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董成鹏、煎饼和侠
想必很多人在看《煎饼侠》之前,甚至于听到这个电影名字之前,更或者看到5天6亿这个数字之前,对其多多少少是有些瞧不上的。
原因不是对中国的电影事业有多少诟病,只看看这部电影外显给观众的信息:董成鹏(大鹏)、煎饼、侠。这是当下多么大俗特俗和烂俗的三个词汇啊,并且这三个词还毫无违和感地拼接在了一起,连那句“拯救不开心”的宣传口号都显得那么low,这是要刷新影院low级进化史的节奏吗?
其实,不然。
稍稍学过点电影常识,或者号称阅片量以四位数计的“专家”,抑或一直处于被讥讽地位的善于“高屋建瓴”和“交口称赞”的影评人们,总有两个共同的本领:一是归类,二是找茬。
所以通过他们口中评价《煎饼侠》,出来的语境应该是这样的:《煎饼侠》以其对《屌丝男士》一贯的“自黑”延续,把一连串段子攒成了一部大电影,但影片中少了周星驰式喜剧对小人物的冷峻审视,更没有彭浩翔港式幽默的境界和格局,归根结底它算是“市民趣味”和“diao丝狂欢”,并不能有所成就。不作反驳,话说回到煎饼侠的三个关键词,董成鹏、煎饼、侠。
先说董成鹏,这个名字放在搜索引擎上,重复度应该能高到80%以上。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大鹏跟科班出身的导演没法比。他一定没有故事材质、激励事件、场景设计和布局谋篇那一套完整的理论,“一个学建筑的,除了跟砖瓦水泥打交道,还能会些什么呢?”
但事实是这样吗?并不是。
他会讲故事,如果看《煎饼侠》之前没有看过《屌丝男士》,也不知道大鹏这个人,你一定会觉得该片的导演是电影学院导演系刚毕业的学生——太中规中矩了:开篇热开场,大明星大鹏一呼百应嚣张至极,忽然进事件,宿醉夜店身败名裂;之后不得不为抵债找到一群类似自己或曾经的自己的三教九流,拉起草台班子混日子;高潮事件翻转,走了狗屎运还清债务准备重回巅峰,伴随着感情和自我的丧失;剧终幡然悔悟,重拉大旗做回煎饼侠,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多人的梦想。所以难以理解指责这部片子价值观不正确的人是怎么把“理想不等同于成功和物欲”这句话拼凑出来的,下笔说这话时,一定是站在数十层的高楼上俯视,讥讽世间芸芸众生“所欲甚多,不堪不堪”,然后转过身挤电梯下楼,再汇集到熙熙攘攘的众生中寻找灵感,为的是挣几元稿费的违心批判。
当然,缺点是要有的。
倘若大鹏真的是电影学院毕业,而看官恰恰是他的导师,你可以扶扶自己1000度的老花镜,说:嗯,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差在情怀,你没有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注定就只是昙花一现。
再说煎饼。对于北方人来说,煎饼是俗到不能再俗的俗物。它的接地气不光表现在名称上,还表现在构成上:一张面饼一个鸡蛋,些许香菜葱花裹酱,和方便面一样,它是那种“吃一口想吃两口,吃两口想吃一张,吃完一张就想吐”的存在。但它又有个最大的特点:简单,管饱。
《煎饼侠》之所以以此命名,毫无疑问延续了这个特性,简单,管饱。简单当然是说整部片子的结构,即便是有“戏中戏”,它仍然是简单的,只要智商不为负数,基本都能看得懂。
关键特点在管饱。中国的电影观众也好,从影人员也罢,个顶个都是极度饥渴的。谈及精神食粮,大家基本上都还活在《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和《阿甘正传》的年代,每每觉得眼前的电影没法看了,就翻出陈年老硬盘,插在电脑上把“导演剪辑”、“无删节”、“加长”、“收藏”等各个版本再嚼一遍,嚼到张嘴一打嗝儿都是满口的德克萨斯英语味儿才算罢休;但这之后,我们依旧是饿的,尤其是对于中国人,同样是表达愤怒,你说“fxxk”总是没有说“草泥马”来得干脆和过瘾。
所以《煎饼侠》,包括近日风头正劲的《大圣归来》,此前的《泰囧》、《疯狂的石头》,甚至追溯到大师冯小刚早期的《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贺岁系列,都是解决广大中国观众电影饥渴的佳肴,所谓接地气,接的是你脚下踩着的这一亩三分地,没有大葱和香菜,永远不算。
当然,缺点也还是有的。
