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越玩越疯狂?符合这三个标准,孩子也许已经“游戏成瘾”
原创 宣传中心 浙大儿院
暑假来了,“神兽”归笼在家
手机不肯离手,游戏猛烈打起
很多爸妈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长时间玩下去会不会游戏成瘾?
会不会影响学习?
如果强硬干涉,会不会影响亲子关系?
为了解家长之急,我们特别邀请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玉正来权威解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符合三个标准,孩子也许已经“游戏成瘾”
胡教授表示, “游戏成瘾”在医学诊断中是确实存在的一类精神疾病。目前《国际疾病分类》简称ICD11对游戏成瘾的诊断有三条标准:
1)对游戏的控制受损,也就是说对于玩游戏的时间长短、频率等不能进行控制。
2)游戏的优先级提高,优于其它生活利益和日常活动。
3)虽然因为玩游戏出现负面后果,但是仍然继续或增加游戏时间,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体、家庭等严重的后果。这里强调在有严重负面后果的前提下是否还要继续玩游戏。
此外,诊断标准中要求这些症状持续12个月,但是如果上面的三条症状都有的话也可以不遵循12个月的限制。
对于ICD11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指向成人,青少年而言,又有自身的特点。就第一条而言,因为自我控制需要前额叶的参与,而青少年儿童的前额叶尚未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相比成人要差很多,很自然地,青少年儿童出现这一条症状的可能性要比成人高很多;就第二条而言,这也是青少年群体相比成人更容易出现的症状,大部分孩子的日常活动是学习,对生活中的利害关系所知甚少,因此很容易把玩游戏排到其它事情的前面去做。就第三条而言,如何定义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严重的负面后果”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家长看到的严重负面后果,比如打游戏影响学习,以后连工作都没有,孩子是不能充分理解的。
胡教授提醒,目前,这些症状并没有被很好的量化,十分依赖诊断者的个人经验。符合以上三条标准的,不能就确定孩子就存在“游戏成瘾”问题,但起码他已经因为玩游戏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习和健康,父母就应该重视。因为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如果孩子过度玩游戏一年,他将会落下很多功课,学习跟不上乃至辍学,那么玩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就是终身的。
胡教授特别指出,爱玩游戏不等于游戏上瘾,爱玩游戏是一种心智正常的表现,爱好与成瘾的最大区别体现在是否失去控制。失去控制的意思就是尽管知道玩游戏有极大的负面后果,还要继续。这也是所有成瘾行为,包括物质成瘾的共性。家长自我评估的时候, ICD11诊断中的最后一条,尤其值得重视。
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游戏成瘾”的深渊?
对于很多家长关心的,为什么很多孩子在玩游戏这件事上,是越玩越着迷,越玩越疯狂,胡玉正解疑:其实是“操作-获得奖励-继续操作这一循环在起作用。
他表示,玩游戏这一行为的产生与奖赏效应有关。奖赏是一种正强化操作,这种强化机制在老鼠身上都能存在。比如,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就做了类似这样的实验,把小白鼠放进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一个杠杆,小白鼠偶然间按了这个杠子,就会有食物掉下来,小老鼠很快就会以更多的频率去压这个杆子获得食物。这个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就是说把某个行为和奖励进行匹配,这个行为就会被强化。这个原理被广泛使用在游戏的设计当中。
操作-获得奖励-继续操作这一循环的背后有一套大脑运作的规律。对奖赏的加工与一个叫做多巴胺的神经系统相关。多巴胺是一种可以在神经细胞间直接传递信息的分子。简单理解,可以把多巴胺分子看作一个快乐信使。当我们感觉快乐的时候,多巴胺分子会从神经元的末梢大量释放,反过来,一旦多巴胺大量释放,个体就会感觉到很快乐。科学家是如何证明这个关系的呢?在前面提到的斯金纳操作箱中,食物与小白鼠压杆匹配后,为了获得食物,小白鼠会反复压杆。当科学家在小白鼠压杆时刺激其大脑诱发多巴胺释放,小白鼠也会有类似获取食物的压杆行为,但实际上它就是接受了一个刺激而已。打游戏时也会有类似的效应。并且当这个过程被打断,大脑的多巴胺释放突然降低,个体会觉得很不爽,会有表现出恼怒的行为。
在游戏成瘾的过程中,多巴胺的释放和快感的产生只是开始。真正让成瘾行为不能戒除的是多巴胺释放所伴随而来的神经可塑性—即大脑网络连接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会随着游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加强,最后形成一个稳健的网络,造成强迫性的成瘾行为。
目前在物质成瘾的研究领域有这样一种理论认为成瘾行为一开始是奖赏驱动,但随着一个行为被不断重复,就形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下意识地做出这个行为,再往后就发展成为强迫性行为,也就是即使有严重后果,这个行为还是会发生。游戏成瘾也有类似的规律,越往后期,大脑发生的改变越严重,恢复也就越难。因此,游戏成瘾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很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瘾,有的孩子克制?
