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一批独生子女,为父母养老发愁

2021-07-14 08: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0年5月19日,杭州,西湖区古荡街道古墩社区青春生育文化园内的雕塑《母与子》。/ 视觉中国

父母正在老去,独生子女在焦虑——为老去的一代人,也为自己。

1999年起,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量80后、90后和父母身处异地,一边是工作中面临的激烈竞争,另一边则是随时可能袭来的父母养老困境——比如“父母突然病倒,我该不该放弃工作回老家”这类选择题。

与多子女家庭不同,独生子女享受着父母给予的全方位的爱,但当父母老去,也带来了资产、时间、情感等交织的问题。当这些问题近在眼前或已经发生,迷茫无助成为他们的常态。

疾病

站在医院走廊,得知妈妈确诊癌症的那一刻,小郤觉得天塌下来了。

小郤今年26岁,是一名室内设计师,上大学起就在苏州生活。由于工作原因,她已经很久没在节假日回过老家扬州。今年清明节是外公去世一周年,她决定回家一趟。到了家,她才发现妈妈正在住院。

父母没料到她会在清明节回来,一下子有点慌。爸爸告诉她,妈妈虽然需要开刀,但只是小毛病,手术时间安排在清明节之后,让她不要担心,假期结束就回苏州。但小郤不放心,坚持要陪妈妈做手术。回苏州简单处理了一些工作后,她火速返回老家。

离开父母后,“报喜不报忧”成为双方心照不宣的秘密。/《八零九零》

此时妈妈已经被推进了手术室。小郤起初觉得妈妈的情况没那么严重,直到姑姑、舅舅甚至爷爷、奶奶都赶到医院,爸爸面无表情地坐在旁边,手术持续了快5个小时,她才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她把姑姑拉到走廊,问妈妈的病是不是很严重,才得知妈妈确诊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子宫后要做病理切片,判断是否为晚期。

小郤说她“一下子不行了”。手术结束当天夜里,妈妈在病床上挂着点滴,小郤的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流,她不知道该跟谁诉说心里的感受,就在手机上写下来,一边哭一边写。第二天一看,很多字都打错了。

爸爸平时是很洒脱的人,这一次却整个人紧绷起来,总是一言不发地坐着。小郤觉得爸爸应该比自己更难受,因此在家尽力隐藏自己的难过,安慰家里的长辈们。妈妈生病的情况,除了跟领导请假时简单说了几句,小郤再没有告诉任何人。

那段时间,小郤突然希望自己有一个兄弟或姐妹,能够切实地与自己感同身受。

当父母到了经常生病的年纪,大多数子女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分身乏术往往没有心理准备。/《八零九零》

化验结果要等三天,这三天里,小郤想了很多——她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早。爷爷奶奶都健在,父母也才五十出头的年纪,小郤原以为,父母突然病倒这种事,怎么也得自己中年后才发生。小郤并没有什么积蓄,但这一刻,她心里想的都是“无论花多少钱都要给妈妈治病”。过去,她觉得离家越远越好,但这一次,她下决心尽早回老家生活。

妈妈手术后第二天,小郤就联系中介把苏州的房子挂了出去,并在手机上写下:“苏州,我要放弃你了。”

很多人觉得,父母突然生病时自己分身乏术又无人分担的感觉,是独生子女最大的崩溃时刻。因为工作时间相对弹性,回家照顾妈妈的那段日子里,小郤觉得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她庆幸自己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依赖

作为备受宠爱的独生女,小郤是很多朋友羡慕的对象。

2016年刚毕业,爸妈就在苏州给小郤买了一套房子,每月的房贷都是爸爸还。工作初期,她跟随苏州一位小有名气的设计师做了两年学徒,其间没有工资,靠父母供养。

父母的感情很好,多年来他们一直做生意,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平时并不太打扰她。经过这件事,小郤意识到自己从未如此需要父母。一家三口的微信群,每天都很活跃;待在苏州时,她几乎每天都要给妈妈打电话。

小郤曾主动提过,要不要把苏州的房子卖了,回扬州生活。但父母的回答一直是:“不要为了我们,你开心最重要。”

面对年老和养老,父母和子女都不用粉饰太平,也不必夸大其词,这一切只是让我们换个方式继续与世界相处。/《八零九零》

和小郤一样,很多独生子女享受着大量的爱,这也形成了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复杂的亲子关系。很多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依赖非常强烈,也在问题来临时越发确认了彼此的存在和重要性。

今年34岁的白白独自生活在韩国,父母在国内。最近几年,白白总能感受到妈妈强烈的“控制欲”。每次打电话,妈妈总会跟她说羡慕“别人家的女儿”工作就在本市,找的对象特别好,住得离父母近,每天都能回娘家;或者抱怨亲戚间的家长里短,爸爸做的种种小事如何让她不满意。

