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创作历时3年,中国美院巨型雕塑作品《攻坚》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中国美院巨型雕塑作品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攻坚《攻坚》,凝固百年壮丽诗篇
北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
红旗漫卷中,汉白玉雕塑《攻坚》迎面而来,震撼人心。长15米、高8米、宽5米,它的体量让人惊叹,它的高度令人仰望;12个情景,67个感动中国人心灵的形象,似有一股声音在呐喊,似有一种力量在涌动,似有一腔激情在燃烧,诉说的是百年来苦难与辉煌。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攻坚》矗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寓意面对前进路上各种挑战、风险、阻力、矛盾,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奋斗进取、攻坚克难。
3年的创作历程,10余人的创作团队,50多次改动调整,百余次彻夜赶工……“怎样的作品才能无愧百年党史,才能体现浙江在艺术创作上的水准?我们经历了一次攻坚。”雕塑主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奇瑞说。
在百年眺望未来,《攻坚》,仿佛是一种回答,更是一种象征。
超级工程
3年前的6月,一项任务交给了中国美院。时任雕塑和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虽已多次参与大型主题雕塑创作,但仍感到非同寻常。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巨型群雕组成的重大主题雕塑工程,是展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巨型雕塑,仅从工作量而言,就是艺术家不敢轻易尝试的“巨型工程”;要把建党百年历史以雕塑的形式呈现,更是一个“超级工程”。这次创作,由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组织,集结了中国美院,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等代表着中国雕塑艺术顶尖水平的团队。
内容、尺寸、主体、风格甚至材质,每个决定都慎之又慎。经过大半年的讨论和商议,重大主题雕塑工程最终确定由大型党旗雕塑和4组巨型群雕组成。群雕的名字,简洁而有力——《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它们的意蕴,鲜明而深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以《攻坚》为题、展现“伟大斗争”,美院团队拿到“题目”的那一瞬间,一场攻坚的倒计时就开始了。他们最先遇到的,是一个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整体风格。
传统的群雕,多以仪仗式排开,有着特殊的整体感和仪式感,清晰而又稳妥,用来展现历史题材不失为好选择。创作团队反复琢磨着“攻坚”和“伟大斗争”两个关键词,一遍遍地埋头翻看党史——走过百年的中国共产党,不正是一次次在困境中奋起,在绝境中逢生?这段激荡人心的历程,在艺术家心中掀起阵阵波澜,他们推翻原有的设想和构图,决意来一场“冒险”。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不甘心和不满足,团队迈出了攀爬艺术高峰的第一步。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常常与人格和精神联系起来,杨奇瑞认为,《攻坚》必须有东方意蕴。团队打破一般雕塑常法和格律,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营造法式和叙事特点,把外形做成一块巨石,群峰高耸而绵延,汇成一种蓬勃向上的态势;他们为每个人物设计动态造型,山势和人势相互呼应,汇成一股奋勇向前的气势——冲锋式、跃起式,这就是《攻坚》的整体风格。
后来,这种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团队的充分肯定,被应用在另一组作品《追梦》中。“两组雕塑充满动感,体现进行伟大斗争的攻坚克难,实现伟大梦想的昂扬激情。”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评价。
万众一心
大型主题创作,中国美院有丰富的经验,雕塑作品也创造过辉煌。
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院长刘开渠受命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大型浮雕的创作。从1952年至1956年,他主持创作完成的《胜利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作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宏大场面,至今仍是雕塑界的经典之作。
时隔近70年,重任落到新一代艺术家的肩上。同样是党史国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品,同样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同样要有启迪当下、昭示未来的感召力……然而,新时代的创作需要传承更亟待创新。
怎样注入鲜明的时代色彩,独创与时俱进、别具一格的风采?创作团队陷入了沉思。
几十年的专业素养,杨奇瑞深知雕塑是不断提炼的过程,是一门极简的艺术;雕塑不应该是冰冷建筑物的附属品,它是立体的叙事,能激发人们的共鸣。
团队进行了连续几天的彻夜讨论,思绪,一次次穿越辽远的时空,去寻找“攻坚”最深沉的力量来源——他们仿佛来到了黄河边,那里孕育了中华文明,也代表着祖国山川大地,他们听到了黄河船夫唱响劳动号子,那是一种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仿佛来到了青藏高原,在青藏铁路建设的现场,他们看到了汉族工人和藏族青年合力抬起铁轨,在艰苦的高原环境中团结协作,昂首挺胸、展望未来……
突然,一个想法“撞”入了他们的脑海。人,最核心的元素!他们要做的,是高度浓缩面对苦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刻画挺起脊梁奋起抗争的中国人民!
