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盐城八旬老人自费搭120急救车转院南京,只为捐眼角膜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楚
2015-06-26 16:51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视频截图

        年近80岁的江苏盐城老人李毓芳,于今年2月份查出胰腺癌中晚期。在其接受保守治疗的同时,老人却急着替自己忙活“身后事”。

        她自费从老家盐城搭乘120急救车来到南京。为的是,能在弥留之际,将自己的眼角膜成功捐献给他人。

        6月25日,在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浦口分院,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见到了消瘦的李毓芳老人。

        躺在病床上的她一头花白的短发,蜷缩在病床上看起来十分瘦小,时不时地会咳嗽两声。旁边的护工阿姨对记者说,今天老人烧退了,状态还不错,前一天一直咳嗽,喘着粗气,看着很痛苦。

        老人患上的是胰腺癌中晚期,并引发了继发性呼吸衰竭。

动过多次手术,却执意要捐献遗体

视频截图

        老人的大女儿韩女士今年57岁,刚退休的她陪伴在南京照顾老母亲。看了眼老母亲,韩女士的声音越来越低:“哎,医生说了,之后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好几年前她就一直念叨着要捐献遗体,但是我们姐弟几个都不能接受。”韩女士对澎湃新闻说,母亲生前已经动过多次大手术,“吃了很多苦,如果去世后还要经历那些,我们做儿女的真的不忍心。”

        原来,早在2001年,李毓芳老人就曾因尿毒症接受过肾脏移植。到了2012年,李毓芳老人又再次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这次,为了给手术提供血筋,老人的小腿上留下了一道近30公分的刀疤。

        由于动过不少手术,加上儿女们反对,最终,李毓芳老人放弃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开始研究捐献角膜。

        据韩女士回忆,从2014年开始,老人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捐献角膜的细节,但并非一帆风顺:她在盐城市红十字会填写了几次捐献角膜的申请书,一直没有下文;老人的外孙女曾向苏州红十字会咨询,但是苏州方面也回复说,不能接受外地的角膜捐献……

        今年2月底,李毓芳老人再次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

        韩女士对澎湃新闻说:“那段时间,她的心情就很低沉,觉得自己的心愿就要落空了。”

        也是在这时,老人的几个子女开始被她的执着打动了。他们也意识到,帮助母亲成功捐献角膜,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尽孝心的机会。

自费搭120急救车转院到南京

        几个月前,在江苏省红十字会的牵线下,韩女士终于成功与南京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对方答应,只要老人的角膜在检查后符合要求,南京市红十字眼库就可以接收其角膜。

        南京市红十字会负责捐献服务的刘主任告诉澎湃新闻:“知道老人的心愿,我们都十分钦佩,也一直在尽力协助联系眼库。之前有点担心老人的角膜是否合格,后来在眼库专家医生检查后,消除了疑虑,我们都很开心。”

        李毓芳老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

        但紧接着,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角膜的保存时间只有4个小时。

        这也意味着,从老人身上取下角膜后,必须在4个小时之内,把角膜移植到其他受体上。

        但据了解,在盐城的周边城市,只有南京等少数城市的医院具有眼角膜移植资质和能力,并且拥有眼库。而没有眼库,是无法接受角膜移捐献的。

        而从盐城到南京,仅仅路程就要花费4个多小时。

        为此,老人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换到南京的医院。这样,一旦她去逝后,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膜的摘除、移植手术。

        据韩女士说,由于老人的身体不是太好,他们通过120救护车将老人从盐城送到南京,这一趟就花了3800元。

        据了解,老人需要护工阿姨24小时陪护,一天需要160元,加上韩女士在外面宾馆的住宿费用等,因此,老人的捐献角膜的行为,对整个家庭来说,却加大了开支。

        对此,韩女士释然:“我们是平凡的家庭。母亲老了,她有这样的心愿,我们只想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口头禅“不要浪费”,鼓动病友也捐献

李毓芳老人 视频截图

        在与韩女士的交谈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捐献眼角膜并不是老人唯一的心愿,甚至她还表示去世后不要墓葬,不保留骨灰,要“绿色殡葬”。

        韩女士说,她母亲认为,人都死了,“何必要跟活着的人争抢土地”。

        这一切与老人的经历不无关系。

        据韩女士说,祖籍上海的李毓芳老人毕业于高级护校,通过知青下乡来到盐城滨海县,成了一名护士。之后,由于工作认真、文采突出,在滨海县人民医院任第一任护士长工作的李毓芳,又被调去从事政府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之后又在劳动局从事政工工作,最后从银行人力资源的职位上退休。

        韩女士说母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小时候我们住在单位的宿舍里,可是她工作忙到都会忘记吃饭。家里的家务都是父亲和我在做,她的心思全都扑在工作上,什么都要追求完美。”

        “她们经历的那个年代,太苦了。所以,后来条件再好,她还是把‘不要浪费’挂在嘴边。”韩女士推测说,老人的病是累出来的。

        自从有了捐献遗体的打算后,李毓芳老人走到哪里,都会宣传“遗体捐献”的好处。

        韩女士说到这里,笑了起来:“以前她住的病房的病友,都被她念叨过。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不要浪费’,也劝她的那些病友们也捐献遗体。”

        躺在浦口医院病床上的老人,虽然虚弱,但精神状态尚可,招呼着护工阿姨给来看望她的人削苹果,看着电视里的节目也津津有味。

        交谈中,老人摘下眼镜,用手比划了一个滴眼药水的动作,护工阿姨就默契地拿起台子上的眼药水。

        韩女士解释说,母亲现在过一段时间就要滴一次眼药水。大概,在老人心中,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是现在头等重要的事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