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6种肉都是人工“合成肉”,再便宜也少买
从古至今,吃肉都是生活中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除了新鲜肉类,许多人还喜欢储存一些冷冻肉食,想吃了就拿出来烹饪,既方便有实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你留意过吗,你最爱吃的这些肉,可能都是合成肉!
其实,许多的食品都是由人工合成的食品,并不是直接由动植物加工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曾经吃过的那些”肉“,到底是什么?
01
什么是合成肉?
鱼丸里面有鱼吗?蟹柳是螃蟹做的吗?牛肉丸是纯牛肉吗?……
如今有许多食品都是由人工合成的食品,并不是直接由动植物加工而成的。
合成肉又叫重组肉,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剂(例如果胶、卡拉胶等)加工而成的整块肉。说白点就是把零散的肉凝结在一起,使之成为整块。虽说不是从动物身上切下来完整一块肉,但也算是肉制品。
合成肉一般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来的人造肉。
很多人都担心这些肉的安全性,其实里面加的主料也就是像卡拉胶和TG酶这样的食品粘合剂了。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卡拉胶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而TG酶在平时吃的动物组织里也有,所以只要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使用标准,就是安全的大家不必过度担心。
但并不是说合成肉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是拿碎肉加工的,工序比直接切肉复杂得多,里面的细菌难免会高一点,烹饪时务必做到全熟!
02
生活中这几种食物多是“合成肉”
1、冻牛、羊肉卷
肥牛卷、羊肉卷也是不少人的最爱,吃火锅、麻辣烫必点!
肉卷在火锅店最常见。但基本上都是合成肉,就是利用一些碎肉和一些粘合剂组成的。口感吃起来和羊牛肉差不多,但是里面的营养价值却很低。而且超市也有不少这种以次充好的肉卷。
辨别的方法很简单,假肉卷容易散、纹路少、软黏、脂肪和精肉之间界限分明,就是合成肉卷。
2、冻肉丸
在我们平时吃火锅和麻辣烫的时候,牛丸、鱼丸、虾丸等是我们必点的一道菜;一般我们都会认为牛肉丸就是用牛肉做的,鱼丸就是鱼肉做的。
但是其实并不是的,牛肉丸中并没有牛肉,它的制作原料只是淀粉、添加剂等;现在市面上很多的鱼丸,弹力十足,其主要都是淀粉、香精和添加剂制成的,甚至连鱼肉都没有,几乎都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建议大家还是少吃这类食品。
3、蟹肉棒
小编一开始认为,蟹柳就是蟹肉做的,虽然说不会整块是蟹肉,但应该会有一些蟹肉的成分。但其实,它和螃蟹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而是冷冻鱼糜的「仿生食品」。就像鱼豆腐没有鱼、龙虾丸没有龙虾一样,蟹柳也没有蟹。
蟹肉棒成分基本是:鱼糜、水、大豆蛋白、淀粉、食品添加剂。个别的成分中还有鸡肉和猪肉,螃蟹是根本没有出现在配料表上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冷冻鱼糜进过急速解冻之后再次冷冻,口感就会偏向蟹肉的肉质,然后再用机器做成蟹肉的棒状外形,最后在外面涂上食用色素,加入蟹香风味的香精。就成了我们所吃的蟹柳。
并且,根据鱼糜(鱼肉)品质的好坏、淀粉的多少及蟹提取物的品质决定价格的高低。
4、廉价的牛排
市面上的牛排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原切牛排”和“重组牛排”。
原切牛排都是从牛肉上直接切割下来的一整块牛肉。
重组牛排是把碎肉合成一起来压制成牛排,过程中加了添加剂,比如包装有「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大豆分离蛋白,食用胶、卡拉胶」等字都是合成牛排。
碎肉并不等于劣质肉,借助肉类重组技术加工而成的重组肉也不等于劣质肉制品。重组牛排与原切牛排只是基于加工方式进行的分类,重组牛排并非“不安全”的代名词。
合成牛排里面的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但对于肠道敏感人群和儿童来说,食用添加了卡拉胶的食品至少会提高炎症性肠病的风险。
况且,合成牛排大都是经过解冻、处理、再冷冻的,这过程中自然也加大了细菌和污染的风险。
5、鸡柳、鸡排
小孩最爱吃的鸡柳也是一种人工合成肉制品,在学校附近的油炸小摊上它是最火的一种食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它们都是用鸡胸脯肉做成的吗?
