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有空调,古人避暑只能用冰块?

赵尧
2015-07-27 07:5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人大概都有炎热夏天的痛苦记忆,在空调尚未普及的年代,虽然个别家庭有电风扇,以及普通家庭也较为多见凉席、凉白开等避暑方式,但这些手段全部用上,大概也没有一台现代空调产生的作用大。

然而,在古代中国,人们发挥最大的想象力也不会想到空调与冰箱的出现。如何在炎炎夏日中避暑?便是一项耗费智力与人力的工程。

在空调出现之前,户外的马扎和蒲扇大概是传统中国人最熟悉的乘凉工具。

“夏室”:为避暑的住房改造

古人为避暑而改造的住房被称为“夏室”。最早关于建造“夏室”的记载要上溯至先秦时代。先秦时代的“夏室”多称为“窟室”,其原理与现代的地下室大致相同,通过避免阳光的直射来降低室内的温度。

此外,在“窟室”放置冰块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据记载,公元前552年夏天,楚国令尹子庚去世,楚康王延请薳子冯继任。薳子冯便于窟室中身穿大衣称病不去。而薳子冯之所以能在夏天忍受穿大衣的炎热,便因为其床下的冰块。

汉代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帝国,统筹人力对帝王宫殿进行大规模改造成为可能。据记载,汉代宫廷中“夏室”称为“延清室”。《汉书》说:“清室则中夏含霜。”不仅是对居室的改造,汉后编撰的地理方志《三辅黄图》还详细记载了“延清室”的配套避暑设备:“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

此后,对外交流的增加了促进了避暑手段的改进。例如《旧唐书》中便记载了当时来自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避暑手段:“至于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遍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

唐代大明宫中的“夏室”含凉殿便是对君士坦丁堡宫廷避暑建筑引进的成果。据记载,大明宫中的含凉殿北临太液池,利用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在殿中御座之后,设有“水激扇车”装置,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传往殿中。

同时,用水流的冲击力来推动机械运转,把水提到高处,然后经由水管引到天子寝殿的檐顶,再从檐头喷泻而下,形成水帘,以增加凉气。据《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殿,一时暑毒方甚。上在荡锻,座后水激扇车,尽嚷参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一句:“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宫中乐》)也是对含凉殿乘凉效果的赞许。

现代人对含凉殿的复原图

此后,宋代宫廷在继承“含凉殿”的技术后做了新的改进,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

然而“含凉殿”的巨大消耗限制了它的普及,唐宋的达官显贵更多是通过“水亭”避暑。其原理是利用机械将冷水输送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起到避暑降温的效果。《唐语林·卷五》记载御史大夫王某“宅第有一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刘禹锡的《刘驸马水亭避暑》也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

唐宋后,对于宫廷“夏室”改进的并不多,比较独特的一次创新出现在明代。明万历年间的名士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对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然而,对于帝王将相之下的平民百姓来讲,无论宫廷“夏室”还是“水亭”都无力铸造。其乘凉多通过相对简陋的方式进行。“挖深井”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其方式是在房间内挖掘一个深井,之后用一种类似现代下水道井盖的盖子盖好,通过地底涌出的冷气对室内进行降温,其效果当然比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夏室”要差不少。

冰块中的权力

对房屋进行改造毕竟是浩大的工程,除此之外,利用冰块进行降温也是古人避暑的一种常用手段。《诗经・七月》就有对古人制冰的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而在之后的周朝宫廷中,还有专人负责为王室采冰,以供夏天使用。据《周礼》记载,其时负责采冰的人称为“凌人”,一般有80人。从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便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

这种采冰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据《大清会典》,清代王室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万块。

冰窖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埋入地下1.5米的半地下形式,长约11米,宽约6米,容积为330多立方米。这些冰块都是在每年冬天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等到来年的夏天使用。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恭俭胡同的皇家冰窖小院

采冰、制冰的繁琐工序以及对人力的极大需求使其成为特权的象征,家有储冰室是古人地位和身份的体现。例如现在河南永城县境内的芒砀山中,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墓室中,就有冰窖发现。

另据慈禧的侄孙叶赫那拉•岳超写于1962年的回忆文章《庚子——辛丑随銮纪实》:“辛丑在陕度夏,慈禧要吃冰镇酸梅汤,关中天气温热,向无存冰,御膳房计无所出。有当地人建议,谓距长安城西南百余里之太白山,山中有一岩洞,深邃阴凉,内有千年不化之冰。因命地方官每日派人赴太白山运冰,供御膳房用。”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制品,其内设夹层放冰,既可对食物进行保鲜,盖子打开后也可以降低室温。

用冰块进行赏赐也是古代皇帝奖励大臣的一种手段。《左传·昭公四年》记载:“食肉之禄,冰皆与焉。”意思就是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也没有资格在夏天使用冰块。

这种“赐冰”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明人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每年到了立夏,明朝廷便会赐冰给文武大臣。清继明制,赐冰也是一种官员福利,但赏赐形式有所改变,不是直接领冰块,而是发放“冰票”,比如清人富察敦崇撰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说:“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而在平民百姓之中,冰块更可能作为一种夏日紧俏的商品。唐代就有公开出售冰制品的记载。轶事小说集《唐摭言·自负》便有一条关于卖冰的故事:“昔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客有苦热者将买之,蒯人自以得时,欲邀客以数倍之利。客于是怒而去,俄而其冰亦散。”

换夏装,食冷饮,冲凉澡

对衣服进行改进是古代普通平民最有可能利用的避暑手段。早在《韩非子·五蠹》中,就有“冬日麑裘,夏日葛布”的说法。到了周朝时,夏天的衣料已经有了细葛布和粗葛布之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葛布成为较受欢迎的夏装衣料。传说越王勾践为了表达对吴王夫差的归降之意,就发动大量人力上山采葛,然后织成十万匹极其精细的葛布献给吴王夫差。但是,因为葛的生长周期较慢,具有快速生长能力的麻成为更普遍的夏装衣料。

除了对衣服进行改进之外,对于文人阶层来讲,到山中避暑也是一种“消夏”手段。因此也有了后世大量传颂的“消暑诗词”。例如元代诗人释英的《山中景》一诗就写出了城乡间夏日不同的区别:“炎天何处可登腐,须于物外寻,松刚间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宜散发、和被襟,都无须暑侵,翼势客城市比山林,山味兴味深。”唐代柳宗元《夏日偶作》一诗描写了林间纳凉午休的场景:“南州褥署酒辛如酒,隐几熟眠开北墉,日午独觉无余声,儿童隔竹敲茶臼。”

元代刘贯道《消夏图》

夏天独有的食物大概是古代平民百姓在夏天能收获不多的幸福之一。虽然大多数人通过饮用井水降温,但古代也有不少夏日饮料,例如唐代的“饮子”是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时,传说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宋代人把冷饮叫“凉水”,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便提到“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多种冷饮。到了南宋时,冷饮的品种更加丰富,仅市面上出售的就多达数十种: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缩皮饮等等。

街头贩卖“冷饮”的场景在宋代城市中相当常见。

此外,据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其《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中考证,洗澡也是宋朝中国常见的一种消暑方式。比如,南宋的都城杭州中流行一种习俗:每10天洗一次澡。而“沐日”也可作为官员们归休不视政治的借口。日本僧人上顺在1072年于杭州逗留期间,曾经进过一家澡堂,并在其旅行笔记中写下:洗一次澡10文钱。

另外根据马克·波罗的说法,在杭州这类商业性的澡堂计有3000家之多,而每一家都可供100人洗浴。只是当时澡堂供应的多是从湖中取来的凉水罢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