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拍性教育片的杰哥到底勇不勇?
原创 自由战士 X博士
策划:涅瓦
从今年初到现在,只要你打开任何一个社交软件或者视频软件,都会看到一个戴着黑色粗框眼镜,看似一脸猥琐的光头猛男。
在B站,这个在原视频中被叫作“杰哥”的光头男子以及和他演对手戏的红衣少年“阿伟”,已经成了众多UP主的主要创作素材。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杰哥”的身影也无处不在,杰哥的颜艺被做成了表情包。“杰哥”和“阿伟”在原视频中所穿的衣服,也被淘宝店家疯狂复刻,卖出1000+。
“杰哥”的台词也变成了广大青少年男性的口头禅
身材不错呦,蛮结实的,啊?
都几岁了,还那么害羞
我看你,完全是不懂喔?
唉唷,你脸红啦?
让我看看你发育正不正常啊
听话,让我看看(康康)
“杰哥,不要!”
“杰哥”出演的一系列视频,被广大网友们叫作“杰哥不要”。
其实原视频全名为“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是台湾地区在2012年播出的一系列防范性犯罪宣传片中的一集。
·不要忽视男生被性侵
影片中,男学生“阿伟”不堪家长唠叨,离家到网吧打电子游戏,但肚子饿了没钱买东西吃。
这时出现了一个自称“杰哥”的人,宣称“去他家有吃有喝有住”,把阿伟和他的朋友两人骗回了家。但酒过三巡后,杰哥却把阿伟性侵了。
·“我的房子还蛮大的”已成为现代青年社交用语
原本这部影片是用来提醒当下年轻人要注意防范同性之间的性侵问题,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部教育片能从台湾岛内火到对岸大陆,成为鬼畜文化中的重要素材。
2013年,《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影片被台湾网友放上网后爆红。台湾网友开始了最早的剪辑鬼畜,《杰哥不要》开始从教育片变成鬼畜视频。
·早期鬼畜“谢金燕”版
2013年6月14日,影片又被上传到日本的弹幕网站NICONICO上,并迅速走红。
同样是在2013年,《杰哥不要》的影片也传到了中国大陆,但它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
百度指数显示,“杰哥不要”的搜索热度有两个高峰节点,一个是2013年影片刚刚出来的时候,另一个就是2020年底。
2021年,网友们对“杰哥不要”的二创,也越来越离谱。原本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硬是被网友们剪成了几千集。
·这些只是“杰哥不要”里的沧海一粟
《杰哥不要》的上映,初衷是引发台湾乃至大陆人对少年性侵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但因为影片中的两位主角超常发挥,他们用生动夸张的演技将这部公益片演绎成了一部“动作情景剧”。
“杰哥不要”走红台湾的同时,台湾地区的男性性侵事件竟然持续增长。
而台湾媒体一如既往的起标题能力,让一件本该严肃对待的事情变味儿了。
我们曾经采访过视频中被性侵的主角“阿伟”的扮演者,最近我们也联系并采访到已经入驻B站的“杰哥”。
我们和“杰哥”的扮演者伍嘉纬,绰号“铁牛”好好聊了聊“杰哥不要”与台湾年轻人的就业现状。
“杰哥”伍嘉纬告诉我,在《杰哥不要》这部影片火了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平日里会被人认出,有人偷拍;也会收到很多商业邀约,不过都是希望继续饰演“杰哥”这个角色。
因为《杰哥不要》影片爆红,很多知道这个影片的路人们,都试图寻找到他家的住址,去看看他的家大不大,去他家吃面包(原片中杰哥就是通过一个面包让阿伟和朋友放下警惕,给了杰哥有趁之机)。
·影片也教育我们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品
采访中,伍嘉纬告诉我,他一度想要摆脱“杰哥”的标签,因为在片中“杰哥”是一名行凶者。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伍嘉纬还是与“杰哥”这个角色和解了。在他眼里,“杰哥”是他演绎生涯中的一个闪光点。
当时,由于《杰哥不要》中的演员演技、动作太过逼真,导致许多观众误以为“杰哥”的扮演者伍嘉纬真是一名“猥亵犯”。
正是这种堪比专业演员的演技,才让伍嘉纬饰演的“杰哥”走红网路。
但是,杰哥的饰演者伍嘉纬,在当时只是一名网络业余演员(野路子),本职工作是在一家出版社上班。
业余演员伍嘉纬和雨神萧敬腾曾同读一所学校,大学专业是绘画,是个艺术生,但是他一直有一个兴趣就是“表演”。
在饰演“杰哥”这个角色之前,伍嘉纬就一直有一个演“警察”的梦想。但是连伍嘉纬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靠演“罪犯”走红。
在拿到《杰哥不要》的剧本台词之后,导演告诉伍嘉纬:“你不仅仅是要从外表去饰演一个变态的性侵犯,而且要从内在去演绎。”
伍嘉纬找了很多经典香港黑帮犯罪电影来观摩,模仿其中的反面角色,特别是香港电影中的“四大恶人”(指在香港影坛,以饰演坏人角色而深入民心的四位演员)。
·香港演艺圈“四大恶人”:何家驹、成奎安、黄光亮 、李兆基
因此,伍嘉纬通过对这些角色形象的揣摩,融会贯通,最终给大家带来了“杰哥”这个角色。
在原片中,“杰哥”作为一个变态性侵犯,从眼神到动作,一出场就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特别是以“光头”的形象出现,给观众一种“危险”的信号。我以为“杰哥”的光头形象也是导演为了剧情刻意安排的,但其实是因为伍嘉纬平时喜爱美国的“街头文化”,而他又觉得光头的形象特别有洛杉矶匪帮的感觉。
“杰哥”这个角色为什么能火遍全台湾甚至全中国,并且在网络上形成一个长寿的流行梗呢?
