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国大典军乐队队长、95岁罗浪病逝,曾创作《哀乐》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5-07-14 19:14
来源:澎湃新闻
逝者 >
字号

北京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1920年7月28日-2015年7月12日)

1949年9月30日下午5时,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当毛泽东神情肃穆地走过林中小径持锨为纪念碑基石落下第一锨黄土时,由四十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吹奏出《哀乐》深沉凝重的第一个音符。这是《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自此一直沿用至今。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使用了这首曲子。

曾经伴着无数人走完“最后一程”的《哀乐》,其作者罗浪于7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罗浪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

罗浪192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化雷峰潘祠村盖云岐。曾祖父、祖父皆为村塾教师。父亲罗信尔为爱国归侨知识分子,早年毕业于德化县立师范讲习所,先后在多个国家任小学、中学教师,之后做过新加坡《南洋商报》新闻记者、援英抗日后援会常委。罗浪幼年曾随父南渡马来亚,少年时期回国求学。其母郑金凤和两个8岁以下的小妹,后来皆于马来亚惨死在法西斯日军的枪弹屠刀之下。

毛泽东:军乐队万岁!

带着国恨家仇,罗浪于1938年秋奔赴延安,进入延安陕北公学。之后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受到冼星海、吕骥、向隅、李焕之等民族音家指导。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毕业后,罗浪任晋察冀一分区战线剧社音乐教员和指挥。

之后随革命队伍一路辗转,奉命组建晋察冀抗敌剧社音乐队、华北军区军乐队、联合军乐队等的军乐队,并担任队长兼指挥,成为我国最早的军乐事业奠基人。

1949年10月1日下午,伴着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告,29岁的罗浪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团长、沉着地指挥200名队员奏响了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他一生难忘的光荣时刻。

在开国大典中,罗浪所指挥的联合军乐团先后奏响了《东方红》、《国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军政大学校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区的天》等曲目。

1950年国庆,当联合军乐团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时,毛主席挥臂高呼:“军乐队万岁!”接着,毛泽东主席还指示说:“我们国家这么大,要有一支千人军乐团嘛!”1951年,有关部门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派罗浪和王建中等人筹建一个千人乐团。聂荣臻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旧人民币80亿元(相当于现在的80万人民币)用于建设军乐团。军乐团用40亿元向捷克斯洛伐克订购了1000件乐器,余下的40亿用于扩建营房。

1952年乐器全部到齐,同年7月10日,军乐团以晋察冀军区乐团为基础,扩编为1000人的大型军乐团,罗浪担任团长兼总指挥。

年轻的罗浪在开国大典上任联合军乐队队长

曾作为“军代表”接管上海交响乐团

经费解决后,乐团人才的问题让罗浪想到了上海,想到了黄贻钧等专家。

上海交响乐团老一辈宣传人员靳益延说,提起罗浪,就不能不提他与上交的一段关系。1949年上海解放后,各行各业均有许多军代表进驻,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也派出军代表前往上交接收管理,当时的接管者之一,正是文艺处音乐室主任罗浪。

“罗浪进上交后,很是尊重黄贻钧、韩中杰等团内音乐家,也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团内所有演职人员,从不以军代表和副主任的高傲面孔出现。”靳益延说,罗浪在上交虽然时间不长,但工作认真,办事公允,获得了团里好评。

“他赶到上海,与黄贻钧等商量在上海创办‘军乐训练班’。黄贻钧等对此当然非常支持,很乐意在训练班上授课,为国家培养军乐团急需的管乐人才,还向初创时期的军乐团赠送了一批团里旧有的管乐乐谱。”靳益延说。

罗浪请到了黄贻钧、秦鹏章、韩中杰、夏之秋、洪潘、陆洪恩等专家为训练班学员上乐理课,教他们学小号、圆号、长号、单簧管、双簧管、长笛、钢琴、打击乐器,造就了军乐团一批中坚力量,“圆号演奏家和教育家孙大方,后来担任军乐团指挥的吕蜀中,都曾是上海军乐训练班的学员。”

罗浪对与中国军乐事业的发展还在于教育。1954年,罗浪被任命为军乐团团长,同时被任命为训练总监部军乐处长;1956年他兼任我国第一批军乐学校的校长,培养了一批批军乐演奏员,使军乐团人数达到了1500名。

“罗浪将军是解放军军乐团第一任团长,他是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从组织、建立、训练、教学、创作到演奏的全部工作的领导人,他本人也是作曲家之一。新中国的军乐事业,从1949年建立并在1959年的十年大庆而从幼稚达到成熟,他是第一位功勋卓著的奠基人,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元勋。” 著名作曲家王西麟曾在回忆罗浪的文章中写道。

王西麟在考入上音之前,曾在军乐队效力:“当时的军乐团还建有管弦乐队。我常常有意或无意的从各种乐器的练习中,渐渐熟悉了许多古典名作,我知道这全是在罗浪主办下的事业,我是他的事业的最深厚的受惠者之一。”

音乐创作方面,罗浪从自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创作的歌曲、大合唱及歌剧歌曲等累计200余首。《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从军曲》《英雄赞》《子弟兵进行曲》《冲破黎明的黑暗》《一分区进行曲》《保卫一分区》《七月小唱》《保卫胜利果实》《再接再厉歼灭敌人》《李常胜捉俘虏》《生活在晋察冀真快活》《献花曲》《四十一号桥》……这些歌曲,是当时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其中部分选辑于《抗日战争歌曲集》,1950年已录制成唱片。

新中国成立后,罗浪先后担任上海市文化局音乐室主任,华北军区军乐团团长、解放军军乐团、首都联合军乐团团长兼总指挥,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编配创作典礼、仪式用曲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分列式进行曲》、《哀乐》,最后的作品《献花曲》曾在纪念汶川地震的仪式上采用。还曾任中国文代会第一、二、三、四次会议部队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02年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最高荣誉奖。

“我一生中就是两句话:一是听党的话,我是听党指引走上革命道路的;二是做好工作,作曲、指挥都是革命工作。是革命工作就要认真做好。”2013年罗浪接受家乡福建德化一家媒体采访时这样总结过自己的人生。

晚年罗浪重回军乐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