也成了肖嵌文对这通电话最深刻的记忆。此后,陈红军的电话就打不通了,“我打了80多个(电话),就是联系不上”。后来,就传来了陈红军牺牲的消息。

那场让陈红军牺牲的冲突发生在2020年6月15日。据中央电视台公布的一段视频显示,2020年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侦控,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2020年6月15日,外军在越线搭设了一个帐篷后,试图越线搭设第二个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此前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带着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去交涉。

在交涉过程中,对方忽然调动大量兵力,拿着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参谋陈鸿宇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

作为团长,祁发宝是外军主要攻击的对象;看到祁发宝被围攻,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增援队伍赶到后,外军被击溃驱离,陈红军则在冲突中“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也是这场冲突后,许多官兵自发地把“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写在了头盔里和衣服上。

如今,陈家的客厅里挂着陈红军生前的照片。有时候,丁念毕也会抱着孙子、指着墙上的照片告诉他:“墙上挂的照片,是你爸爸,你爸爸叫陈红军,是个解放军……你以后就以他为榜样。”

18 林丹

扎根社区40余年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林丹,福建福州人,1985年8月入党。她是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扎根社区40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她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先进事迹

"

“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这是1995年4月,习近平同志送给军门社区的一副对联,借此褒扬以党建创新推动社会管理的好做法。

社区的蝶变,离不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离不开社区党委书记林丹的多年付出和创新探索。扎根社区40余年,她始终一片“丹心”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军门社区时,提出了“三个如何”的要求。如何回答好这个时代命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宝金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时,听取了林丹等一众社区党委书记的意见建议后指出,要深入践行“三个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培育更多治理特色模式,让社区更有温度更有品质。

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林丹提出,社区协商不是社区的“一言堂”,而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群言堂”,要打造一个让群众畅所欲言的平台。每月10日的“居民恳谈日”应运而生,每到这天,林丹就会邀请各职能部门来到社区,一起破解居民关心的问题。

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林丹在“一老一少”上下足了功夫。将社区“养老服务站”升级为“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涵盖机构照料、社区照料、居家护理的综合性服务;开设“4点钟学校”,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没人接、无处去的问题。

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林丹在这方面也频频发力:率先在社区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用好数字福州的技术优势,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片长制”网格化管理……

“三个如何”,是林丹多年来探索社区治理和创新社区服务的一条主线。发端于军门社区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是城市基层党建的示范,现已拓展为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得到民政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获评“2019中国改革年度案例”。

“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我打心里感激林丹书记、社区和爱心企业。”老吴激动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他文化水平不高,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并照顾老人。好不容易,妻子怀孕,他却发愁了。“我们有了孩子后,本是件开心事,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如何养孩子?”

怎么帮扶老吴?林丹反复琢磨,决定把党建工作融入帮扶助困。一边为老吴申请了社区公益岗位,又帮他的妻子协调了一个夜市店面。经社区牵线,辖区党建联盟单位与老吴一家签订了帮扶协议,每月给予生活资助,逢年过节还上门慰问。老吴的儿子上了大学,林丹又牵线共建单位每年送上6000元助学金,解决了学费问题。老吴说:“如今生活条件有了大改善,我们对幸福生活也有了憧憬。”

军门社区常住居民约3500户,人口1.3万余人,如何更好地开展“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林丹将持续深化近邻党建作为突破点,发动社区党委下辖15个党支部,300多名党员,把党的动作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解决居民身边事。

如今,社区68座楼院进行了全面提升,引进了品牌物业开展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服务,建立楼栋党小组、物业公司、网格员、楼组长等多方联动的治理机制,老旧小区改造与社区精细化治理同步推进。智慧小区初步形成,居住质量大幅提高,邻里亲如一家。

50年间,一座座旧楼房换上新颜,一个个新生儿长大成人,林丹数次放弃了高薪聘请,放弃了街道提拔,始终是群众口中的“小巷总理”。

“在军门社区工作了半个世纪,社区里的每一点变化我都记在心里。其中最让我高兴的是,困难群众一一重新扬起了笑脸。”林丹说。

林丹先后当起8名孤寡老人的“女儿”,长年累月照顾他们生活起居,让老人们体面地走完人生;她不顾家人反对,收留无家可归的刑满释放人员,帮忙找工作,让他重新融入社会;她关注贫困子女就学,用每月不多的工资助力他们实现“上学梦”……“林丹书记把居民当做亲人来对待,把社区当做家庭来经营。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她件件当做了自己的大事,却把自己的事情看得太轻了。”军门社区党委副书记谢榕说,林丹常年沙哑的声音就是这么来的。

去年11月,林丹刚做完咽喉息肉手术,声带严重受损,连吞咽都十分困难,医生建议她至少休养一个月。然而出院后的第三天,林丹就投入到社区工作中。“不能说话,我可以写字与群众交流,用行动服务群众。”

“我现在最怕自己的年龄一年比一年大,当不了百姓的服务员。”今年73岁的林丹依然不愿意放慢走街串巷的步伐,“鲜花掌声也好,红地毯也罢,在居民需要时,永远当好服务员,这才是我的人生价值。”

来源:共青城市法院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新京报、新浪微博

原标题:《致敬最闪亮的星 |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奋进伟大复兴征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