胡教授解释,个体对奖赏和惩罚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而有些个体对奖励十分敏感但是对惩罚却不敏感,这类个体有较高的成瘾倾向,有的个体对惩罚敏感,这一类群体是不太容易成瘾的。
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是让某种行为得以加强的方法。同样的道理,正常情况下当一个行为与惩罚相匹配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消退。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成瘾的诊断中才把“面对负面后果还继续游戏“作为一个核心的症状,也是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行为看作异常的原因,因为个体貌似已经丧失了通过负强化来改变行为的能力,极端一点的情况,个体可能不顾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后果,比如连续几天打游戏而死亡。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游戏成瘾?
我们说游戏成瘾分几个阶段,早期的阶段主要是游戏带来快感驱动玩游戏这一行为。因此,当孩子的生活中缺乏让他感兴趣的事物时,游戏成瘾的风险就增加。所以,孩子还没有过度玩手机、玩游戏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尤其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家庭活动。
其次,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虽然很多家长不是心理学家,但是很会使用负强化操作:也就是很会批评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看起来一切都好,但是一旦进入青春期就要矛盾重重,父母在青春期还使用强制手段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在我们的研究中,遇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父母对游戏管得很严,说不让碰手机就不让碰手机,孩子要是违反了就责骂甚至体罚,但是四年级、五年级之后,孩子开始发育了,尤其是男孩子,有的长得比父母还高大,有力气也有胆量和父母对抗了。反过来恐吓父母,甚至动手打父母的也有,亲子关系非常糟糕。因此,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不当行为进行适度的强制是可以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教育方式要逐渐变化,以鼓励引导为主。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过时的教育思想。
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也是所有父母的责任,但有些父母却没很好地履行这一责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缺少有效的陪伴,很多父母说自己很忙没时间管孩子。其实一件事情有没时间去做反映的是一个人是不是重视这件事情。培养孩子在一个人心中是最重要的事情,他自然就有陪伴孩子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出现游戏问题以后怎么办?
首先,父母要先反思自己。很多父母在寻求游戏成瘾干预的时候,往往已经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首先孩子过度游戏往往很长时间了,比如半年甚至一年两年。其次,亲子关系多半已经恶化,难以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第三,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几乎不可能按照正常进度学习了。这更加重了父母的焦虑水平。要进行有效的干预,父母得对游戏成瘾这一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游戏成瘾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父母需要反思自己身上的责任。
第二点要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妨碍亲子沟通的因素比较多,一是沟通技巧,二是情绪问题,三是观念问题。观念问题就是上面讲的一点,如果认为游戏问题主要是孩子的责任,那么这样的观念之下,亲子沟通肯定要翻船的。情绪问题主要是在过往的多次努力中受挫而产生的,一看到孩子玩游戏,父母情绪激动,恨不得咬牙切齿。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下很难做到理性的沟通。即使克服了上述两个因素,有的父母也会因为沟通技巧的欠缺而不能缓和亲子关系。
第三点是要耐心。前面提到成瘾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大脑在一次次的游戏过程中发生连接的变化,想要立刻改变是几乎不可能的。至少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有的父母可能接受干预一两周没看到孩子变好就耐不住性子了。实际上,父母若是真的理解前面所讲到的正强化和负强化操作对行为产生影响的规律,如何有效干预是可以自己根据自身家庭的情况摸索出方法的。反之,父母不理解自己行为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孩子的干预反而会变成一种负强化操作,让孩子不想和父母对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