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系列丨安迪·沃霍尔的生活影像

2021-07-12 16: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1年7月17日,恰逢“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之际,UCCA携手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将举办展览系列影像艺术交流活动,此次主题为:“乔纳斯·梅卡斯镜头下的安迪·沃霍尔”。尽管关于安迪·沃霍尔的电影、文章、书籍、五光十色的奇闻轶事是上世纪街头巷尾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作为美国最广为人知的大众艺术家,关于他,不确定的事似乎与确定的一样多。“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只需看看我的绘画、电影和我的外表,没有什么东西隐藏其后”。

“我从来没有不在状态,因为我从来没有状态”。

《安迪·沃霍尔的颁奖礼》剧照。

虽然安迪·沃霍尔是美国上城区最著名的社交高手,曝光率最高的先锋波普艺术家,关于安迪·沃霍尔作为普通公民的生活侧面,似乎与他的真切存在一同“缺位”。此次我们呈现的两部短片《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安迪·沃霍尔的颁奖礼》都是无字幕无对白、无具体叙事的关于安迪·沃霍尔的生活近景。两部短片均由美籍立陶宛裔导演乔纳斯·梅卡斯拍摄,他被誉为“美国先锋电影教父”,并与安迪·沃霍尔是好朋友,曾鼓励安迪·沃霍尔拿起相机,拍摄电影。乔纳斯·梅卡斯导演在1965年至1982年期间,拍摄了大量关于安迪·沃霍尔珍贵的影像,并有许多超级巨星出现在他的影像中,如:小野洋子、约翰·列侬等;我们也许无法完全抵达“安迪·沃霍尔”,但在观看的这一时刻,也许我们有幸彼此擦肩、触碰与连结。

《安迪·沃霍尔的颁奖礼》剧照。

除了两部影像之外,本次对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托马斯·伊万那斯卡斯与艺术家董冰峰,一起探讨关于安迪·沃霍尔的两部短片以及他作为时尚波普艺术家的生平日常。

《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剧照。

在观影与对谈过后,傍晚时分,UCCA将在下沉空间举行酒会,酒会现场将播放安迪·沃霍尔纪念弥撒的现场录音,这份珍贵的录音是由导演乔纳斯·梅卡斯在1987年4月1日参加纽约圣帕克里特举办纪念弥撒时所录制的。1987年,安迪·沃霍尔因为医疗事故,倏然离世,这个消息令整座城市黯然失色,人群沉浸在悲伤之中。本次酒会将通过聆听安迪·沃霍尔纪念弥撒录音来缅怀这位艺术家,这也是关于“生命”与“生命”间跨越感知的行为艺术,端起酒杯,将死亡与生命一饮而尽。酒杯触碰酒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的交叠,也像极了安迪·沃霍尔幻觉般梦幻又脆弱的一生。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离去,人们能真实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落幕。

《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剧照。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系列

乔纳斯·梅卡斯镜头下的安迪·沃霍尔

UCCA报告厅、下沉空间

影片语言

无字幕无对白

活动日程

7.17(周六)14:00-14:50

《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

《安迪·沃霍尔的颁奖礼》

7.17(周六)14:50-15:50

托马斯·伊万纳斯卡斯及董冰峰对话

7.17(周六)15:50-17:00

酒会

8.21(周六)14:00-14:50

《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

《安迪·沃霍尔的颁奖礼》

9.25(周六)14:00-14:50

《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

《安迪·沃霍尔的颁奖礼》

票务信息

活动免费

预约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电影版权由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提供;

*入场区前需进行体温检测,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症状的观众谢绝入场,并建议寻求医疗帮助;

*活动当天请于UCCA正门签到处兑换入场券;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一人一票,先到先得;

* 观众观看时需全程正确佩戴口罩,请隔座入座;

* 活动场地定时消毒,活动前后各一次;

* 建议提前规划出行时间,迟到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入场;

* 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请勿拍照或录像。

《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

导演:乔纳斯·梅卡斯

演员:安迪·沃霍尔/约翰·卡尔/艾伦·金斯伯格

年份:1990

类型:纪录片/短片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片长:36分钟

简介:这位美国家庭录像电影的先驱导演乔纳斯·梅卡斯展示了他在1965年至1982年间拍摄的前卫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镜头。开场片段是与尼科在DOM公开演出时录制的,短片以在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为安迪·沃霍尔做弥撒结束。

在这部短片里出现的艺术家和超级巨星,除了安迪·沃霍尔之外,还有约翰·列侬、小野洋子、小约翰·肯尼迪、乔治·马丘纳斯、卢·里德、尼科、伊迪·塞奇威克、杰拉德·马兰加、艾伦·金斯伯格、埃德·桑德斯、芭芭拉·鲁宾、图利·库普费伯格、彼得·奥尔洛夫斯基、文森特·弗里蒙特、亨利·盖尔扎勒、保罗·莫里西、凯伦·勒纳、杰伊·勒纳、彼得·比尔德和李·拉齐威尔等。

