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希腊公投拒绝改革换金援:不愿减少福利,退出欧元区几成定局

澎湃新闻记者 高卓
2015-07-06 07:5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投票。

希腊公投选择了对欧盟说不,或将成为第一个退出欧元区的国家。希腊人为什么这样选择?

据新华社报道,希腊内政部6日凌晨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在5日就是否接受国际债权人“改革换资金”协议草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反对者获胜。对约94%选票的统计显示,反对协议草案者约占61.3%,支持者约占38.7%,投票率约为62.5%。

当地时间7月5日晚9点58分(北京时间7月6日凌晨4点58分),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电视上宣布,关于是否接受国际债权人新一轮救助提议的公投结果是“否决”。

齐普拉斯称,希腊人在公决中对债权人大声说“不”并不代表和欧洲的分裂,“而是对双方达成切实可行协议的支持”。他说,全民公决结果将加强希腊政府的谈判立场,尽快与债权人达成一个可持续的债务协议。

否决的结果也意味着希腊将失去国际援助,在缺少强有力的外部注资下,其金融前景短期似乎难以看到希望。虽然齐普拉斯一再强调否决援助计划并不意味着退出欧元区,但根据经济学家的分析,这次公投结果生效之后希腊很有可能退出欧元区。

欧盟第一时间表示了对公投结果的尊重,但各国对危机的立场显示出分歧,即将展开成员国的紧急磋商。

首要任务是恢复与国际债权人的谈判

齐普拉斯在讲话中表示:“问题不在于留在欧元区还是退出欧元区,问题在于希腊人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欧洲。”他说,希腊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恢复与国际债权人的谈判,要求把希腊债务减少到可持续水平以及重建银行系统稳定。

他还呼吁全国团结,表示将请求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未来几小时内召集议会各政党领导人会议,就下一步行动计划交换意见。他呼吁希腊人努力重建社会和谐,并感谢欧洲公民对希腊人民的支持。

希腊财长瓦鲁法基斯说,希腊已准备好与债权人达成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他说,希腊金融形势非常严峻,政府愿与债权人恢复对话,尽早达成可行的改革换资金协议。

在本次公投前,齐普拉斯在社交媒体上反复号召民众对国际债权人说“no”,他还表态如果公投结果支持救助,他将辞去总理职务。其他政府官员也公开表示希望民众能够投反对票,就连公投选票上“no”的选项都被放在“yes”之前,这一点还颇遭希腊反对派的诟病。

现在他们的努力取得了极大成功,几乎从第一部分选票被统计出来开始,“no”就一直保持着领先。据英国《卫报》报道,就连希腊反对党支持者中也有不少人动摇而投了“no”,最终使得反对党领导人前总理萨马拉斯辞去党首职务,这使得齐普拉斯政府的地位在这次胜利后更加稳固。

而据希腊电视台报道,早在公投票数统计初露端倪的时候,齐普拉斯就给包括法国总统奥朗德、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内的多位欧洲政要通了电话,并在宣布“no”已超过半数之后的电视讲话中,对希腊民众表示“你们做出了非常勇敢的决定”,足见其喜不自胜。

总理如此,普通民众的反应自然更为激动。公决结果揭晓后,部分齐普拉斯支持者前往雅典市中心的宪法广场举行集会,庆祝获胜。更早时候,手中高举写有齐普拉斯名字的旗帜和希腊国旗的支持“no”的民众,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市中心的宪法广场开始游行庆祝。

而在齐普拉斯宣布结果之后,雅典街头的自动取款机前,信心满满的民众们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

在希腊决定举行全民公决后,欧洲央行决定不再提高对希腊银行的紧急流动性上限。为避免银行系统崩溃,希腊从6月29日开始实施资本管制,30日,希腊未能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期贷款。

这次公决的对象是国际债权人6月25日提出的协议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希腊原有救助协议再延长5个月至11月底,其间希腊可获得四笔共约155亿欧元贷款,条件是希腊继续实施改革和紧缩。

欧元区明天开首脑峰会紧急商讨

希腊政府曾在全民公决前许诺,会在公决后48小时内与债权人达成协议。但希腊前议长米马拉基斯和一些分析人士说,如果债权人不像希腊政府期望的那样“合作”,双方无法尽快达成协议,这次公决结果有可能让希腊走向违约并危及其欧元区成员国地位,产生严重经济和社会后果。

据近日希腊民调,60%的民众仍希望留在欧元区。公投结果对希腊究竟意味着什么?先看看欧洲国家的反应。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一直态度强硬的德国政府对公投结果表示了强烈不满。德国总理默克尔已与法国总统奥朗德通过电话,双方在表示尊重公投结果的同时认为,必须在周二紧急举行欧元区领导人峰会讨论这一事态。副总理加布里尔则表示这次公投的结果使得对希腊进行新的援助难上加难,并指责齐普拉斯“毁掉了通往双方取得共识最后的桥梁”。