其实不然!部分商家销售的鸡排是采用人工合成的,即将鸡身上肉质较差的部分剔除下来,混合一些鸡胸肉,一起剁成肉泥,然后再添加淀粉增加肉泥黏性,搅拌成形后加入一些调味料,制成肉饼,下锅炸制后即形成了鸡排。
食品添加剂还加了不少,吃着也没有多少肉的味道,软软的,一点肉的嚼劲都没有。这种肉还是让孩子少吃为妙吧!
6、火腿肠
火腿肠这种东西不管孩子和大人都很难拒绝,小编可是从小吃到大呢!
正常的火腿肠都是用瘦肉和少量的淀粉制作而成。但是市面上卖1元2元一根的烤肠基本都是大量的边角肉和大量的淀粉制作而成。食品添加剂还加了不少,吃着没有肉的味道,口感还面面的。
所以,想吃烤肠还是选择正规的品牌,基本上卫生还是可以保证的。还要多看配料表,看看淀粉的含量以及肉类的含量,别再傻傻的乱买。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人工合成肉外,生活中出现的合成肉其实还有很多,如培根、午餐肉等等,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看清配料表哦!
现在市场上,除了常见的这些“合成肉”外,还有一种肉我们也经常会在广告中或者饮食中遇到,那就是:植物肉。
03
“植物肉”更健康吗?
植物肉这个概念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却一直伴随着争议的,挺多网友很好奇,充满争议的植物肉到底是什么肉?真有这么神奇、健康吗?
1、什么是植物肉?
植物肉又叫做“人造肉” ,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素肉,一种是培育肉。
素肉也叫“植物肉”,通过加工植物蛋白,使其具有肉类的观感和口感。典型产品是“素鸡”,“素鸡不是鸡”,其原材料是豆腐;“素牛肉”则更进一步,通过豌豆蛋白与椰子油的组合,制成素肉饼,加上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模仿牛肉口感,加入“血红素”,模仿牛肉观感。
2、植物肉能减肥吗?
不少营销广告中宣称吃植物肉, 可以保持身材,而且比真正的肉更有营养。而且“植物肉”的名字很容易让人将它归为青菜、番茄之类的清淡素食。
植物肉的确是含有一些植物纤维,同时可以在加工过程中调整脂肪的比例等,使其看起像是更关心大家健康。
但实际上,植物肉不总是纯素的,而且热量不低。在植物肉加工过程为了使其最终能够风味接近真实肉类,往往需要添加各种添加剂来使其风味得到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脂肪是植物肉里非常重要的添加项之一。它能改善植物肉的质地,产生类似真肉的柔嫩多汁的口感。这些添加的脂肪可以来自葵花籽油、菜籽油,也可以是固体的棕榈油。
除此之外,额外添加的淀粉、用来调味的调料,它们让植物肉更好吃的同时,热量也蹿升了。植物肉,顶多让你比吃五花肉胖得慢点,但别指望靠它能减肥。
图为某品牌火腿植物肉饼配料表
很明显,这个肉饼里没有“肉”,原料的主角是排在第一位的“植物蛋白”,其他的都可以视作食品添加剂。
3、植物肉健康吗?
因为植物肉宣传高蛋白、零胆固醇、低饱和脂肪,没什么问题,但是比真肉的脂肪要少得多,这一点就要看具体是和哪种真肉比。
例如猪的硬肋部位的肉,这是脂肪含量非常高的部位,大概每100g里面有57g脂肪,而植物肉每100g才6g脂肪,这么一比,少了89%。但这样的对比不具有普遍性,其实瘦肉脂肪完全可以仅有10%。
其次,植物肉里脂肪非常低,不等于你吃的这个加工食品的脂肪少,为了调味,厂家很可能最终加了很多的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再看一下营养表,麻辣水饺的脂肪含量是每100g里5.6g脂肪,说实话还很是少的。饱和脂肪0.6g,钠是335mg,碳水25.8%,蛋白质8.7%。虽然这个蛋白质含量总体还可以,但是,植物肉的蛋白质含量虽然高,吸收利用率比肉蛋奶的动物蛋白差上一截。
植物肉作为次优选项,顶多可以作为肉蛋奶之外的补充来源之一,而不能完全代替动物肉。健康均衡的饮食,应该是荤素搭配,什么都吃一点。
话说回来了,植物肉并没有比肉蛋奶更营养,也没有比米饭热量更低。是五花肉不香,还是人民币太多,才要选择把植物肉当饭吃呢?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营养师顾中一、钛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这6种肉都是人工“合成肉”,再便宜也少买,最后一个小孩最爱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