白白很无奈。高中毕业那年,妈妈提出让她去韩国读书。当时白白的表姐在韩国发展得不错,妈妈觉得她出去可以见见世面,也有人照应。最初几年,妈妈一直支持她在国外发展,但白白正式工作后,年纪越来越大的妈妈的想法开始波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身边,就希望白白早点回;但没过几天又变了,说能留在外面生活才“有出息”。

2020年3月,北京,帮助子女带孩子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 视觉中国

白白一开始还会认真安慰妈妈,如今已经习惯了:“是我太冷漠了吗?为什么我要花一个小时听一些无用的负能量输出?”她觉得妈妈一直都在干涉她的事情,本科时她读的是新闻传播专业,读研时想换专业,妈妈死活都不同意。她被迫继续学不喜欢的专业,最终也没有从事相关的行业。

白白觉得,如今父母身体健康,也都有足够的退休金,暂时不需要自己照顾。毕竟自己回国就意味着要放弃多年累积的事业,重新开始。“也许这一天总要到来,但我现在想尽量地活自己的人生,不想被他们束缚。”

对很多有着强烈个性的独生子女来说,和父母愉快地共处的确很难。

小顾生活在单亲家庭。外婆去世后,小顾担心妈妈孤单,曾经把她从老家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一起住,可没多久就冲突不断:妈妈洗碗时不用洗洁精,理由是“洗洁精不环保”,碗上都是肉眼可见的油渍;妈妈搞不清楚垃圾分类,常常把卫生纸丢进厨余袋子;两个人睡一个房间,小顾一大早就会被妈妈看短视频的声音吵醒……本来想互相照顾,却互相不适应。

中国式的父母有很多特点,害怕给子女添麻烦,就是其中之一。/《八零九零》

一些父母意识到了这点,会主动选择“不给子女添麻烦”。小郤的妈妈提过好几次,自己和丈夫以后打算去养老院:“高级的那种,很贵的,里面什么都有,我们都攒够钱了。”但小郤却很生气地说:“你疯啦?只要我活着一天,我都不会让你去养老院的。”

有时候小郤会想,如果有一天亲人都去世了,自己虽然孤单,但会是一个很轻松的状态:“你的生命可以随时不要,因为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你了。现在我的状态就是不敢生病,也不敢死,父母也是。其实挺累的。”

选择

为了避免突如其来的意外,有的年轻人选择未雨绸缪。

今年30岁的李彧堂在澳大利亚工作。以前他每年回国几次,陪陪父母;去年疫情暴发后,他有一年多时间没回国。想到自己可能会长期生活在国外,他开始为父母的养老问题焦虑。

今年年初,李彧堂决定有意识地帮父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此,他想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给他们采购生活物资。每月寄一箱橄榄油、两次鲜鱼、一箱猕猴桃,还有藜麦、鹰嘴豆等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此外,他还让他们每天做运动。

2021年5月13日,广州,一个高端养老社区,通常采取“一个社区配一家医院,医疗和养老形成深度结合”的模式。/ 阿灿

用李彧堂的话说,就是“对两个五十多岁的小孩子进行营养学教学”。生活保守的父母最初十分抗拒,甚至有点生气,告诉他“别寄了,现在你寄来的东西都吃不完!”。因为不想浪费,吃着吃着渐渐养成了习惯,如今爸爸每天要喝一杯黑咖啡,还会提醒李彧堂别忘了买。

李彧堂觉得,“爱自己”和“爱父母”这两件事是牢牢绑在一起的,父母健康,自己也就可以多过几年轻松日子。李彧堂认为,独生子女内心的焦虑,是父母这一代人无法体会的。以前他也试着把父母接到澳大利亚一起生活,但由于周围没什么能说话的人,父母觉得很不适应,更不想在晚年离开故土,所以没有成行。

许多年轻人选择尽早帮父母规划养老安排:购买商业保险,考察养老机构,了解医疗和护理知识,等等。与此同时,目睹父母养老的过程,独生子女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

2021年5月19日,济南老商埠,一对年轻人在拍婚纱照,旁边一对老年人在小憩。/ 视觉中国

李彧堂已经未雨绸缪,每笔工资到账的时候,他会定期存一部分钱。如果以后有生孩子的打算,他会选择生两个以上,因为不想让未来的孩子和自己一样纠结——没有人分担责任,也没人能理解自己的处境。

但小郤觉得,自己将来还是打算只生一个,她希望像父母那样,把全部的爱给予一个孩子,成为彼此的唯一,全身心地付出,“两碗水是端不平的”。

小郤妈妈手术后的第三天,医生告知,妈妈病理化验的结果是早期,可以出院回家。她当着医生的面流下了泪,心情一下子就晴朗了。

出院当天是妈妈的生日。小郤有好几年没在家陪妈妈过生日了,她给妈妈买了蛋糕,在朋友圈发了一家三口的合照,配文是:“今天天气真好呀。”

✎作者 | 崔斯也

✎排版 | 甄米粒

原标题 | 第一批独生子女,正陷入父母养老困局

首发于《新周刊》588期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第一批独生子女,为父母养老发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