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银监会支持调整平仓线,银行万亿入市资金防踩踏

澎湃新闻记者 朱荻 杨晓宴
2015-07-09 11:10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某股份制银行从本周起已和客户展开协商,在暴跌中做到“能不平仓就不平仓”。  CFP 资料图

7月9日开盘前,银监会祭出四大招救市,拉动各大指数迅速回升。

分析人士指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与委托理财和信托投资客户协商,合理调整证券投资的风险预警线和平仓线”。

对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一股份制银行了解到,从本周开始,由于股市持续暴跌,触发预警线和平仓线,该银行已经和客户展开协商,做到“能不平仓就不平仓”。

“如果客户追加保证金有些困难,我们尽量还是看看客户有没有其他的抵质押物,尽量不平仓,”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到了平仓线,就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我们宁可承受一些损失。正常我们要求客户下午2:30保证金要到位,实际上如果没到,我们也会再给一些宽裕的时间,还是以保客户为主。”

此前,银行资金可能会强制平仓是市场人士的最大担忧。按照华泰证券7月5日发布的报告,中国股市场内场外融资的总体范围估计在3.3万亿左右,悲观情况下可能到达3.5-3.7万亿,其中银行理财资金1.6万亿左右,约占股市配资的一半。

据一国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介绍,银行入市资金大多是结构化产品的优先级,通常来讲当账户平仓后,优先级的安全可以保障。

但当股指连续暴跌时,银行为了确保自己的优先级资金万无一失,就可能会调整预警线或平仓线,要求对应的结构化产品管理方,即信托公司或券商资管等作出减持股票、平仓等操作。

“一旦银行系的资金要求平仓类操作,无疑会引发市场更大的波动,踩踏加剧。”上述银行人士称,“银监会出面松绑,总归让银行的回旋余地更大。”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也表示,在目前的情势下,强行平仓对劣后资金的影响太大,而且平仓对市场的影响是连锁性的。“我们这边平掉引起股指下跌,会影响其他银行的配资盘。大家还是要齐心协力。”

至于具体的警戒线和平仓线调整,该人士说,当前的情况下,具体线的调整并没有太大意义。“线在哪里还是看市场。在跌停板上,强平也平不了。”

银行理财资金入市路径举例说明:

首先会有委托人(比如私募基金),在信托公司发起一个信托计划,名称以“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居多,规模少则千万多则数十亿,用途主要包括投资基金、债券、期货等,当然也包括直接投资于沪、深交易所A股股票。

信托计划发起后,一般按不同风险偏好类别,会被分为优先、夹层和劣后资金。其中劣后来源一般是委托人(私募)和个人,夹层可以不设,定位上是优先和劣后之间的安全垫。

资金比例一般由委托人视最终给劣后方客户的配资比例所决定。按目前市场的安全系数,较为常见的是7:1:2(优先:夹层:劣后)或者7:3(优先:劣后)。

其中,优先级的资金一般由银行提供:银行的做法是由金融市场部对接,包装成理财产品,再由私人银行部出售给部分高净值客户。

对银行的好处是,除了赚取优先级的低风险收益,一般还能“顺便”成为该信托计划的托管行,挣取托管费收入、产品的销售收入、理财手续费收入(利差)和存款收益等。

优先级的资金成本一般是债券6%,股票7%,期货8%,夹层则在10%到15%之间。

优先级资金方的风控方式是,当资产净值亏损超过警戒线,信托账户将被锁定,劣后方只能等待上涨、采取增加劣后资金或者减仓等方式,让净值高于警戒线来解锁,否则就只能等待净值跌到止损线触发强制平仓。

新闻链接

银监会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四大政策

中国银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为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银监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

一、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到期的股票质押贷款与客户重新合理确定期限。质押率低于合约规定的,允许双方自行商定押品调整。

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与委托理财和信托投资客户协商,合理调整证券投资的风险预警线和平仓线。

三、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同业合作,提供同业融资。

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回购本企业股票的上市公司提供质押融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