一种巨大的喜悦和激情,激励着团队不舍昼夜地投入创作。他们将黄河和高原的故事放在《攻坚》的首尾,取名“搏击风浪”和“开路先锋”,意为连接过去与未来。
在与党史专家的频繁沟通中,《攻坚》具体内容越发明确——以脱贫攻坚为核心意向,构成顶天立地的新时代攻坚群像。作品构图日渐丰盈,百年历史上人民耳熟能详的其他10个故事一一展现:飞夺泸定桥、为了新中国、人民小车、石油会战、红旗天渠、高原蓝图、抢险救灾、铜墙铁壁、极地科考、建设家园。
为了让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创作团队反复揣摩英模人物的真实影像资料和经典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为12个故事定下主人公。他们是凯旋的八路军,修建红旗渠的“铁姑娘”,电力、石油、钢铁工人,在抢险救灾一线的战士,手持蓝图的院士,少数民族大学生……
67位人物,年龄不同、年代不同、职业不同、神态不同,他们不是特定的人物,却清晰地展示出中国人民共有的朴素高尚、意志坚定的内在精神与品格。
当他们错落地站在一起,人们似乎能听到呐喊和高歌,似乎被拉入了特定的历史场景,似乎要被带动着向前冲锋,一种神奇的艺术感染力扑面而来,那就是——万众一心!
坚如磐石
构思、造型、泥塑、翻模、石雕、修整……雕塑艺术有着鲜为人知的复杂流程与工艺。
在主创团队成员、中国美院雕塑和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班陵生的手机里,海量照片记录下《攻坚》创作的每一步。他回忆,全国范围内,主题雕塑创作团队先后组织30多次创作稿审定和无数次泥稿修改调整,每一个人物的姿态造型、道具服饰都反复推敲、力求精准。
“一次次推倒重来,为的是标注雕塑创作的新高度,我们一天都没有松懈过。”班陵生说。
的确,3年里,他们既要按时完成创作,又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会议通知常常又很紧急,有时候甚至是早上出发,坐高铁到北京,开完会就连夜赶回,第二天继续创作。“我们不遗余力。”杨奇瑞说。
就像是他们珍爱的孩子,《攻坚》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成品,“诞生”的全过程都被团队细心地收集起来。采访的间隙,在浙江省展览馆,在中国美院的展陈厅,团队的老中青三代创作者——杨奇瑞、班陵生,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刘元捷、赵彦龙、韩枫,兴致勃勃地带我们看“小稿”。
“小稿”,就是他们创作时的草稿,有的是名副其实的“小”,只有半米高;有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大”,有三四米高。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仅是“小稿”就有50多件,另外还有泥塑“大稿”,也就是定稿。最终呈现的汉白玉组雕《攻坚》,重约600吨,就是按照泥塑“大稿”加工的。
让几位年轻人铭记在心的,是在疫情期间团队赶工泥塑“大稿”热火朝天的情景。当时,学校全部停课,只对《攻坚》创作团队开放。他们把自己关在工棚里日夜赶工,没有后勤就自己在棚子里做饭,只为打造出心中最完美的作品,“能够为新时代创作这样一个雕塑,我们被光荣和使命感激励着。”
令杨奇瑞感触很深的,是去年7月泥塑“大稿”完工后,创作团队站在作品前拍了一张合影。3年多来,创作团队从最初的3人到10余人,《攻坚》创作的理念和风格始终保持稳定,中国美院始终举全校之力支持和推动工程进展,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数次前来调研。杨奇瑞说,《攻坚》有最佳的创作环境,打造艺术精品的精气神一直未变。
