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汉电视问政策划人:确有“秀”的一面,但已经问责577人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郭琛 发自湖北武汉
2015-07-22 12:2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从2011年至今,胡桂林和武汉电视问政密不可分。他是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武汉电视问政主要策划人。

胡桂林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最看重的,并非仅仅电视问政的极高收视率,而是在电视问政推动下,一个又一个、一类又一类与市民群众利益攸关问题的解决,是电视问政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正能量。

不过,他也不讳言,电视问政有“秀”的一面,并认为这符合电视规律。

他认为,电视问政现象,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有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的某些缺失,具有某种代偿性。随着法制的健全、民主的进步、体制内纠错能力的增强,治庸问责、电视问政都将走向正常化。

2014年7月,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武汉电视问政主要策划人胡桂林参加武汉电视问政研讨会。

问责577人,厅级、处级、科级都有

澎湃新闻:目前武汉的电视问政在国内很有影响,它与其他城市同类节目的主要区别在哪儿?

胡桂林:武汉电视问政一个重要理念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真相,动真情,说真话,动真格,办真事。

在武汉电视问政中,揭露问题短片的比例通常高达90%以上,访谈中,述评问题的篇幅通常达到70%以上。武汉电视问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问政伴随着问责,仅今年电视问政期中考的第一场,就有41人被问责,还有三个问题进一步在调查。2011年到去年为止,电视问政曝光问题429个,问责577人,厅级、处级、科级都有。

我说实话,我们有一个模式是什么,怕批评报道,你一批评,影响城市的形象,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影响吗?电视问政就告诉大家,我曝了这么多问题,并没有影响城市形象,相反老百姓对政府更好。

电视问政不是要问倒哪个官员,不是让政府出洋相,而是通过问政,促进一系列事关城市改革发展、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老大难”问题的根本解决。

澎湃新闻:问政短片都相当尖锐,如何把握这个度?

胡桂林:短片不能太长,短片一长了以后,你就成了专题了。它不可能从几年前说起,就是在点位上面的现在进行时。

我们对短片有一个规定,就是只摆事实,不讲道理。

再比如说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回来,非常的好看,非常的有冲击力,或者说非常的严重,但是这些问题它整改不了,它十年八年都解决不了,传播效果不好。这种问题它就不具备可整改性,我们就会把它拿掉。

澎湃新闻:怎么推动群众参与呢?

桂林:武汉电视问政开办之初,就提出“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理念。电视问政节目的采访制作过程,也是市民全程参与的过程。

哪些问题列入“十个突出问题”?从哪些方面承诺整改?市民可以通过市长专线、电视问政热线等许多公开渠道各抒己见。问政短片拍什么?到哪里拍?市民可直接向节目组提供线索。要参加直播,当问政“考官”,可以公开报名,参加选拔。

参加问政直播的市民,可以面对面问政,提出希望政府解决的诉求,还可以举笑脸牌与哭脸牌对政府工作与被问政官员进行评判。为了提高市民参与度,电视问政还开通了便于场外市民参与的热线电话、网络互动平台,将更多的话语权交给市民和网民。每场电视问政直播,都会收到500多个市民参与电话、400多条微博。

公众的问题,可能尖锐,可能使政府部门难堪甚至丢脸,但这是公民固有的权利,是监督政府的有效手段。这种问政所产生的压力,可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推力。

澎湃新闻:如何挑选电视问政中的群众代表呢?

胡桂林:每年电视问政都有不少市民踊跃报名,但演播室太小,不可能都进来面对面问政。一般情况下,只能进来30多位市民代表。他们一部分坐在台上,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面对面问政,一部分坐在台下,参加满意度测评。

在遴选的时候,我们非常重视区、街、社区的意见,尽量做到地区、行业的平衡。当然,上台问政的市民代表,也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对市情区情比较了解,对问政的问题有调研,参政议政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

市委书记审定直播方案,200万人次参与测评

澎湃新闻:阮成发书记是如何关注电视问政的?

胡桂林:包括阮书记在内的所有市领导都非常重视电视问政。对如何做好电视问政工作,阮书记做了许多重要的指示,无论是对问政方,还是被问政方,他都提出严格的要求。一些重要的内容,他还亲自参与策划。电视问政直播方案,由他最后审定。

电视问政期间,他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看电视做笔记,然后给宣传部长和纪委书记打电话,谈感受,说意见,提建议。每年电视问政,他都会来到演播室,看望主创人员,给大家鼓励打气。

澎湃新闻:每年电视问政结束之后,市里会如何作总结?

胡桂林电视问政结束以后,市治庸问责办、电视台都会召开各种形式的小结会、总结会、研讨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大、政协也会召开各种座谈会,建言献策。市委还把问政方、被问政方召集到一起座谈,就电视问政中遇到的问题一起研究改进措施。

澎湃新闻:通过电视问政,武汉建立了一些新制度、新规定,请具体谈谈?

胡桂林通过我们建章立制的有90项,比如公布权力清单、“城管革命”。全国只有武汉市提出城管革命。今年是城管革命下农村,农村的城管革命,这与电视问政有关。

武汉市有160多座山,为了采石,一些地方就把这个山炸得遍体鳞伤。通过电视问政,武汉建立了山长制。

在武汉市,只要你办餐馆,你都得进行环评,居民来对你投票,居民不同意你就不能办餐馆。这也和电视问政有关,叫环评前置。

再比如,豆腐过去是许多部门各管一段,现在明确了,由食药局从头管到尾,豆腐出了问题就拿你是问,所以现在豆腐就管住了。

澎湃新闻:你希望如何改进满意度测评?在具体规则上有什么新的设想?

