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航天员中心备战执行空间站任务纪实

央视新闻
2021-07-04 12:00
澎湃防务 >
字号

此刻,遥远的太空,成为一群人最亲近的牵挂。

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飞向太空,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执行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这次飞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让一群人魂牵梦绕,时刻牵挂。

他们就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人,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科研人员,他们主要承担航天员系统和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研制和试验任务。

他们敢于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

航天员做到的,教员必须先做到。加入航天员大队后,航天员要经过八大类上百门科目的学习和训练,训练工作主要由航天员选拔训练室的教员们组织实施。超重耐力训练、低压训练、模拟失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凡是涉及生理极限、危险的训练,航天员教员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热带丛林中,面临野象踩踏和毒虫毒草的危险,教员团队艰难勘察选址,结果遭遇了竹叶青蛇,有同伴还被蚂蝗咬伤……最终,历经8天,他们从3处备选地中确定了救生训练点。

舱外航天服需要经过层层严格的测试合格后,在航天员穿上它之前,还有最后一项关键试验——舱外服载人低压试验。这就需要志愿者穿着全新舱外服进入低压舱进行试验。这项试验异常危险,在舱内泄压到近乎真空状态,一旦舱外航天服出现每个细微的故障,将直接威胁到参试志愿者的生命安全。谁敢冒着生命危险上? 

报告,任务完成,身体状态感觉良好!”历经17小时,两名志愿者从模拟在轨真空环境的舱外服试验舱中,迎着在场人员最热烈的掌声,成功出舱的那一刻,所有人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来自于一贯的血脉相承。当为“神七”任务打造的第一代舱外服进行载人低压试验时,第一名志愿者勇敢地走进了舱内,一代代后来者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为了航天事业,越艰险越向前。

他们勇于创新,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自空间站工程正式批准实施以来,为了满足任务需要,中心承担了很多开创性的任务,既无模式可循,更无经验可鉴。

1968年4月1日,中心正式组建。1978年“曙光号”任务下马,中心编制缩减、经费压缩、人员分流,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情况下,大家初衷不改、矢志不渝,坚持开展载人航天关键技术预研。

1992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中心迎来了大机遇大发展,科研人员先后圆满完成了5艘无人飞船、6艘载人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发射和在轨运行。正在执行的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目前已有12名航天员、17人次征战太空。

眼下,载人航天工程走到了第三步,空间站阶段的任务要求给他们设置了一道道难关,他们依然接续奋斗,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如何将尿经过提纯后变成可饮用的水?如何突破了再生生保装置的工程研制?如何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饮食问题、健康问题、空气质量问题?这都是一个个大难题。

为了寻找尿处理装置的轴承最优材料和结构,研究团队历时4、5年的时间,找出了最优材料和结构,轴承寿命从数十小时到数百小时再到数千小时,最后终于达到设备的寿命要求。团队成员密切协作,抓紧研制,设计、试验、收尿、搭建平台、数据处理和测试分析,白天晚上连轴转。近4000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后,性能良好的尿处理装置成功面世。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做到更高更好。现在的中国空间站,已成为宜居的“太空家园”

空间站舱外服除了功能性、舒适性等方面有很多改进优化外,能够满足多次出舱使用、且每次出舱时间能长达数小时;航天食品达到了120余种,而且突出个体化设计,为航天员长期飞行提供更好保障;系统配置了在轨锻炼装备,为航天员提供丰富的锻炼方式······

他们追求卓越,将精益求精融入血脉

“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起事故隐患。”在中心模拟失重训练水槽的现场,整整一个墙面上用醒目的黑体字书写了这个名为“海恩法则”的科学规律。这既是对所有人员的一个警示,更是中心人人熟知熟记的质量箴言。

2秒有多长?不过是秒针滴答2下,不过是眨了两下眼睛或咽了下口水的时间,而对中心科研团队来说,2秒可能就是个重大事故。

某飞行器发射前夕,环控生保系统发现一个泄压阀关闭过程比以前长了2秒,电流值也有10毫安的小抬升,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万一在太空,阀门关不上,密封舱就与外太空的真空环境相连通,40分钟后密封舱的压力就会下降到50kPa以下,直接影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但是此时,任务已进入倒计时状态,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进行排故。经排查,这个产品的内腔中有一个100微米的金属丝多余物,使阀门运动不畅导致卡滞。如果放过这个疑点让产品上天,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严格按照归零标准完成了彻底归零,排除了隐患。

“质量高于一切”的工作态度和标准,让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等优良基因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中心全体人员的精神与血脉。

矢志航天,他们初心不变

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喧闹,中心科研人员守在这个小小的航天城一角,淡泊名利、心无旁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搞科研。

医监医保室乘组医生陈章煌把人生最美好的近四十年都奉献给了载人航天。更让人佩服的是,即使临近花甲,他饱满的工作热情是许多年轻人所未必能及,他说,马上要退休了,没有几天的班可上了,再好好上几天班!作为医学专家,为更深入理解医学数据,主动学习编程软件,不断提升自我。

在这里,新入职的年轻人也有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他们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来到这里,吃苦受累。焦飞飞,五年前从英国某高等学府博士毕业,怀着对载人航天的热爱慕名来到中心工作。比起在英国的同学,他的工作量是他们的数倍,工资却不及三分之一。

对此,他说:“在英国,虽然他们生活悠闲,但我觉得自己的国家更充满希望,我想回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而载人航天让我充满荣誉感。我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无论是“60后”,还是“90后”“00后”,是什么让他们能在物质至上的年代,面对诱惑保持一种淡定。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浓缩为一个字——爱,对祖国的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爱。

正是因为这种爱,中心科研人员在面对诱惑时,才可以保持淡定和清醒,可以毅然决然地选择载人航天这片沃土。

中国空间站成为宜居的“太空家园”。当航天员把地球的生活搬上了太空,居住时间越来越长,顺利地度过每一天,都有那群人在地面24小时守护。

他们是那群在航天员身后默默托举他们飞天的人,为他们一路保驾护航,以平凡造就非凡,以无名成就有名。

“当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能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交会对接时,个人的潜能就会被极大地激发。所有的苦都是乐。”

——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

    责任编辑:张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