让班陵生特别难忘的,是去年10月“大稿”被送到石雕厂开始加工后,团队成员如履薄冰的心情。他们赶到福建的一家石雕厂和工人们并肩工作50多天,研究欧洲文艺复兴石雕艺术的技巧和方法,让人物造型精致入微、虚实有度;他们在整体造型上创新使用斧劈、精雕和机雕等手法,终于以汉白玉为材质完成高难度的写实雕塑。
无疑,《攻坚》的背后,是一支攻坚的团队。今年6月初,当作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上拼装完毕,脚手架被层层卸下,阳光照射在《攻坚》上时,反射出的圣洁光芒让创作团队欢呼雀跃。
这一刻,百年党史上坚如磐石的信念,攀登艺术高峰中坚如磐石的意志,相互交织,在升腾,在升华。
凝固的诗、立体的画,雕塑无声,《攻坚》永恒。
67位攻坚勇士
有很多模范的影子
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们都曾感动国人
《攻坚》刻画了67位攻坚勇士,“在这座雕塑中,我们能找到很多曾经感动国人心灵的形象。他们身上,有很多英雄模范的影子,但又不是具体的某个人,雕塑在于体现他们的共性。”杨奇瑞说,“可以说,这些人物他们担负着历史的角色,也担负着生活的角色。”
细观之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自己的故事。我们选取了部分人物介绍给大家。
正前方的组像是“开路先锋”,代表筑路架桥、攻克艰难的八人群像。他们中有筑路工人,有逆行奔赴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掌控吊钩的吊装工人,有头戴钢盔肩扛电缆的国家电网工人,有手握电焊面罩、持电焊枪的女电焊工,还有头戴矿灯的矿工和钢铁工人。
“开路先锋”上方,是巨石主峰之巅的“高原蓝图”,这是扶贫攻坚现场指挥者的六人群像:科技工作者手持蓝图,勘测师仔细测绘(勘测仪),地质科考队员认真勘察,指挥员手握对讲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正中的科技工作者很眼熟,杨奇瑞说,“这个人物我们参考了钟南山的形象。”
而在左侧方的“抢险救灾”,七位战士正在誓死守护家园,他们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未脱的稚气,有可爱的小龅牙;后面紧跟着就是“石油会战”,四名石油工人一身朝气蓬勃。
过了“红旗天渠”“搏风击浪”,面对的就是雕塑的正后方,他们中有八路军政委、连长,凯旋的战士、新四军机枪手、女英雄、抗联指挥员、志愿军战士等广为人知的英烈形象,这是十人组的“铜墙铁壁”。
顺着绕到雕塑的右侧,侧后方是“一次战斗冲锋”。铁索桥上冒着枪林弹雨冲锋的战士,在他们身后,我们看到了老班长和红军小战士。
再往前,上方是“为了新中国”,那是吹动号角、奋勇向前的解放军骑兵群像,三人三匹马与数面红旗迎风飘扬。
下方是“人民小车”,女民兵队长指挥着民工推着满载着物资的独轮车支援前线。
胜利号角迎来的是新时代。
“极地科考”体现的是站立在“南极中国科考站”前的科考人员群像。
“建设家园”展现的是各民族老中青三代共建美好家园:维吾尔族果农、壮族男青年、蒙古族妇女三人手持农具劳作着,支教回族大学生手捧书本,汉族红领巾小女孩提着水壶浇灌树苗……
来 源 |《浙江日报》《钱江晚报》
文 字 |裘一佼 郑梦莹 李 蔚 章咪佳
视 频 |跨媒体艺术学院空间影像研究所
编 辑 |胡心云 童戈辛
审 核 |徐 元 丁红旗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创作历时3年,中国美院巨型雕塑作品《攻坚》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