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爱丽丝梦游仙境》问世150年以来,闲言碎语没断过
然而对于不同年代的人来说,这本童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卡罗尔仅仅讲述了一个孩子梦幻般的冒险故事吗?他是否想表达更深层的意义?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450/405.jpg)
事实上,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人们从未停止寻找故事背后隐藏秘密的步伐。著有《爱丽丝的冒险:流行文化中的路易斯·卡罗尔》的伦敦金斯顿大学威尔·布鲁克(Will Brooker)教授说,每一代人解读文本的方式反映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1930年代是精神分析,1960年代是致幻剂,1990年代是恋童癖”。
1930年代:精神分析解读法
布鲁克说:“1930年代,人们开始分析这本起初认为是令人愉悦的、不带有深层意义的儿童故事书,认为在故事表层下必有更深层的东西,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去解释它。”
学者罗伯特·伯尔赫穆斯也认为,卡罗尔拓展了艺术、小说表现的可能性,并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卡罗尔的兔子洞和镜中世界跑出来的有乔伊斯、弗洛伊德、奥斯卡·王尔德、弗吉尼亚·伍尔夫、卡夫卡、普鲁斯特、贝克特等20 世纪以来的诸多文化巨擘。
除文学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度研究,心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符号学家等也纷纷从中挖掘阐释,仿佛爱丽丝的兔子洞是个永不匮乏的藏宝洞。超现实主义者称,卡罗尔的作品有先导作用,弗洛伊德信徒将书中的象征意义大加发挥。而书中青虫扑朔迷离的发问,又使哲学家们颇费思量。
后来:认为作者吸毒、有恋童癖
“然后到了1960年代,人们认为卡罗尔必定和他们一样依赖毒品,因为整个故事与人们吸食了摇头丸或大麻后头脑中的幻觉非常吻合。”布鲁克说。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450/407.jpg)
美国摇滚乐队杰斐逊飞机根据《爱丽丝梦游仙境》创作了经典歌曲《白兔》,听着这首歌,你很难不认同布鲁克的说法。“一颗药丸让你变大,一颗药丸让你变小,你妈妈给你的药丸不起一点作用。”歌词所传达的意思与当时毒品滥用、年轻人追寻解放的时代氛围一致。
随后,1990年代到来,对恋童癖的道德恐慌笼罩着整个社会。因此,卡罗尔与现实中的爱丽丝(他一个朋友的女儿,卡罗尔以她为原型创作了“爱丽丝”)的关系再次受到质疑。
“人们开始质疑,‘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姑娘的关系竟然如此密切?’”布鲁克教授说。但是在他看来,各种各样的解读只与时代观念有关。
事实上,据卡罗尔的第一位传记作家透露,卡罗尔不仅没有吸食毒品,而且还是个相当节制的人。布鲁克也认同,“在他那个时代,也有鸦片和鸦片酊,但我不认为他会吸食毒品”。
卡罗尔不是瘾君子,而是19世纪一位接地气的作家、数学家和英国国教执事。同样地,那些对于他和爱丽丝友谊的闲言碎语,也毫无疑问是愤世嫉俗年代的产物。“小报文化的特征就是认为人们必定有秘密,而且肯定都是丑闻。”布鲁克说,“但是我真的不认为他有可耻的秘密。”
今年将迎来新译本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450/406.jpg)
问世150年来,《爱丽丝梦游仙境》魅力跨越了时代与国界,不断被人以各种艺术形式演绎、阐释,被改编成戏剧、电影、音乐剧等。1933年,美国派拉蒙制片公司就摄制了电影《爱丽丝》。1951年,迪斯尼公司制作了动画片,并起用10岁女孩凯瑟琳·博蒙特为爱丽丝配音,这个版本广为人知。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爱丽丝主题的视频游戏、主题公园游乐项目和无穷无尽的周边商品。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450/408.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450/409.jpg)
除了发行邮票,今年纪念爱丽丝问世150周年的活动层出不穷。5月2日,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童年博物馆推出了“爱丽丝”新展,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回顾“爱丽丝”这一形象的演变,并展示她对当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展览展出了多本出版于上世纪初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插画故事书;美国著名时装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为美国版《服饰与美容》杂志拍摄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主题作品等。
6月10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刊文称,《爱丽丝梦游仙境》今年也将迎来新译本。此外,《爱丽丝梦游仙境》已经有颜文字版、利物浦方言版、伦敦方言押韵俚语版、阿富汗达利语版,以及阿富汗普什图语版,而哥特语版日前也刚刚问世。目前,这部经典至今已被翻译成17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未来,人们可能还会试图窥探这部作品更多的背后意义。与一般童话迥然不同,《爱丽丝梦游仙境》充满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想象空间。但是作品其实就是讲述了一个再普遍不过的主题:一个天真的孩子想要了解奇怪的成人世界。对于儿童读者来说,故事本身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何不“钻进兔子洞”,将各种各样的猜测留在洞口呢?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