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三代塞罕坝人接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引言】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摘要】
塞罕坝早年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已经成为一片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
面对“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1962年,原林业部在此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奋斗,三代塞罕坝人在这片风大寒冷、人迹罕至的塞外高原上成功营造出总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有效地阻滞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林场通过严格管护、科学营林,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并释放其最大生态红利;追加自筹资金,采用先进技术在荒山沙地、贫瘠山地开展攻坚造林,增加资源储备;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限额,依靠资源优势有序有节地发展森林旅游观光业、绿化苗木产业及森林碳汇项目,使这片林海逐步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完全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关键词】
生态修复;风沙治理;植树造林
背景情况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2017年“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的112万亩人工防护林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沙地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坝上地区。“塞罕坝”蒙语全称“赛堪达巴罕色钦”,意为“美丽的山岭水源之地”。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语重心长地指出:“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
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最近处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人形象地打比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生态恶化,警钟骤响!造林绿化,势在必行!
主要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1年,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并选址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塞罕坝机械林场承担四项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一)艰苦创业,还清历史欠账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因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创业者们没有放弃,很快找到了造林失败原因:调运的外地苗木在环境恶劣的坝上地区“水土不服”,要想造林成功,必须自己育苗。
经过反复试验,塞罕坝人改进了育苗方法,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彻底解决了苗木供应问题。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改进了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技术,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1964年,春季造林的号角再次吹响,创业者们在一个三面环山叫作马蹄坑的地方,开展了一场至今都令人激动不已的造林大会战。奋战三个昼夜,516亩幼苗根植地下,造林成活率高达95%,“下马风”销声匿迹。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驶入快车道,造林季节也由每年的春季发展到春秋两季,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创业之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20万亩林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林木被旱死。连番的天灾并没有把塞罕坝人击垮,大家含着眼泪清理完受害林木,重整旗鼓,再一次将希望的树苗栽到了荒原之上。凭着顽强的毅力、遇挫弥坚的精神,从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二十年间,塞罕坝人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二)科学管护,精心呵护“绿色银行”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益更为不易。1983年以后,林场大面积造林已基本结束。塞罕坝人按照“以育为主、育护造改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探索并及时总结提炼,确定了适合塞罕坝林分特点的落叶松定向目标伐、樟子松大径材培育、绿化苗木培育、人工林健康经营和近自然化诱导、天然次生林改造培育、森林公园景观游憩林改良等6种森林经营模式,总结出了造林、幼抚、定株、修枝、疏伐、主伐、更新造林等循环有序的森林培育作业流程,截至2018年,累计抚育森林300余万亩次,使林分结构更趋合理,林分质量更加优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感叹:“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但塞罕坝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惊讶:单位面积蓄积是全国人工林的2.76倍,塞罕坝人用不足全省1.5%的有林地面积培育出了全省7%的林木蓄积。2014年,林场获得中国CFCC森林认证证书,塞罕坝机械林场向可持续经营之路迈出了坚实一步。
塞罕坝森林多为人工针叶林,树种单一,森林自动调节能力弱,极易暴发大面积病虫害。同时森林呈集中连片分布,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载量丰厚,加之降水较少,物干风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塞罕坝人始终把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作为事关林场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建成了森防、监测检疫队伍体系,配备了100余名专、兼职监测人员,健全了预测预报网络;建立了完整的防扑火指挥体系和300余人的专业扑火队伍,现代化的防火车辆、扑火工具一应俱全,有备无患;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完善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建设,将万顷森林分隔成网格状;不断加强防火监测系统建设,9个望火楼全部安装了林火红外视频监控系统,将林地全部纳入监控范围。挖设防护沟、架设围栏,构筑了造林地块立体防护网络,保护幼林不受牲畜危害,造林保存率达到了93%以上。通过不断强化指挥系统、预警监测、防火阻隔、基础设施和扑火队伍等方面建设,塞罕坝森林灾害综合防控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建场57年来无森林火灾、有虫不成灾的好成绩。
(三)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塞罕坝人真切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在2013年2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张承地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提出要求: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2014年早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承德列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塞罕坝所在区域的生态地位。不能逾越生态红线的雷池,全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这是国家顶层设计对张承地区提出的功能定位,也是新时期塞罕坝人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塞罕坝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植树造林敢攻坚,改革发展不停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使塞罕坝这座“绿色银行”青山常青,荫泽后代,林场在建场以来多次造林难以成活和从未涉足的荒山沙地、贫瘠山地等“硬骨头”地块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在这些坡度大、石块多、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的地块造林难度极大,为了提高成活率,林场不断总结改进造林技术,采取了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等超常规举措,整坡推进,见空植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8.9%和92.2%的历史最高值,实现了“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的既定目标。截至2019年,林场将完成全部10万亩攻坚造林工程,幼树成林后,全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80%提高到86%的饱和值。今天的塞罕坝作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42亿元,涵养、净化淡水1.37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1.41万吨,释放氧气57.06万吨。
(四)严守红线,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中流传甚广的这句话,道出了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理。塞罕坝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境内,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区域贫困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耦合。如何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林场严守生态红线的同时,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科学发展新引擎,推动绿色经济崛起。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
