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致被掀裙子的男孩,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怪兽
原创 博士宝宝宝宝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摘要:所谓教育的过程本就是一场妥协。儿童来到这个世间,带着一无所知与天马行空。当生存在幻想世界里的孩童,要明白物理知识,知道空中不能起楼阁时,他的失落大概并不比不许穿裙子的男孩子更少。它注定要牺牲掉自我世界里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把那些奇异的构想削减再削减,直到它局限在世界的规则可以允许,所带来的冷眼与惊异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文|王翼鹏
当“儿子今天被同学掀裙子了!!怎么办!?”刷爆朋友圈时,很多人并非像那些终日振臂高呼的“性别主义者”一样高瞻远瞩,看到了所谓“性别教育”的“伟大实践”。在穿裙子的男孩子身上,我看到的是九岁的我自己。那年补习班的英语老师因课上纪律糟糕,罚全班男生抄写课文。在沙沙的抄写声中,我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我如果是个女孩子该多好呀!”——当然,结局是引发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我自然也羞答答,再也没有过“想成为女孩子”的惊人之语。
生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的日子久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了社会规则的毒打。他们都曾梦想过打破规则,忤逆规则,但最终又都不得不向无比庞大的社会低头。那位让自己的孩子穿上裙子的父亲,从孩子的奇思妙想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便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鼓励。这既是不想让孩子像自己一样磨平棱角,也是把内心无法言明的逆反寄托在他身上的一份尝试。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头小怪兽,代表着具有个体性的“我”的存在。它直指我们本心中最原始的天性与欲望,期盼与世间所有与他们的意愿相悖的事物相抗争。但却正如两只刺猬无法紧紧贴在一起一样,每个完全个性化的自我汇聚在一起,也无法形成一个社会。内心的小怪兽既应当拥有合理的表达,也应当冠以必要的约束。
当我们称赞童心的天真烂漫,宽容童言无忌时,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向儿童一样我行我素带给身边人多少困扰。这正是我们之所以相信教育具有力量的原因。自由与创造力固然重要,但并非只需自由与创造力就足以立足于这个世界。社会还需要契约,需要规章,需要惩戒——人注定要改变自己的动物性才足以生存在世间。
时隔多年,当我再次想起自己“想变成女孩子”的那个下午时,我想我依然会在那之后将之付之一笑。当这位父亲谈及“这是我儿子的选择”时,他应当想到选择需要承担代价。我没有忍住一时的兴起之语,因此受到同龄男孩子们的一阵嘲笑就无可避免。无论是一心要留长发的朴树,还是对应试教育开连珠炮的青年评论家,也要自己背起停课、退学的命运。这是违背人们刻板印象的代价。从为人父母的教育者的角度来讲,鼓励并曝光一次这样的尝试,一定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你是否在此之前真正地考虑妥当?
这位父亲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大学老师,一直呼唤创造力,要创新!”一场创造力的尝试,应当与自己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知识与勇气的储备相匹配。一次改变社会的尝试,成功的变革,应当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创新是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上,用与众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非用孩子气的不管不顾去打破一切现有的事物。
我们见过了一门心思留长发被学校退学的朴树,见过了硁硁然言必批判应试教育的评论家。在过去十几年里风行一时的素质教育,最终被证明是一地鸡毛。后来功成名就的那位青年评论家回望多年前的自己时写道:“以前我觉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也许靠杂文,靠勇气,靠争论,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还需要靠科学,靠商业。”
所谓教育的过程本就是一场妥协。儿童来到这个世间,带着一无所知与天马行空。当生存在幻想世界里的孩童,要明白物理知识,知道空中不能起楼阁时,他的失落大概并不比不许穿裙子的男孩子更少。它注定要牺牲掉自我世界里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把那些奇异的构想削减再削减,直到它局限在世界的规则可以允许,所带来的冷眼与惊异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原标题:《致被掀裙子的男孩,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怪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