要是换作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一旦某个名场面,或者一句话火遍全网后,与这个梗有关的人物,要么开直播,要么自我消费自身的梗,要么被经纪公司消费,寿命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
·图源@浴中奇思
但是,《杰哥不要》却能跳出“一个网络梗的生命周期”,持续活跃在网络上长达几年。
2014年,在《杰哥不要》爆红之后,伍嘉纬(新绰号“铁牛”)开始和几个好友在油管上建立了一个和LOL有关的网络频道叫作“顽GAME”。
可以说,在油管创建频道的“杰哥”伍嘉纬十分有眼力,因为在当时并没有很多人做英雄联盟的游戏视频解说。
因此,“杰哥”这个角色带来的辨识度+新媒体发展的红利,使得顽GAME和铁牛在台湾青年文化领域站稳了脚跟。
“杰哥”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网红打工人”模式。
杰哥跨入新媒体领域之前,有一部大陆网络短剧对他影响很大,就是《万万没想到》。
与此同时,杰哥也开始关注B站、微博、抖音等这些在大陆刚刚兴起的新媒体领域。
换言之,杰哥很有前瞻性思维,他之所以会多平台发展,是因为他愿意去尝试一切网络上的新事物。
·杰哥在B站上的签名:“我就是杰哥本人,我最爱帮助俏佳人(翘家人)。”
杰哥在做UP主之前,他没有意识到网络视频UP主需要自备各项技能。从剧本策划、拍摄剪辑到品牌运营,再到商务往来,杰哥变成了一名斜杠青年。
“杰哥”从2013年开始做业余演员,到《杰哥不要》走红,再到如今成为“知名网红艺人”,“杰哥”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只是工作地点从办公室换到了家里。他不用看领导的脸色了,但他也要为自己的事业负责。
杰哥,也是台湾年轻人就业现状中的一个缩影,宝岛一边的年轻人同样有自己的苦衷,也有着剧烈的职业竞争压力。
如果一个普通的台湾年轻人想要寻求一份薪资不错的职业,那么他需要掌握多项技能,才能应付日趋内卷的岛屿青年竞争势态。
2019年,台湾一份有关于“15~29岁青年劳工就业状况”统计显示,有59.5%的青年劳工平均持有3张技术证明,包括本科专业证、金融证、电脑技术证。
台湾年轻人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同龄人之间内卷式的竞争,还有来自于就业行业的压力。
台湾年轻人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会被一个叫作“22K”的魔咒缠住。
2009年,由于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台湾地区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资助企业以22K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5098元)聘请实习生。
这个被后人戏称为“22K魔咒”的补贴计划,帮助了许多大学生投入职场,可是却产生了锚定效应。
往后近十年,一方面,很多行业都产生了认知偏差;另一方面,台湾就业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毕业生的起薪点就一直停留在22K左右。
因此,这些刚刚从大学跨入社会的台湾年轻人十分迷茫。面对一潭死水的薪资待遇,不要说什么梦想,如果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梦想就是白日梦。
尤其是较多年轻人加入的服务业,因为人工完全取决于工作经验,即使学历再高,也只可以由月入二万多元新台币起。
就连台湾说唱OG MC hotdog也曾在自己的说唱中DISS过“22K”。
热狗戏谑的歌词之下是台湾年轻人对就业前景的失望和担忧。
当代台湾年轻人为了逃避“22K”的魔咒,他们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有的台湾年轻人收拾行囊,西进大陆。越来越多的台湾大学生想在毕业后前往海峡对岸的城市谋求发展。
·采访来自Hithere街坊
相较于选择更大的大陆市场发展,岛内年轻人选择跳脱出传统行业。作为台湾新世代,他们选择的职业方向则是:
网游电竞选手、厨师美食评论家、直播网红艺人……
·数据来源:金车文教基金会
如今,电竞、直播、美妆成为台湾青年人的主流职业选择,但是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社会压力依旧无法得到缓解。
薪资、就业、学校、父母长辈、社会舆论这些都成为压垮台湾年轻人心理防线的罪魁祸首。
2020年,根据卫福部统计,台湾地区15~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人数从2017年的193人,增加为257人,死亡率更达近10年来高点。
台湾这座“宝岛”像是存在着两个平行世界,对于岛上的年长者来说,这座岛是“宝岛”。
对于前路无望的年轻人来说,这就是一座充满迷雾的岛。
我在青春的边缘挣扎
我在自由的尽头凝望
我在荒芜的岛上流浪
寻找着理想
老王乐队 《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
设计/视觉 Elaine
原标题:《拍性教育片的杰哥到底勇不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