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宅门》戏里戏外的真实人生

2021-07-16 0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著名导演郭宝昌近日出版自传散文《都是大角色》,以一众各赋异禀的“小人物”串联起自己曲折人生路上的雪爪鸿泥,继续讲述《大宅门》意犹未尽的故事。

郭宝昌,人称宝爷,今年八十一,自幼被卖进豪门,身世曲折,饱经沧桑,阅尽世情,吃过见过,识得众多奇人异事;他是著名导演,学养丰厚、功力深厚的老前辈,执导影视剧30余部,一部《大宅门》让数代观众追了20年,出版书籍4部,2020年获第29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奖。

鲜为人知的是,郭宝昌其实还有作家的面向:因为从小对同仁堂(“百草堂”原型)发生的事耳濡目染,郭宝昌16岁时就动笔写家族题材的小说《大宅门》,期间多经磨难,痴心不改,整整用了38年时间才最终创作完成《大宅门》剧本。他擅长用生动直白的口语写文章、讲故事,《都是大角色》一书自2003年“非典”疫情居家期间就开始酝酿、写作;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又把年逾八旬的郭宝昌困在了家里,难得的清闲,让他得以静心回顾人生,提笔完成这部《都是大角色》,再续《大宅门》的传奇。

《大宅门》戏里戏外的真实人生

来源 |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ID:sanlianshutong)

《大宅门》故事原是他的亲身经历

姜文在《都是大角色》一书推荐语中说:“郭老占有三大优势:得机会看,有能力写,够火候拍。”这“得机会看”,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郭宝昌的身世,本书开篇《奶奶与我》,他对此作了清楚的交待:

“奶奶与我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从小懂事起,直到三十多岁,我才大概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和奶奶一起生活了十年,从两岁到小学毕业那年。奶奶去世了,我一直都以为这是我亲奶奶,姓骆,嫁给了木匠郭绍臣,按中国老例儿便称郭骆氏。……一九二七年河北农村大灾,郭绍臣携妻女逃亡进京,女儿十岁,住在南城金鱼池一带。两年后郭去世,女儿卖进豪门乐家(编按:即同仁堂),为三老太太抱宠物狗——‘大顶子’。

一九四〇年,女儿二十三岁,嫁七十岁乐四老爷为妻,……女儿婚后无子,一九四二年买了个乞丐之子,李保常。那时的乐家家族中有规定,本家男子不得过继外姓人为后,李保常便被养在娘家,认骆氏为祖母,而不是外婆、姥姥。我管乐四老爷叫姑爹,管养母叫姑妈,一直到上中学,一九五三年以后才改叫妈,可仍管乐四老爷叫姑爹,改名郭宝昌,等于是他娘家哥哥之子。尽管根本没有哥哥这么个人。”

左二、三为姑妈、奶奶,这是奶奶唯一留下来的照片

这样的出身,加上个人的禀赋与努力,最终成就了蜚声海内外的《大宅门》系列剧。但宅门里的兴衰恩怨并非他传奇经历的全部:他追寻自己身世的执著,他对艺术的痴迷和探索,下放干校荒唐可笑而又令人慨叹的糗事,他与师长友人在历史风云中的真挚情感,他被命运拨弄因而缺乏亲情的孤独……跌宕起伏的经历,加上这些经历中遇到的奇人异事,构成了郭宝昌异于常人的非凡人生。这些比影视剧还精彩的人生故事,并不广为人知。

被历史抛弃的小人物

都是演绎悲欢的大角色

《大宅门》剧本,重要角色多达七十余个,曾被要求删去一半。可郭宝昌坚持“角色不论大小,有魂则立!”在他看来,小人物只要能折射出时代风貌,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树立起鲜明的形象,让人从他身上读出万千思绪,小人物就成为大角色。

这次,郭宝昌正以人物写作为主体,呈现了一组精彩绝伦、复杂生动的“小人物”群像:

