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存贷比”的废除

2015-06-27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通称“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待立法机关通过法案后,存贷比将正式退出银行监管的法定指标。事实上,社会各界早就呼吁废除存贷比法定指标约束。

        存贷比曾经是银行改革的进步。1995年以前,银行的贷款发放直接受政府行政指导,银行经营没有独立性。这使得政府的宏观管理“一收就死、一放就乱”。随着中央宏观调控体系的间接化、市场化,银行改革也逐渐强调自主性,央行放弃直接干预银行经营,改用存贷比等指标,通过约束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间接调节银行信贷、控制流动性风险。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贷比并没有成为银行发展业务的约束。只有一些中小银行,因为网点有限,无法吸纳足够多的存款,发放贷款相对激进时,存贷比才有可能触及75%这个上限。

        存贷比指标客观上强调“有存款才能贷款”,银行也因此以“存款立行”,拉存款成为银行从业人员必做的功课。而在存款准备金率、信贷增速均居高不下的时候,存贷比约束下的存款重要到无以复加,这也是近几年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收益率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网点众多,大行相对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优势地位也越发明显。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存贷比是一种落后的流动性监管指标,用存款多于贷款来防止贷款过多出现流动性风险。在金融还未市场化的时候,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存款,存贷比还能够反映银行资产负债情况。但随着金融市场化、金融脱媒(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银行的资金来源日益多元,相对粗糙的存贷比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去年银监会还曾调整过存贷比分子分母的成分以适应新形势。

        银行也已经不是有存款就可以放贷款了;贷款规模还受到银行的资本金等指标约束,资本金不够,也没法放贷款。此外银行经营有很大独立性,放贷款也要看对象,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银行们都不太乐意放贷款。

        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作为全球银行监管标准的巴塞尔协议,第三版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指标,吸收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其风险监管能力足以适应金融市场化下的各类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远远优于相对粗放的存贷比。自2013年起,中国银监会也要求银行业开始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存贷比指标废除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银行工作人员不用再去高息揽储,中小银行可以采用更多元的流动性补充方案,不用再头疼“网点少,拉不来存款,不能贷款”。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会随之而降,“有存款、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银行该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资产管理和经营水平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