本片由乔纳斯·梅卡斯与安迪·沃霍尔相识期间拍摄的图片组成。由于这些影像从未被编辑,因此也未曾被展出过。短片以DOM首批地下丝绒演唱会之一开场;伊迪·塞奇威克与杰拉德·马兰加(Gerard Malanga)和他的鞭子跳舞,声音强劲而喧闹,与音乐会的闪烁灯光相得益彰。镜头此后转向了在上城的公寓里发生的一个派对。在这些镜头中,我们听到了导演乔纳斯·梅卡斯的声音:“再见,安迪,再见”。乔纳斯·梅卡斯不断切换着影像序列中的场景,视角在公众人物、艺术家在惠特尼博物馆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的美丽留影与和安迪·沃霍尔在海滩或与朋友在一起的亲密镜头之间变换。像往常一样,乔纳斯·梅卡斯在我们正在观看的影像中插入标题卡、诗意的回忆或反思。这部短片既是关于他所经历事件的合集,也是对永远失去的过去的怀旧追求,尽管这个过去不一定与我们所看到的一致。这部短片通过对记忆的再次连接,进而重新连接情感。谁知道呢,或许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段影像获得观察他人和世界的新视角——尽管这种视角只能以一种怀旧的氛围展开。“再见,安迪,再见……”

《安迪·沃霍尔的颁奖礼》

导演:乔纳斯·梅卡斯

演员:简·霍尔泽/杰拉德·马兰加/乔纳斯·梅卡斯

年份:1964

类型:纪录片/短片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片长:12分钟

导演阐述:在1964年《电影文化》杂志独立电影奖的颁奖现场,安迪·沃霍尔收到了一个水果篮。影片中,安迪在一线明星——小简·霍尔泽、杰拉德·马兰加、艾薇·尼科尔森和乔纳斯·梅卡斯——的簇拥中收到这个盛有蘑菇、胡萝卜、苹果和香蕉的果篮。他们在影片中愉悦地享用这些食物。独立电影奖原计划的颁奖流程是先放映安迪的几部影像,然后由安迪亲自上台领奖并致辞。但安迪拒绝进行公众演讲,所以我决定在安迪的工作室“银色工厂”(Silver Factory)里颁奖,拍下整个过程,然后在纽约剧院的颁奖典礼上播放。安迪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他召集了一些电影明星,与他一起聚在拍摄现场。而就在我带着三卷胶卷前往“工厂”的路上,我想起我没有带任何礼物给安迪。因此我在街转角处买了一个有各种水果的果篮。这个果篮由艾薇·尼科尔森的小儿子亲手送给安迪。小简·霍尔泽、杰拉德·马兰加、艾薇·尼科尔森、娜奥米·莱文、格雷戈里·巴特科克、肯尼斯·金也在场出镜。乔格瑞· 马克珀勒斯碰巧在现场,因此当我不在时就由他操作博莱胶片电影机。自动拍摄的摄像机将乔格瑞也录入了影像中。为了向安迪致敬,我放慢了胶片播放的速度,并添加了至上女声组合的音乐,这是工厂那段时间的日常背景音乐。

导演乔纳斯·梅卡思在1987年4月1日录制的安迪·沃霍尔纪念弥撒录音带。

关于导演

乔纳斯·梅卡斯

Jonas Mekas

著名独立电影导演、推广人,有“美国先锋电影教父”之誉。1922年12月24日出生于立陶宛,22岁时离开祖国,1944年到1945年间,被关入纳粹集中营做苦力,1949年流亡美国,定居纽约。1954年创办《Film Culture》杂志,1958年担任《The Village Voice》第一任影评人,同时也是用立陶宛语写作的诗人。他是最早用电影写作日记的艺术家,曾计划在2007年每天拍摄一则影像日记,并创建了Anthology Film Archives和Film Makers Cooperative。他与小野洋子、约翰·列侬、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过从甚密。这位拍摄安迪·沃霍尔的先锋导演将在明年迎来他的100周年诞辰,此特别活动将在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举行。

关于嘉宾

托马斯·伊万纳斯卡斯

Tomas Ivanauskas

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

热爱中国文化和艺术,希望把优秀的立陶宛电影和文化介绍给中国观众。闲暇时,热爱跑步、登山,看艺术展。

董冰峰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影像档案与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董冰峰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独立电影、中国当代艺术史、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合作方

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原标题:《“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系列丨安迪·沃霍尔的生活影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