胡桂林:满意度测评,毕竟限制在直播现场进行,参加测评的人员仅仅限于演播厅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政风督查员、新闻记者代表与市民代表,加起来大概150人左右。

为了使测评工作更公开,参与度更高,今年还发动全市人民通过手机客户端——“掌上武汉”来投票测评。大约有200万人次参加了满意度测评。这个数据将作为市治庸问责办对各单位年终考评重要的参考依据。

发动群众测评,是个非常好的办法,它让被问政者更好地了解民意,也让广大市民更加踊跃地参政议政。还有一点,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测评数据的不断扩大,测评结果也趋向更加准确。数据越大,我们认为它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就会越高。

但是各区可不可能去拉票?这也可能会存在。国外也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但这是全市人无记名投票,并没有采取什么压力来让我非得投你一票,我相信它不会的。

要相信群众,相信人民,人民群众他希望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好,他对这些不作为深恶痛绝,那么他就会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即使是在你这个区,你发动他来投,你来安装我这个东西,他也许并不投你的票,可能还会投反对票,这都是有可能的。

尊重电视传播规律,但人大问政还做不到

澎湃新闻:往大了说,你认为电视问政在建设政治文明、促进民主政治方面会有作用吗?

胡桂林白岩松曾经跟我们探讨过,后来他在《新闻1+1》中评论我们电视问政,假如说电视问政变成人大问政,那就更加合法化了。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我也觉得人大政协来进行这个问政是非常好的,但是在中国还达不到。假如说我现在再跟白岩松见面,我可能会指出这里有偏颇的地方。电视问政和人大问政有不一样的地方,人大可以不一定公开,而电视问政是把所有的监督,它通过这个平台全部激活了,全部集中在一起。比如说群众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这么多监督归纳在一起。它这种监督力量的彰显,我认为超过了人大。

假如说老百姓都感觉到我有一个说话的地方,我有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地方,这个社会就会好得多。他这种参政议政的意识,这种民主的意识就唤醒了。

现在老百姓,他不关心政治,这实际上是一个很不正常的表现。为什么呢?他觉得好像我关心没用,他麻木了。通过电视问政,他会觉得我有很多意见还是很重要的,我的这个举报还是有作用的。

武汉市人大看到我们电视问政很火,他们要办,这两年办了两场,叫人大质询,也是通过我们电视直播的。第一场好像是教育问题,第二场好像是老区建设问题,每场也是时间很长,在人大里面。我们当时满怀着期待,但是他们做出来的效果是什么呢?收视率非常低,老百姓的关注度非常低。

澎湃新闻:你认为他们关注度低的原因在哪里?

胡桂林:有人说,电视问政就是一场“秀”。这就要看对“秀”的理解。“秀”是什么,“秀”是展示,是表现。但也有表演的意思。如果从展示、表现的角度看,我看无可厚非。

电视问政,不光是主持人、评论员、专家的“秀”场,也是接受问政的官员的“秀”场,因为他们要向广大市民、观众展示表现自己,力求做得最好。这有什么不对的呢?

我认为,电视问政既是考场,又是个“秀”场。但电视问政毕竟不是表演,不能弄虚作假,不能作秀。

“秀”与作秀不同。做电视,必须懂得“秀”,因为电视就是“秀”的艺术。比如说电视问政中许多直播元素的运用,比如说有一些所谓的“挖坑”,或者说悬念,或者让它有一些故事,呈现一些细节出,这些东西都应该是“秀”的技巧,是电视传播的技巧。做电视它总是需要有一些看点和卖点,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就没有人来看。

武汉电视问政为什么走得比较远,影响力比较大,就是因为它既把它作为一个工作平台,又把它作为一个电视节目来办,遵循电视节目的一些规律性。按照电视节目来办,我们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说让它的节奏更加快和流畅,时不时冒出一个看点。在排列组合的时候,要让它波澜起伏,就像拍电视剧,平和的时候,一定会让它来一个高潮。

澎湃新闻:武汉电视问政具有议政平台和电视节目的双重特性,怎么兼顾?

胡桂林:尽管电视问政是市委、市政府工作平台,但作为电视节目,市委、市政府依然给采访制作团队留下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尊重电视传播规律,使得武汉电视问政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电视的特性与优势。

拿直播来说。电视直播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风险,但现场直播的快捷性、真实性、不可预测性与不可复制性,所带来的传播效果是录播无法实现的。

再比如节目巧妙融入了一些综艺节目元素,增加了传播效果和感染力,如请观众举“笑脸”“苦脸”牌表达民意、键盘手现场即兴弹奏音乐音效、制作运用小道具等。

尊重电视规律还体现在对问政方式的探索上。节目开办之初,主持人问政比例很大,随着问政的深入,我们认识到问政主体应该是人民群众。主持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既要掌控节目走向,又要问政、评论,“问”的戏份过大,不利于从总体上对节目流程进行把控。

于是我们转换主持人的角色,使主持人由主要“问政人”角色向问政平台“掌控人”角色转变,保持问政各方地位的平等性、话语的平衡性,使问政方与被问政方具有同样的地位、同样的话语权。我认为,主持人特别要注意听取问政中“少数派”的声音,甚至是“打捞沉默的声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