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最闪亮的星 |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奋进伟大复兴征程

2021-07-08 2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9位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共产党员被授予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获得者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为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以典型为引领,向典型看齐,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7月8日起,共青城市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奋进伟大复兴征程”栏目,展播“七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

01 马毛姐

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的“渡江英雄”

马毛姐,安徽无为人,1954年6月入党。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英模的杰出代表,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中,年仅14岁的她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枪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毛主席亲切接见她,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参加工作后她从不以功臣自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为党工作;离休后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

先进事迹

1949年4月20日夜,百万雄师在千里江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0时许,渡江战役在中线安庆至芜湖间率先打响。在夜幕掩护下,突击船像离弦之箭,直驶南岸。船过江心,南岸国民党军队的轻重机枪猛射过来。

“照明弹和火光将夜里的长江照得透亮。”当年仅14岁的马毛姐,是年龄最小的船工。她负责掌舵,眼睛不太好的哥哥划桨,从无为县(今无为市)的长江边出发渡江。“不知道害怕,一心想着送解放军过江。”她说。

“当时母亲岁数小,体格瘦弱,又是女孩子,最初解放军不同意她上船。”马毛姐的女儿刘光林说,是妈妈趁人不注意,偷偷上了船,当解放军在船舱里发现她时,船已经驶离了江岸。

茫茫江面上,机枪子弹拖曳着火光,向渡船迎面打来,炮弹在江面上炸起一个个水柱。与马毛姐同行的四艘船中,有两艘被炮弹炸毁。

“敌人在南岸不断地发射照明弹,飞机也来回飞,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落在船边上……”72年前的情景,马毛姐记忆犹新。

敌人的子弹密集袭来,打烂了船帆,有一颗从她右臂穿过。简单包扎、忍着伤痛,马毛姐和哥哥拼尽全力往江对岸划去,整晚横渡长江六趟,把三批解放军送上南岸。

02 王书茂

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王书茂,海南琼海人,1996年6月入党,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此外他还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先进事迹

与所有潭门乡亲们一样,王书茂生于海、长于海。从驾着不过十几吨重的小木帆船,到如今开着有卫星导航的千余吨钢制船,一代代潭门渔民战风斗浪,守牢这片海域。

船靠风远航,人凭浪锤炼。在南海风浪中成长起来的王书茂,不仅从父亲那里接过了船长的班,还成为潭门镇海上民兵连副连长,带头积极参与南海维权与建设。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兵连先后出动渔船580批次,为部队抢运建筑材料200多万吨,南沙的礁石上留下了潭门海上民兵连的汗水与足迹。

1996年的一天,正在捕鱼的王书茂带领民兵连民兵,坚守某岛礁7天7夜。7天亏损八九万元,他说:“守好‘祖宗海’是我们的本分。”就是在那年,王书茂火线入党。

2012年4月,王书茂和他的船队在黄岩岛附近作业,遭遇外国渔民船只侵扰。面对佩带武器、无理挑衅的外方渔民,王书茂先口头警告,在对方不听劝阻、要冲入我国领海时,王书茂毅然下令船队挡住外方渔船前进的方向,阻拦他们非法越过我国领海线。经过多天周旋对峙,外方船只最终撤离。

2014年5月,外方出动大批船只非法强力干扰中方“981”钻井平台作业。王书茂带领海上民兵连10艘渔船共200多名民兵骨干,日夜兼程赶往西沙中建岛南部。对于那些不听劝告妄想非法靠近“981”钻井平台的外方船只,他带领船队冲向对方,迫使外方非法船只远离作业平台,既保护了“981”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又维护了我国的南海主权不受侵犯。

“永远红心向党。”王书茂说,“作为一名党员,‘为国护海’四个字,已深深刻在我心中。”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强化,王书茂又有了一项新使命:带着渔民转型发展。2017年11月,海南省首个休闲渔业试点项目落地潭门。为响应号召,王书茂带头出租自己的两艘渔船,还鼓励潭门渔民以渔船入股方式加入,参与休闲渔业发展。

03 王占山

战功赫赫百战老兵 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

王占山,河北丰南人,1948年8月入党。他是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先后参加辽沈、平津、衡宝、两广、抗美援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出生入死、英勇杀敌,4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带领战友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敌人38次进攻,歼敌400余人。荣获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王占山离休后,仍然情系国防事业,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

先进事迹

1946年,17岁的民兵队长王占山与两名战友被国民党的治安军抓获。就在敌人准备砍下他的头颅时,八路军前来救援。趁敌人仓皇应战,双手被反捆的王占山机敏地扎进高粱地里,躲过身后的枪林弹雨,捡回了一条命。

