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旧金山零废弃文化(上):选择共同价值观的企业

陈立雯
2021-07-07 00:23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城市群的垃圾分类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初期,即美国环境运动兴起的时期。进入新世纪后,旧金山市的垃圾管理和禁塑等工作不断完善,并逐渐上升到强制性法规层面。目前,旧金山市实现了80%的垃圾分流率(相对于基准年垃圾填埋或焚烧减量比例)目标,在全美是最高的。旧金山的主要措施包括:源头控制部分垃圾的产生、旧物循环再使用、分类再生和堆肥项目等。

旧金山市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源于三大方面的努力:一是实施了强有力的垃圾减量法规;二是和有共同价值观的垃圾管理企业合作,不断创新垃圾减量项目;三是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刺激机制,开展大量的教育活动,创造了回收和堆肥文化。

如何构建法规制度

旧金山市的零废弃道路,始于实施1989年州政府发布的《废弃物综合管理法》。这项法律要求所有州内县市,到1995年和2000年要分别实现25%和50%的垃圾减量目标。在过去的20多年里,旧金山市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也做了一些超额的工作。

2002年,旧金山市提出,到2020年实现零废弃的目标。其内涵是,不再有需要填埋或焚烧的垃圾。从2002年开始,相关法律推动了这个城市及其居民、商业部门,一起增加垃圾的回收率。相关法律包括2006年开始执行的《建筑和拆除垃圾回收再利用条例》和2007年发布的《餐饮行业垃圾减量条例》。

其中,《餐饮行业垃圾减量条例》要求,餐馆的外卖必须使用可堆肥或可回收利用的包装。2009年,在居民和商业部门适应了好氧堆肥后,旧金山市通过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法律,对居民和商业部门,强制执行可回收和可堆肥垃圾的分类。2012年10月开始,旧金山又通过了一项条例,要求所有零售商店使用可堆肥、可回收再利用或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袋。

除了垃圾分类,在垃圾减量方面,旧金山市做了大量推动源头减塑和禁塑的立法。2013年,旧金山市政府发布新规定,要求所有新建建筑内只要有水供应的地方,都要安装饮水装置。这项规定大大减少了一次性瓶装水的消耗。2014年和2016年,又分别发布了《瓶装水管理》和《瓶装和无包装饮水管理条例》。

这两项法规规定,在市政所属的区域,严格限制销售和分发使用1升以内的包装用水,包括封口的、箱体的、袋装的、玻璃瓶装、易拉罐装和塑料瓶装。并严格禁止使用政府资金购买一次性瓶装或其他一次性包装的饮水。

2016年,旧金山市发布《餐饮服务业食物垃圾和减少包装条例》。这个条例是2007年《服务业食物垃圾减量条例》的延伸。它明确规定,禁止餐饮行业打包容器材料含有部分不可堆肥或不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完全禁止发泡塑料用于食物包装。条例同时规定,禁止发泡塑料用于销售领域的包装产品,包括包装花生、玩具、船的零部件等领域。

2018年是旧金山垃圾减量法规频出的年份。这一年,《减少一次性餐饮塑料包装》出台,要求餐饮业在堂食时,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塑料饮料包装、塑料牙签和塑料搅拌物。餐饮行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饮料瓶塞、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打包容器、餐巾纸和纸做的吸管等配套餐具。

同年,旧金山市还修改了2009年发布的《分类核查条例》。要求每周垃圾产生量大于40立方码(约30.6立方米)的产生者,或自己有垃圾压缩设施的产生者,在垃圾分类检查时,要满足下面的条件:

可堆肥垃圾里的杂物不得超过5%;

可回收物里的杂物不得超过10%;

其他垃圾的混合率不得超过25%;

生活垃圾里不准投放电子垃圾或有毒有害垃圾。

垃圾分类考核中,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垃圾产生者需要向旧金山市环境局提交整改计划,然后专门雇佣一名零废弃管理者,协助其解决问题。

2018年,在全球40城市(C40)宣言中,旧金山市和另外27个城市,做了两项承诺。一是,以2015年为基准线,到2030年实现垃圾产生量减少15%。二是,以2015年为基准线,到2030年运往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的垃圾处理量减少50%。

2019年,旧金山市增补了2007年发布的《塑料袋减量条例》,内容包括:将手提袋使用费从10美分增长到25美分,同时要求零售商提供给消费者的散装食品袋子,必须由可堆肥或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制成。

所有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在恰当的时候发布和实施的,是基于相关基础设施已经到位,居民和商业部门等参与者可以得到相关的支持和工具,以及跟进的教育。立法也赋予旧金山市环境部门以权力,确保在执行项目时,法规可以落实到每个家庭和商业部门。