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40%以下。对木材产品收入的依赖减少,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调查和预测,“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因此,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但林场却将实际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采伐限额只用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红线之下,塞罕坝建立了极严格的林业生产责任追究制,一旦发现超蓄积、越界采伐林木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追究责任。
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席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塞罕坝人的心坎上。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森林旅游观光游为主适度开发旅游,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配套产业链。
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一棵苗木的收益是一棵木材收益的几倍甚至到几十倍,塞罕坝人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几年时间,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2015年林场启动开发森林管理碳汇项目,2016年8月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首批国家核证减排量(CCER)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签发,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塞罕坝首批森林碳汇项目计入期为30年,其间预计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如果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全部实现交易,保守估计可带来超亿元的收入。2018年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3.6万吨,标志着塞罕坝的碳汇产业迈出实质性一步。绿色产业发展为林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的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五)不忘初心,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林场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历史性地开创了塞罕坝人生活城镇化、住宿公寓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全新生活。一是实施了林海小城镇建设,对总场场区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建了职工住宅楼,对水、暖、电、讯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安装了局域网,闭路电视、调频广播、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场覆盖,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2017年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启动了林场改造提升工程,一座现代林海小城正在崛起。二是实施了安居工程,结合2010年实施的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在6个林场全部新盖了职工公寓楼,用近10年的时间在围场县城实施了六期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全场大多数职工在县城基本都有了自己的楼房,基本上解决了就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的民生难题,实现了“山里治坡、山外治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老人孩子们在城里安居,职工在岗位上乐业”的和谐局面。三是加强了林区道路建设,十二五期间,共投资1.1亿元(其中自筹9000万元),修建或改造林区道路445公里,其中修建砂石路319公里,林区主干道硬化或铺油126公里,林区道路网格化格局初步形成,为林场护林防火、生产经营、森林旅游等各项事业发展增添了基础保障。四是实施了标准化营林区建设,投资2600余万元,完成了29个营林区房舍、8座望火楼、9个检查站的新建和改建,新营林房舍和望火楼集室内卫生间、洗澡、电视、网络等功能于一体,一改过去房屋老旧、设施落后、用水难、用电难的面貌,极大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五是加强了通信网络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全场通信网络光纤改造工程,林场、营林区、望火楼全部实现“三网融合”,网络通信水平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并为今后“互联网+林业”“互联网+生态”及智慧林场建设打下了基础。
经验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执着信念,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
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塞罕坝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始终忠于党,忠于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着对党的绝对忠诚,用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涵。林业周期长、见效慢,10年树木,而高寒地区的树木不止10年,像落叶松、人工林要达到成熟的状态至少需要40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选择了林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就是选择了清贫。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重托,从第一代塞罕坝人服从组织安排上坝开始,一代代塞罕坝人奋斗不息、接力不止,终把茫茫荒漠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他们最鲜明的特质就是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党的号召,集中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人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强化资源管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科技创新推进增林扩绿,以优化结构促进林业永续发展,不断提升林场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塞罕坝人的实践证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难成千秋之业;扑下身子、耐住性子,方能善作善成。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创新,攻坚克难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创造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鲜活经验。因生存条件恶劣、缺医少药,最早上坝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已经去世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从爬冰卧雪石头缝里栽种树苗,到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修枝防虫,塞罕坝人身上处处彰显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底色。攻坚克难就要改革创新。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塞罕坝林场曾多次陷入困境,但塞罕坝人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攻克难关,在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方面取得一个个新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经营生产体系和培育作业流程。如果没有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新干劲,就不会有塞罕坝今天的成就。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只有坚持生态优先,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塞罕坝的生态修复之路是艰辛的、缓慢的,塞罕坝虽然恢复生机,但仍然非常脆弱。林中、山间到处都是“豆包地”的地质结构,上面是花草树木,下面是薄薄一层黑土,黑土之下,就是山石或黄沙。走在一些植被覆盖的沙丘之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毁绿起沙,生态就会恶化。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其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42亿元。良好的生态商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其中不乏大型企业集团,但全被林场拒绝了,原因是他们的开发规划看中最多的是经济效益,缺乏对生态保护实际举措。经科学评估,塞罕坝旅游核定接待量为100万人次,但塞罕坝人却坚持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控制入园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塞罕坝人知道,绝不能为一时一地的蝇头微利而障目,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有没有生态优先的意识,有没有绿色发展的理念,是能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重要先决条件。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在高寒沙地上书写绿色传奇,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就是因为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绿色、血液中融进了绿色,始终坚信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提醒广大科技辅导员
戴口罩 勤洗手 少集会
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原标题:《【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三代塞罕坝人接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