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民在安徽延乔路下献花:延乔路虽短,但尽头却是繁华大道

2021-07-04 2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

一条消息一度直登热搜第一

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让网友们纷纷动容?

你看,这是李大钊和王尽美

李大钊,就义那年,他38岁。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病逝那年,他27岁。

这是陈延年

94年前的今天

1927年7月4日

陈延年被押赴刑场

敌人喝令他跪下

他誓死不跪、高声回应: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

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刽子手恼羞成怒

以乱刀残忍地将其杀害

牺牲时年仅29岁

左图为陈延年像,来源于新华社。右图为《觉醒年代》剧照

看到这一场景,无数网友被打动:

“谁踏上征途义无反顾,谁血肉之躯护山河永固。”

“致敬每一位英雄,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今天

我们一起

致敬革命先烈陈延年

1

陈延年 安徽怀宁人

陈独秀长子

生于1898年

1919年12月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二人

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0年初,陈延年、陈乔年等乘船离沪赴法勤工俭学(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在法留学期间

他与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

领导和参加的几次实际斗争

使他对社会革命有了切身感受

这促使他信仰马克思主义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延年、周恩来、赵世炎等人

被选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领导成员

1923年3月

陈延年受党派遣

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

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

回国后

陈延年被党中央派赴广州

先后任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央驻粤特派员

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

不久

陈延年又接替周恩来

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

在广东期间

陈延年派遣大批同志

分别奔赴广东、香港、广西、福建南部

开展革命活动

发展党员

建立党的组织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

党的组织迅速在广东、香港、

广西和闽南建立起来

党员数量从原有的几百人

发展到5000多人

1925年6月

由中共广东区委

陈延年、苏兆征、邓中夏等

带领广州和香港各界工人

发动省港大罢工

声援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共坚持了16个月

直到1926年10月胜利结束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中

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

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

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

陈延年坚决反对

他以中共广东区委的名义报告党中央

要求中央坚决抛弃

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政策

并表示

虽然自己和陈独秀是父子关系

“但我是共产党员

我坚决反对妥协退让的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27年4月上旬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武汉召开会议

决定派陈延年 李立三

聂荣臻和维经斯基赶赴上海

组织成立特务委员会

“陈延年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上海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的情况下,被调到上海的,调到上海就意味着危险,有可能牺牲。”

陈延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行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

陈延年和赵世炎等不顾危险

部署工作

寻找失散的同志

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

积极开展斗争

1927年6月26日

因叛徒出卖

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

陈延年不幸被捕

被捕后的第九天

敌人将他押赴刑场

面对屠刀

年仅29岁的陈延年昂首挺胸

视死如归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陈延年淡定自若地说道: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

只有站着死,决不下跪。”

“陈延年在被处决的时候非常地坚强,坚决不下跪,被摁倒在地以后,立马又弹起来,最后刽子手恼羞成怒,乱刀砍死。”

2

在安徽合肥

有一条“延乔路”

是为纪念革命烈士

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

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

2021年7月1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

合肥“延乔路”的路牌下

市民们自发前来默默留下花束

花束中夹着的卡片上

一笔一划、一字一句

写满了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有花束中夹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

“延乔路虽短,但尽头却是繁华大道。这短短的路途,却经历了一百年的艰苦奋战。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盛世,我们会是你们的双眼,替你们看遍。

——中国人”。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提到

在网友的想象中

如今上海龙华烈士墓前

有好多人前去献花

李大钊烈士也在,陈延年烈士也在

他们默默看着一束束花放在墓前

大钊先生走过去,拿起了一束花

闻了闻,花很香

他递给了延年

延年闻了闻说:

“先生,他们爱我。”

大钊先生说:

“延年,因为你爱他们。”

铭记,致敬!

来源:本文转自CCTV国家记忆

原标题:《94年前陈延年说:革命者只有站着死!今天网友虚构了一段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