“没有党组织的营救,我早就身首异处了。”自此,“报党恩”的信念牢牢植根于王占山的心间。翌年,他参军入伍。又一年后,作战勇敢的王占山宣誓入党。

“共产党让老百姓当家作主,我要铁心跟着党,用手中的枪解放更多的穷苦人。”从此,革命军人王占山跟随部队一路南征北战,闯辽宁、战天津、进湖南、打广东、平广西,在一次次的炮火洗礼中,不断升华着“报党恩”的朴素感情。

1949年1月,解放天津的战斗打响后,王占山所在连被一个大型障碍物挡住了冲锋路。敌人依托明暗交叉火力点,对我实施压制。

看着一个个战友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时任连队通信员的王占山抱起炸药包,快速跃进、迂回,向障碍物挺进,成功炸掉障碍物,打通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1953年7月,时任排长的王占山参加了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战斗极其惨烈,王占山带领76名战士坚守阵地4天4夜,在以野菜等充饥的艰苦情况下,先后38次打退有飞机支援、有大炮坦克的“联合国军”两个营,歼敌400余人。

那次战斗,浑身是伤的王占山昏迷4天后,才终于闯过了“鬼门关”。

战后,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我用一个个优异的战绩,回报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王占山,先后参加各类重大战役战斗40余次。至今,他的后脑还留有一块弹片。

04 王兰花

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 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王兰花,回族,宁夏吴忠人,1995年11月入党。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她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推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志愿者从最初7人发展到6.5万余人。她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先进事迹

王兰花从来闲不下来。

在担任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时,她就是附近有名的“大忙人”,操心着居民的大事小情。2004年退休后,本想着可以好好陪伴家人,但空闲的同时,她却总是感到还有使不完的劲。

2005年,她联系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没有工作场所,她腾出家中的一间房;自己的手机,成了小组的热线电话。就这样,他们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解决琐事、化解纠纷,协助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

去年,裕西社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铺管道要整修地面,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舍不得自己楼前空地里种的几行大葱和白菜,一时激动躺倒在铲土机下阻拦施工。王兰花听闻后赶到现场,柔声劝说,细数改造后的好处,老大爷最终被劝走。

“有群众求助我们,不管是回族还是汉族,我们都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常说‘帮成帮不成是一回事,帮不帮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愿意为他们跑断腿、磨破嘴。”王兰花说。

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王兰花和王兰花热心小组,不仅收获了众多荣誉,更吸引众多“新鲜血液”追随。

曾经的受助者成了志愿服务队的骨干。裕西社区的舒宏勇和弟弟因家庭变故成了孤儿,王兰花隔三岔五为他们带去食品、清洗衣物,还联系学校为他们减免学费,兄弟俩亲切地称她为“王妈妈”。如今,两个孩子不仅开起了水暖维修店自立自强,还主动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减免服务费用。

队伍里有了更多年轻人的身影。25岁的丁瑞周末上大专,周一到周五风雨无阻地与王兰花一起做志愿者活动。“王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把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

如今,以王兰花名字命名的“兰花芬芳”,已成为利通区乃至宁夏一个响当当的志愿服务品牌。当地以“利通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为统一活动名称,成立了多级志愿服务队,注册登记志愿者已超过6.5万人。

2012年,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了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退休党员参与进来,居民党员跟了上来,在职党员动了起来。现在,王兰花热心小组注册志愿者有1205名,其中党员180多名。

“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一路走来离不开组织的支持,我深知党员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才能发扬光大。”王兰花说。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把志愿活动扎根基层,帮助居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引导更多年轻人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让‘志愿服务、行胜于言’的主旋律唱响宁夏,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添一把力。”王兰花说。

05 艾爱国

“做工人要做到最好”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

艾爱国,湖南攸县人,1985年6月入党。他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作为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倾心传艺,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600多名。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先进事迹

1969年,19岁的艾爱国扛着行李从湖南的罗霄山脉来到湘江边的湘潭钢铁厂,由知青变为焊工。

1983年,原冶金工业部组织全国多家钢铁企业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如何将风口的锻造紫铜与铸造紫铜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为项目的最大难关。还是普通焊工的艾爱国,主动请求一试,他提出采用尚未普及的氩弧焊工艺,当时国内还没有先例。

艾爱国用湿棉被挡住身体,用石棉绳缰包住焊枪,在高于700℃的高温材料旁持续奋战。寒冬腊月,外面鹅毛大雪,而他一身工作服却拧出了汗水。

整整5个月的奋斗后,经X射线检查,他焊的21个风口全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因在这次攻关中表现突出,艾爱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艾爱国最擅长的是焊紫铜,这是让很多焊工都望而却步的领域。为焊接一个地方要把整个铜件加热到七八百摄氏度,人很难接近。

