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苏宁告别张近东
原创 李橘子 远川商业评论
7月12日晚,苏宁发布了2份字少事大的公告。
首先,创始人张近东辞去了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跟他一起离开公司职位的还有两位老苏宁战友:孙为民、孟祥胜。
其次,年逾65岁、去年刚退休的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中手游的创始人冼汉迪,华泰紫金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曹群,以及张近东的儿子张康阳,这4位很可能将进入董事会。
就在一周前,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把上市公司苏宁易购16.96%的股份,转让给了由江苏省地方政府、华泰资管、阿里巴巴、海尔、美的等投资方组成的新新零售基金二期。苏宁从此进入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
从股权到人事,苏宁都正在告别张近东时代。
本文聚焦两个问题:
1. 苏宁到底发生了什么?
2. 改朝换代后,苏宁未来会怎样?
苏宁是渠道商,一头对接厂商,一头面对消费者。
上游是电器、手机厂家,产品标准、产能过剩、毛利率高。下游是消费者,需求大且不断升级,对新产品趋之若鹜。
在这个商品属性和产业链结构下,做渠道商是一门躺赚的生意。卖电器的苏宁,卖鞋子箱包的百丽,卖火车票飞机票的携程,都是例子。
而对渠道商来说,最怕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新渠道。
2012年,是苏宁由盛转衰的过程中的第一个节点。
这一年的8月14日,刘强东在微博放话称,“京东未来三年内大家电产品零利润,同时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10%以上。”次日,京东写字楼还打出了这样一张条幅——“炮打苏宁指挥部”。苏宁、京东打起了价格战。
京东在一次又一次的价格战中,顺利塑造了低价形象,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而那些新增的用户又会购买平台上的其他商品来“回血”。但此时的苏宁却依旧有着强烈的“家电化”标签。
所谓“互联网思维”,其实是追求在现有渠道的高密度覆盖下,以边际成本最低、边际收益最高为标准,来开展新业务,和消费品领域的“渠道复用”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加油站也做便利店,711罗森也卖咖啡,公牛不仅卖插线板还卖电灯开关,而不是加油站、711、公牛也跑去做电商app、做配送。
但一心要“互联网”的苏宁,选择了一条高成本、低收益的互联网之路。
例如,2013年2.5亿美元收购PPTV,进军文娱产业;7.21亿美元买断英超2016年的播放版权,这平摊到每一场比赛都有450万元。同年,苏宁又收购了两个足球队:国际米兰和中超江苏队,前者苏宁以2.7亿欧元买下70%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也把张近东的儿子张康阳推上了主席的位置。
苏宁触角还伸向电竞行业,2016年收购了龙珠直播以及英雄联盟甲级职业联赛战队TBG。
收购一时爽,养人烧钱火葬场。消费能力“不如狗”的中年男人撑不起昂贵的足球付费直播业务,养球队/电竞队更是无底洞,不仅需要租赁训练基地、球场等重资产,人力开支不仅大,运动员的职业周期还非常短。
这些外延式并购还可以说是尝试新业务,真正让苏宁年收入超过2000亿,却仍然负债累累的,其实还是零售主业。
2017年,是苏宁由盛转衰的过程中的第二个节点。
在2015、2016年的时候,苏宁的门店数量其实也就“只有”1500家左右,但在2017年,张近东发表了《大力推动实体零售向智慧零售转型》的讲话,苏宁突然加快了开店。
2017年,苏宁门店数量增长到3799家,2018年突破万店:自营店8881家+加盟店2071家+迪亚天天便利店112家。
回头看,2017年其实是个好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连续保持10%以上;出口金额同比增长高达10.8%。苏宁在2017年财报里也乐观地展望:在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零售行业企稳回升,向好发展。
但进入2018年后,形势急转。在去杠杆、贸易冲突的双重冲击之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出现下滑,苏宁在财报里的表述也变成了:消费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弱复苏态势。
在环境变化下,苏宁加大开店力度,相当于花了钱,却没买来流量和交易转化。与此同时,能够帮助商家节约线下开店成本的商业模式,开始了加速发展。
1993年,张近东给刚当上格力江苏负责人的董明珠打了个电话,一开口就拿出500万现金,希望董明珠绕过原来的经销商,直接把货卖给苏宁。
当时格力在江苏的年销量大约只有300多万,属于被春兰和华宝吊打的角色,但董明珠还是一口拒绝。互相问候40分钟后,吃了闭门羹的张近东气急败坏,“你这个女人真不是东西,给你钱你还不要”。
躲过渠道商、自建销售体系的董明珠推动了格力成为空调之王,也眼看着苏宁国美把依赖其渠道的一众厂商盘剥出局。
但形势比人强。
2020年4月14日,格力发布一季报,季度利润锐减70%。有投资者问她你要不要试试直播,董明珠说,“要坚持走线下的路线,坚决不做直播带货”,“转型去做线上的话,那线下的60多万的门店员工就要失业了”。
10天后,她就身穿一袭深绿长裙,现身直播间,开始了一整年、跑遍全国各地的直播带货之旅,直接拉低了格力的产品价格,相当于告诉世人:主播就是最好的标准品销售渠道,一个直播间可以省下无数个门店的房租和工资。
连抵挡过张近东的董明珠也抵挡不住直播间,线下家电销售渠道的更迭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不过,也不能说苏宁就此穷途末路了。
跟苏宁同模式、同时代的百丽,就是例子。这个旗下拥有Staccato(思加图)、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Joy&Peace(真美诗)和百丽(Belle)一众知名品牌的零售巨擘,在2017年以531亿港元的创纪录价格从港交所退市,这与它破纪录的1500亿港元最高市值相比,已然跌去了2/3。
但百丽“逆袭”的密码就藏在公司内部。2年后,百丽集团旗下的运动零售品牌滔搏运动,拆分出来登陆港交所,市值超过700亿港元,比百丽整体退市时的价格还高。
苏宁的情况也有类似之处。
在苏宁的众多业态里,有一个保持门店数量扩张、收入增长、坪效提高的业态:母婴店。
2019年苏宁两类门店在各级市场的销售收入、坪效
这其实也是高房租时代,线下零售的发展趋势——
以后的商场商家、路边门店,也许会展现一种泾渭分明的镜像:要么是医美诊所、母婴服务、宠物服务等高客单价的非标服务;要么是高度工业化的供应链的销售终端,比如奶茶、便利店、插线板。这背后的原因,用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句话说,就是分化加剧。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原标题:《当苏宁告别张近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