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1家人身险公司被点名,激进发展、乱象多发背后有何原因?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2021-07-05 22:05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激进发展、风控不健全……银保监会一则通报,给人身险市场敲响一记警钟。

7月5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落实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其中有21家人身险公司被点名。

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表示,发现的人身险公司的问题主要有:激进发展模式仍然存在、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市场乱象仍然多发等。比如,部分人身险公司仍然延续粗放经营模式,靠激励政策短期内获取业务规模高速增长;投诉举报案件多发频发、违规办理保单贷款欺骗投保人;出现虚列费用、虚构中介业务等违法违规问题。

有多位保险业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相关的监管通报经常会有,监管部门在一些月度、季度的通报会上也会直接点出这些问题,不过这次是在公开文件上如此谈及。

“精细化或者体系化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所以还是有一些激进的模式存在。”一家险企管理层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过去两年,人身险行业“开门红”或者保费增速情况不算特别理想,但大家还是想做好业务,所以整个行业是挺焦虑的。他还表示,业务超计划发展也不能说完全不对,靠激励获取短期规模也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

“保险公司总是要通过一些方法去维持之前的增长趋势或者发展状况。在一些措施上,其实原来也这样,只不过现在可能在某些地方会更突出一些。”上述险企管理层人士谈道。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石晓军向澎湃新闻表示,从语义角度来讲,激进发展模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对违法违规的一种定义。把它作为通报批评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来看,是有监管的用意在里面的。

石晓军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间,一些保险公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了超常规的高速发展,也就是超常规的规模增长。获取保费后,这些公司再通过左手转右手,像抽水机一样把资金抽过来做更多资产端的推进。但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符合保险本身科学规律的发展方式,所以要加以杜绝。因而此后就要防止以其他产品的外衣来重复之前的事情,所以监管部门对激进发展的模式比较警惕。

2020年10月底,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要求人身险公司加强人身险业务规范管理,针对相关情况开展自查,主动发现问题并认真进行整改。

当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各家险企纷纷提前启动了2021年“开门红”。有保险业人士认为,银保监会此举是为2021年“开门红”降温。申万宏源非银金融团队研报认为,通知的本意是引导“合规开门红”,而非“限制开门红”,并通过指导险企自查,落实工作要求。

“开门红”,其实是人身险公司一种较为特殊的营销推广方式,往往会在一年之初采取各项措施获得大额保费收入,从而达到“开门红,月月红”的既定目标。人身险公司为何热衷于“开门红”?从历史原因来看,这也是有客观因素的,一季度时老百姓“口袋有钱”,也是保险业务的黄金季节。

通报则指出,有人身险公司“开门红”期间实际销售情况大幅高于报告的业务发展计划,也有公司2021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超50%,完成全年计划的70%以上。

对于人身险公司的“激进行为”,一位互联网保险行业人士则向澎湃新闻表示,如今保险市场增量不好做,在严监管环境下产品创新动能不足,保司获客渠道单一。与此同时,在流量入口方面,保险公司处于弱势地位。

通报指出,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操作客户手机,用微信公众号私自申请并侵吞保单贷款,还有保险公司风险排查应对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管理失范,风险处置能力不足。在产品方面,有保险公司销售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存在保障程度低、长险短做、变相理财等风险。

慧择奇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潇告诉澎湃新闻,今年,除了1月旧定义重疾停售带来一波销售热潮以外,2月以来行业甚至略显惨淡。特别是个人代理人人力大幅下降,人身险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遭遇瓶颈。业绩压力下,不少保险机构不得不用更激进的策略开展竞争,所以出现了不合理的产品、费用政策,带来了定价风险和套利风险;销售行为也出现各种合规问题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形。

石晓军向澎湃新闻表示,在储蓄类产品的收益率较低的背景下,老百姓当然希望自己的资金能够产生更多的资本回报,此前的P2P等所谓披着金融科技外衣的产品也都完全禁止了。在这个情况下,打着保险产品的名义实则变相做理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以通报中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为例,石晓军介绍称,这类终身寿险产品可以增额,也就是增加保费,但同时也可以进行减额处理。只要提出减额申请,那部分的现金价值就可以取出来。比如3.5%利率的产品,通过减额处理就变成了一个理财类的产品。

可见的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中小公司存在虚假宣传、夸大产品保障等问题。银保监会则要求,各人身保险机构要认真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高管人员以上率下,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共同打造良好的合规氛围;加强内控过程管理,进一步梳理、明确各业务条线、岗位的流程和职责,增强制度执行力;加大内控合规指标考核力度,构建强有力的追责机制,打造“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合规风气。

“说明保险业传统的销售和经营模式红利已经结束,保险机构经营必须转型,要向用户深度服务以及运营效率提升要发展和要效益。”马潇向澎湃新闻表示,方向上,一是可以提升客户的保障深度,二是覆盖未被满足的消费人群,如老年人、非标准体、下沉市场,三是通过科技化、在线化和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降低消费者保费负担,让消费者构筑更全面的保障,实现保险的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