“焊紫铜的时候头发紧贴头皮、皮肤绷紧,手会不自觉地颤抖。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第几秒,手也会因为高温出现一片片的红色水泡,可以说,对心理和肉体都是一种煎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艾爱国的徒弟欧勇说,“面对这样的身体极限,人的本能是逃避,而师父是勇于面对。”

50多年来,艾爱国手把手培养的600多个徒弟都已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他们当中,不少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近年来,艾爱国着力无偿培养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先后向200多人传授焊接技术。他常说:“做好传帮带,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传承,是我的责任。”来做学徒的农村青年没有地方住,他就自己想办法腾出办公室让他们住下。每次徒弟们去家里,他都坚决要求不要带任何礼物,却默默为他们准备一桌子的零食。

他连续多年坚持免费给个体户、民办企业的焊工培训上课,每次都是“满座”。他开启“在线答疑”模式,所有工人都有他的微信,有事找他,他总是有问必答。

艾爱国在湘钢工作一辈子,最高职务就是焊接班的班长。他的老同事、退休职工李宁记得,上世纪80年代,领导想从职务的角度提拔他,但艾爱国婉言谢绝领导好意,“我还是安心从事自己的岗位”。

如今他已71岁,却仍然战斗在湘钢生产科研第一线。早上7点半前上班,下午6点半后下班,艾爱国的作息如时钟一般规律。他一个人生活,早饭和中饭在厂里吃,晚饭就自己做清粥、面条。

有记者发现艾爱国在人民大会堂领受“七一勋章”时穿的还是工作皮鞋,惊讶地问他原因。

“天天都穿工作皮鞋,脚已经习惯了,其他鞋一穿就打脚。”艾爱国乐呵呵地说。领奖当天的西服也是好多年前买的,一直舍不得穿。因为缺一条西裤,他就带着西服去商店挨个配颜色,舍不得买一套新的。

“一定要保持工人本色,当工人就要当一个好工人。”艾爱国说。

06 石光银

治沙与致富相结合 荒漠中营造百里绿色长城

石光银,陕西定边人,1973年7月入党。他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还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先进事迹

一场盛夏的雨洗净了陕西定边县的天空,石光银带着孙子石健阳走在自己亲手栽下的樟子松林带间,分辨不清的鸟鸣奏响清晨的狂欢,松针仍旧挂着前夜的雨滴……眼前这片6000多亩的绿洲有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狼窝沙”。30多年前,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名字一样险恶,沙丘纵横,狂风肆虐,流沙随时都能威胁人的生存空间。

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石光银自小吃尽了风沙的苦,“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四季黄沙漫天成为当地群众的梦魇。为了躲避流沙侵害,石光银的父亲曾举家搬迁9次。

风沙填满了石光银的童年记忆,成为那个年代定边人难言的苦楚,“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这是当时毛乌素沙地边缘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阵风刮过来,沙子就上了房梁,昨天还高高的麦子被埋得什么也不剩了,那样的环境一亩地只能产一二百斤粮。”石光银回忆道。

沙进人退局面持续恶化,连片的“不毛之地”严重制约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不给大家把沙治住,这个地方的穷根儿就拔不了,我那个时候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石光银说。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承包荒沙3000多亩,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上几户村民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天公作美,这一年的雨水给石光银帮了大忙,栽下的树苗成活率很高。

在承包的沙地中,占地6000多亩的“狼窝沙”最难驯服,这里沙梁挨着沙梁,常年大风不断。1986年,石光银领着上百号人,在“狼窝沙”一扎就是几十天。饿了就掰块玉米馍,渴了就舀点沙糊糊水,困了就在茅草庵子眯一觉,树苗全靠人一捆一捆背进沙窝,而几场大风过后,刚栽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

因为缺乏经验,头两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不到30%,苦没少吃,树却不见活多少。“当时很多人都不干了,我想治沙不能蛮干,于是就跑去问专家,看看人家怎么种树。”石光银说。问了林业专家后石光银才知道之前的治沙方法并不科学,只有乔木、灌木结合栽种才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第三年春天,石光银带着群众再战“狼窝沙”,借助“障蔽治沙法”搭设了800余公里的沙障,凶猛的流沙终于得以巩固,九成树苗都活了下来。

“狼窝沙”的名字留了下来,和石光银栽下的树一起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这里成了毛乌素沙漠边缘牢固的生态屏障。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光银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低产林改造成为他新的计划,通过不断改良,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石光银说。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来源:共青城市法院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新京报

编辑:共青城市人民法院新媒体团队

原标题:《致敬最闪亮的星 |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奋进伟大复兴征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