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萨哈林,比糟糕更糟糕的旅行
2015-07-06 18: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YX
契诃夫在去萨哈林之前也产生过前往中亚和波斯、乃至环球旅行的念头,原因是精神苦闷,要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该怎么办”是他要在旅行中探寻的终极问题。此番心情也许正契合西伯利亚、萨哈林岛这样的目的地,一切看起来“荒凉”、“灰蒙蒙”,最终写成的旅行记读起来也令人心生绝望。
在1880年代,萨哈林岛是俄国最大的流放苦役地。对当时那些质疑、担忧这个旅行决定的人,契诃夫的回应是,“萨哈林岛是需要的,有趣的,应该惋惜的仅仅在于到那边去的是我,而不是另一个更理解这个工作、更善于引起社会兴趣的人。”
他决定穿越西伯利亚前往萨哈林岛,而逃离现实就是这条路的最终目的地了。但真正的旅行并不比现实来得让人轻松。“西伯利亚大道是全世界最长、似乎也最不像样的道路。”他在这条大道上翻车、挨冻、与汛期和烂泥搏斗、陷于致命威胁。 “不会更糟了。” 他在通往萨哈林岛的旅途上重复道。事实并非如此。
契诃夫在萨哈林岛停留了三个多月,如户口调查般几乎走遍了岛上所有有人烟之地,以报告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一切。多少居民、几男几女、自由同居的家庭有几户、正式结婚的又有多少、几个孩子、几位是业主、还有多少搭伙从业者。除了数据,他还看到冰冷的流放生活、严酷的刑律、暴虐的监狱、精神折磨、妇女卖淫、男人酗酒。这番图景在作家冷静的文字下枯燥却震撼。
事实上,契诃夫戏说《萨哈林旅行记》是他作品中一件粗陋的囚衣。然而在他以后的作品中,每每提到西伯利亚和萨哈林,都能再看到那趟旅程的灰暗色调,退却了冷峻的外表,只剩下苦涩。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