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美太行在山西|冠山雨过 书声犹琅

2021-07-06 17: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冠山雨过,为平定八景之一。冠山位于平定县西南八里,因高冠境内群山,且山形如冠而得名。它山势挺拔,高耸入云,山上古树参天,到处堆绿叠翠,峰峦飘云氤氲缭绕,辄雨过天晴,山明水秀, 滴翠清心,故有“冠山雨过”之景之诗:“朝过雨岗飞黑水,晚垂虹带挂晴空。”

冠山与他处不同的是这里自宋以来,就以文化昌盛,书香幽静而著称。历代文人在此兴建书院,读书吟诗,雅集畅论,成为晋东一带独特的人文现象和文化魅力。较为有名的书院有冠山书院、石楼书院、名贤书院、高岭书院、槐音书院和榆关书院 (后改名为嘉山书院)等。

也因为历代名人雅士的孜孜追求,才使冠山琅琅书声不断,文脉绵延昌盛,其中贡献最多的是元吕思诚和明代乔宇。吕思诚,平定人,历任国史院检阅官、翰林院编修、中书左丞和监察御史,参与编修过辽、金、宋三史,其父祖数代曾在此读书,并在宋冠山精舍的基础上修建了吕公书院。乔宇在明代 任礼、兵、吏三部尚书和太常寺卿,曾平定了宁王朱宸濠谋反,后因“大礼议之争”而致仕回家。更有三晋名士如元好问、傅山在此短暂小住,并留下著名诗篇。

山上有资福古寺,兴建于元代,现存大殿为清代风格。寺内有前后两院,前院是佛殿,由山门、大雄宝殿、地藏殿和观音殿组成,后殿由三圣殿、碑廊、佛堂组成,为近年新建。

寺西,有一泓泉水,冬夏不涸,清冽粼粼。沿碎石铺就的小路迤行有瓢饮亭,内有傅山先生题书的“丰周瓢饮”篆书摩崖石刻。“丰周”是指西周迁都后的都城丰邑;“瓢饮” 出《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其一为受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后、成就大事;其二为源头之水虽小,但终将汇聚成大河。

寺东为槐音书院,其庭院开阔,幽远宁静,正房为六间窑洞,窑前有前檐长廊。为清代乾隆时期平定名士张佩芳出资建造。张佩芳在清乾隆年间曾历任安徽合肥县令、安徽寿州及泗州的知州,喜好藏书,精于考据,重视教育,学养丰厚。

现比较完整的是崇古冠山书院,由清嘉庆年间奉直大夫孙裕出资修建。为二进院落。门前有石牌楼,上额镌有“登瀛“ 和“云山一览”。院内正面月台上有窑5眼,居中为“崇古洞”。月台下南北两向各有窑洞3眼,北窑额书“新德”,南窑额书“广业”。

院内碑石林立,古色古香,幽静安谧,巧雅习习。其中一碑, 为明嘉靖年间尚书乔宇《雪中访左承吕公书院旧址》诗碑、字迹潇洒、自如、遒劲。

书院不远处有上下二层的砖石楼阁文昌阁,阁上题联颇合风景:“四面云山环斗极,满城烟树焕文章。”由文昌阁一路上行,就到了高岭书院遗址。这是明嘉靖年间时任临洮(甘肃)太守的孙杰回到家乡后,寓居冠山书院,出资在山腰的巨石上雕凿夫子洞,并在夫子洞旁修建了高岭书院,广招学生,学业昌盛,书院光藏书就达万卷。夫子洞所在地是个砖石围成的小院落。洞前石坊上刻有对联:“于此寻孔颜乐处;超然得山水真机。”洞内居中是孔子雕像,左右是弟子颜回和曾参。院内有“砚池”“云中坐论”“上书院”等石刻。

树林里有明清以来大小十几处摩崖石刻,为历代文人墨客访问书院之作。山顶旧时有泉水汇成水池,文人们在此临水听涛坐而论道,可谓闲雅之极。

分享

收藏

点赞

原标题:《大美太行在山西|冠山雨过 书声犹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