隐身宅门的传奇武功高手和他的纨绔少爷徒弟;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小姐们;朴素善良、却在被自己卖入豪门又扶正当了太太的女儿面前畏首畏尾的奶奶;长得极丑倒守着最美的媳妇干着最美的活儿、一身坏毛病却极其善良懦弱的家仆;宅门花园里深藏的古琴文化和古琴大师;坚信共产主义却在时代车轮倾轧中逐渐失去自我、最终落入骗钱陷阱的偏执挚友……

人性的复杂多面、人生的不可预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这些丰富深沉的人物谱背后,是对时代、对命运、对人性的复杂体味和深刻感慨。姜文读罢此书惊奇道:“世上的奇人,怎么都叫他碰上了?这些奇人,不仅构成了他的故事特质,也构成了他自己的性格、出处和心灵主题,写他们就是写自己。”

重访大宅门,身后那三个窗户就是门房,郑老屁就住在这儿

与他的影视作品相映成趣,郭宝昌讲故事的天赋同样体现在他的写作能力上——擅长用生动爽脆的京味儿口语写文章,每一个人物,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地如在眼前。郭宝昌自己感慨:老天爷让我经历那么多事儿,认识那么多人物,又给了我讲故事的能力,这大概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老天爷给我的使命。

独具一格的“悲剧散文”:

精确的时代感,神奇的生命感

出版方透露,《都是大角色》书稿刚完成,就引起了文学期刊的兴趣。2021年第2期《收获》,发表书中三篇文章,引起广泛关注,被视为在文学人物的塑造上,有了某种令人兴奋的突破。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陀则认为郭宝昌为文学写作送来了一种“有新作风的散文”:

“郭宝昌给散文的写作带来了一种新质,打破了以往我们对这个文体的一些习惯的期待……他的文字做派不再以‘散’吸引读者,而是一种沉重的悲剧感,让我们想起戏剧,不是舞台上的演出,是历史上演绎过的真实悲剧。”

同样善写俗人奇事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对郭宝昌“用精确的时代感,神奇的生命感,特定的阶层与身份,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他叙述的魅力,把这些人复活”的写作能力表示赞许,同样并提醒读者关注书名所传递出来的作者意图:“他还叫人相信果戈理的一句名言:在生活中没有人是配角。”

被历史抛弃的小人物,都是演绎悲欢的大角色,作者认识的这些人,受过的那些事,与他的艺术创作互相成就,最终呈现出鲜活生动的厚重感和艺术人生的况味——《大宅门》系列作品的独特魅力亦在于此。

都是大角色

郭宝昌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6

他们是被历史抛弃的小人物,他们是生活里的大角色。

著名导演郭宝昌的自传散文,《大宅门》故事真实原型,以一众各赋异禀的“小人物”串联起自己八十余年曲折人生路上的雪爪鸿泥,继续讲述《大宅门》意犹未尽的故事。

郭宝昌自幼被卖进豪门,饱经沧桑,阅尽世情。他被时代的车轮倾轧下狱劳改,他对艺术的痴迷和探索,他和梨园名宿的奇缘,他对第五代导演的扶持以及和他们的友谊,他被命运拨弄而缺乏亲情的孤独……跌宕起伏的经历,加上这些经历中遇到的奇人异事,构成了他异于常人的非凡人生。

本书以人物写作为主体,呈现了一组精彩绝伦、复杂生动的人物群像:隐身宅门的传奇武功高手和他的纨绔少爷徒弟;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小姐们;朴素善良、却在被自己卖入豪门又扶正当了太太的女儿面前畏首畏尾的奶奶;长得极丑倒守着最美的媳妇干着最美的活儿、一身坏毛病却极其善良懦弱的家仆;宅门花园里深藏的古琴文化和古琴大师;坚信共产主义却在时代车轮倾轧中逐渐失去自我、最终落入骗钱陷阱的偏执挚友……人性的复杂多面、人生的不可预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这些丰富深沉的人物谱背后,是对时代、对命运、对人性的复杂体味和深刻感慨。

原标题:《《大宅门》戏里戏外的真实人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