旧金山的垃圾分类回收桶。本文图片均来自旧金山垃圾分类商业部门垃圾分类主管官员Jack Macy

推动法律法规的动力

零废弃的目标之所以可以持续执行,还有一个缘由,那就是得益于旧金山已经建立的群众基础,市民会主动要求政府部门致力于环境政策的可持续性。

在环境保护方面,旧金山一直积极鼓励和赋权公民参与,培养公民领袖。比如其环境委员会是一个由7人组成的团体,包括环境律师和生态教育者。他们会给市政府监事会提供意见。这个团体会推荐最前沿的环境问题研究成果,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和法规条例提案,然后送到市长和监事会那里进行表决。接着,市政府监事会会收集和反馈民众的环境议题意见,定期审议、批准环境法规。

另外一项激励各项法规出台的动力,就是填埋处置的成本。

因为旧金山市没有自己的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它产生的所有垃圾,收集后要运输到82公里以外,位于Livermore的阿拉梅达垃圾填埋场处理。1987年,旧金山市和阿拉梅达签订了一项垃圾处理协议。这项协议里,规定了旧金山市可以使用1500万吨的垃圾填埋空间,或者使用65年,看两者哪个先达到极限。

2012年时,旧金山市垃圾分类后,每天有1800吨需要填埋的垃圾量,预计到2015年,或者最迟2016年,上述合约就会到期。根据预计,当时旧金山市和Recology签署了下一个垃圾处置协议,垃圾收集后使用尤巴县(Yuba)的垃圾填埋场。使用期限是10年,或者500万吨的填埋处理量。

然而,到2018年时,旧金山市实现了垃圾减量90%,剩下10%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垃圾,目前送入尤巴县填埋场。因此,不难看出,持续的垃圾减量和追求零废弃的目标,才会真正减少垃圾填埋的成本。

旧金山的垃圾回收车。

和当地企业联合的创新减量项目

基于垃圾减量的法规制度,居民和商业部门开始强制垃圾减量和分类。旧金山市和垃圾收运企业Recology,一起发展出一套强有力的回收和分类收运价格机制,以实现减量目标。旧金山市政府和Recology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旧金山的垃圾收集还不是政府有组织的行为,而是民间力量的活动。

1906年大地震之后,为了更好地做好垃圾收集工作,这些民间垃圾收集者成立了松散的联合会。1920年代,两家企业——拾荒者保护协会和落日拾荒公司——初具规模。同时,旧金山市政府开始规范管理这个行业,并在1931年授予这两家企业垃圾收运的运营证书。这两家企业发展出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的专业业务。一家企业做旧金山市区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的垃圾收集,另外一家重点做居民区的工作。这两家企业最终合并成一家企业Recology,并成为旧金山市唯一指定的垃圾收运企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政府和Recology发展为共生关系。旧金山市政府实行监管、制定政策、倡导和教育、研究最佳技术和可行方案,Recology负责创建、测试和运行基础设施,涵盖了可堆肥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

依据1932年的条例,尽管Recology享有旧金山市唯一的垃圾收运企业授权,双方没有签订合约,但旧金山市政府仍旧对Recology的业务,通过每五年一次的系列考核来监管。市政府每周也会和Recology开碰面会,讨论一些重大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企业带来的社会效应

对于旧金山市来说,和Recology保持这种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减量合作关系,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即实现共同价值的诉求,比如选择雇佣当地人,给予工人更好的待遇。Recology和旧金山港口在租用96号码头这块地的协议中,就包括要雇佣当地人的条款。协议要求,Recology在招聘入门级工作岗位时,需要和旧金山市劳工发展系统合作,以便这些工作岗位可以优先给这个城市里经济情况和收入不太好的群体。

这些工作岗位的待遇不错,起薪是每小时接近30美元,而旧金山市最低工资要求是每小时15.59美元。从保障员工福利的方面来讲,Recology为员工提供了较好的待遇,也符合市政府关于工人健康保障方面的要求。

另外,让Recology自豪的是,它是一个员工所有制经营制度的企业。1986年,Recology完成员工所有制改制,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目前有2500名员工,他们共同持有公司80%的股份。Recology的司机和从事回收操作的员工成立并加入了工会,他们的工会组织也是卡车司机联合工会(Teamster Union,全美最大的工会组织,其功能之一是维护工人的权益)的协会成员。

垃圾分类从业者的良好待遇和有效社会保障,都成为旧金山市做好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分类处理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立雯系“零废弃村落”发起人)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