如上所说,煎饼这东西,“吃一口想吃两口,吃两口想吃一张,吃完一整张想吐”。可以充饥,而不能细品。因此闯过票房大关后,《煎饼侠》基本不会给观众带来什么后续反应,而且这种即时的笑料很快就会过时并被观众忘记,这就是互联网催生的电影产业的特质。大鹏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应该是这一役之后千万不要再想什么“灌饼侠”、“麻辣烫侠”和“驴肉火烧侠”、“沙县小吃以及黄焖鸡米饭侠”,吃多了会拉肚子。
接下来是侠。“侠”在百科中的解释是:奉天行道善德仁勇,守德仗义,礼智忠信。拆字,夹人,引申意为仅靠自身力量帮助别人的人。
谁说当大侠就一定要有超能力啊,被漫威洗脑了吗?钢铁侠、蝙蝠侠、绿箭侠这些舶来品早就跟中国所谓的“侠”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好吗?细想想小时候听过的评书: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白眉大侠徐良这些才是我们的第一偶像,他们有哪一个是来自外太空?所以侠的内核不是超能力,而是帮助别人。
《煎饼侠》在这点上做得比较讨巧的在于:
1、抓住了侠的内核:帮助别人。在电影的前90分钟,帮助别人这点是看不到的,身陷险境的大鹏做得更多的是忽悠别人,但中国观众太慈悲了,最见不得的一幕,就是浪子回头,先干了坏事儿再幡然醒悟最终成“侠”的人,总是比一开始就做好事儿的劳模要拉风得多。
2、乘着侠的热度。可以说除了《屌丝男士》的粉丝,大部分观众是被“煎饼侠”这三个字忽悠进影院的:中国终于有超级英雄啦,不管是煎饼还是卤煮,侠啊!而且你看他的衣服,又是紧身衣又是小裤衩,还有红披风呢!我管他是怎么变身的,一定要去观瞻一下!虽然最后没看到特效(连五毛特效都没舍得给),但收获了一肚子的笑声,却并不遗憾,出影院时,超能力神马的早就是浮云了。
当然还是要有缺点。
除了讲故事外,电影不可避免的以各种生硬植入来鸣谢掏了钱的人,“从××网找演员”、“我到××银行大厦楼下啦”,广告植入太不讲究手段,功力比在网剧界与《屌丝男士》齐名的《万万没想到》差了好几个level,不要说讨好观众,连广而告之的作用都没起到:“从此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广告洗脑啦!”
最后说说抄袭的事儿。在《煎饼侠》票房爆棚后,“抄袭说”甚嚣尘上。一大波影片迅速被人从片库中挑拣出来与《煎饼侠》对比讨论,比如故事骨架是完全的《大制骗家》,超市抢劫来自《买凶杀人》,回忆小时候的煎饼侠梦想则完全是抄袭《功夫》……连影片色调都调成《功夫》的感觉了,居然不说致敬还在说逢开口必抄袭,傻吗?
威廉·M·埃克斯有本书很牛B,名字叫《你的剧本逊毙了》,里面说到对故事的构思(非原文):大致意思是说,所有你能看到的故事,几乎都是一样的讲述方式,一个倒霉蛋身陷困境,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改变现状,但经过各种努力之后,事情反而往更糟的方向去发展,终于有一天,主人公获得转机,继续努力,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战胜一切,完成自我。
照这个理论推演,《煎饼侠》不光是《大制骗家》、《买凶杀人》、《功夫》,它还可以是《喜剧之王》、《少林足球》、《色戒》、《老无所依》、《摩登时代》、《8英里》、《偷自行车的人》和一大票行尸走肉们。
这么解构着玩儿,把电影《煎饼侠》掰开揉碎再重组,像万花筒一样,立刻可以出来一万种形态。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境界都由心生,不同的人看到的,还是不同的结果
。但董成鹏完全不是这么做的,从头到尾,他只是笨拙地采用了一个方法,无论是过去的《屌丝男士》和是现在的《煎饼侠》,他会先瞄准一个或者一群受众,用这种不厌其烦的,自黑的,装疯卖傻的笨的方法一路讲过来,把口水讲成废话,把废话讲成段子,把段子讲成故事;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还不忘谄媚似地问你:你看,我这么讲,好不好?不好?改改,这样呢?哈哈,笑了吧,我还是很牛B的,呵呵哒。
世界是有一小部分人是吃鲍参翅肚的,还有一部分的人是吃残羹剩饭的,而最大部分的人,吃的是煎饼和豆浆,董成鹏不像银幕上表现的那么二那么傻,他懂得:把这部分人伺候好了,比什么都来得真诚和实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