而斯洛伐克财政部长则表示,公投结果意味着希腊退出欧元区即将成为现实。

但欧洲各国中也有着不同声音。一位英国议员表示,现在该是欧盟解除希腊债务的时候了。他还援引希腊也是1953年伦敦会议上签署同意免除德国债务的欧洲国家之一为例,认为欧洲应当团结起来,也给希腊人民一个重新建设国家的机会。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认为,欧洲国家需要将这次公投看作是一次检讨欧元紧缩政策为何失败的机会,并认为借此机会结束单一货币系统才是能真正带动经济增长、就业率上升和债务减少的做法。

计划竞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美国参议员桑德斯表示他热烈欢迎公投结果。他认为,在这个世界充满着财富和收入不公平的时代,欧洲必须支持希腊建设一个能创造更多收入和工作的社会,而不是更多的失业和痛苦的社会。

为什么会选“no”?以公投促谈判

是什么让希腊说“no”?即使从最坏的结果看,退出欧元区也并不意味着希腊将坠入万丈深渊。近些年来,以希腊为代表的很多加入欧元区的南欧国家经济形势并不如意。由于产业缺乏竞争力等原因,在欧元区内部它们往往成为部分大国的“经济殖民地”。对希腊来说,欧元已经变成了一座经济牢笼。长期的紧缩政策并没有带来经济复苏,反而让这个国家陷于破产的深渊。

如果退出欧元区,从长远的角度看,由于不再受欧元统一政策的局限,可以自主制定货币政策,希腊有望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甚至有可能像之前的冰岛一样“起死回生”。

2008年金融危机时,冰岛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90亿美元,外债却达到了1300多亿美元,资不抵债,最终宣布破产。为此冰岛在2010年和2011年曾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向英国、荷兰赔钱,两次的结果都是多数公民喊“不”,和如今的希腊一样,给国际社会留下了“全民老赖”的印象。但经过几年起伏,今年6月冰岛宣布结束“资本管制”,基本上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或许希腊正是从冰岛的案例上看到了触底反弹、绝处逢生的可能。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冰岛与希腊的情况不同,不能简单地拿来比较。冰岛不属于欧盟和欧元区,且人口只有32万,“船小好调头”。对经历了五年货币紧缩政策和两轮大规模“输血”,经济却仍然没有起色的希腊来说,选择“no”的原因恐怕并不仅仅如此。

假如公投的结果是“yes”,虽然希腊能得到暂时性“输血”并留在欧元区,银行业也能恢复正常,可谓解了燃眉之急;但这口“吊命汤”不是无代价的,根据欧盟救助草案的内容,这轮价值155亿欧元的救助贷款有着如下条件:要求希腊削减养老金支出,提高退休年龄,上调增值税税率,以便在2016年实现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1%的增收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三巨头”已经投入了2000多亿欧元来“拯救”希腊,但收效甚微,这使得它们对希腊的后续援助限制只会越来越严。而由于之前的几轮救助贷款没有还清,如果只靠援助维持下去而经济没有起色,希腊的债务隐患反而会更加难以解决;这样一来,民众的怨气不但没有消除,反而会进一步加深。这也是持高调反紧缩立场的齐普拉斯政府此番大力倡导希腊民众反对救助的一大目的。

另外,如果公投以“yes”告终,今年年初刚当选总理的齐普拉斯就要辞职,希腊政局极有可能陷入动荡,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时局中,谁能上台收拾这个摊子?而在希腊重新进行大选之前,即使国际债权人的救助能够到来,但关于细节谈判仍将处于僵局,何时能生效更是难以预计。因此综合考量,这次公投结果对于希腊而言确实未必是坏事。

欧盟是否会做出更多让步?

公投结果对欧元区的影响比对希腊本国更加复杂。当初欧元区成立时,从未考虑过有国家会退出的可能。而一旦希腊这个先例一开,是否会引发连锁反应难以预测。

就在公投票数统计超过三分之二的时候,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下降了1%。

欧元的信誉和未来竟要由一个GDP仅占欧元区2%的小国来决定,这足以证明当初欧元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巨大漏洞。即使是亡羊补牢,欧盟和欧洲央行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局面发生。

因此欧洲“三巨头”很可能会以希腊不退出欧元区作为底线,与希腊重新谈判共同商讨可以让希腊脱离困境的共赢方案。

不过根据法新社消息,早在公投前希腊多名政府官员就已暗示,如果欧盟能与希腊政府在公投前的最后时刻达成一致,修改救助内容中的诸多限制,希腊就可能推迟甚至取消全民公决。也就是说,欧盟本有机会继续保持谈判的主动权。

但从公投最终如期举行来看,欧盟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而最终“no”的大获全胜,对欧盟和IMF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谈判的主动权已经落入希腊手中,不仅齐普拉斯已高调宣布将重返与国际债权人的谈判,早在公投结果公布前几个小时,希腊劳务部长在总理府外就对媒体放言,“现在,(希腊)政府在与债权人的谈判中握有一张强硬的牌”。面对现实,“三巨头”是否会做出更多的让步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