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还记得电视剧里的这些警察叔叔吗?名角们几乎都曾“从警”

慢手
2015-06-25 12:2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1987年,内地出品的第一部刑侦剧《便衣警察》,甫一亮相就博个头彩,但可惜,这声报晓却鲜有呼应,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刑侦题材的连续剧寥寥无几。大概是因为,此时作为电视剧唯一制作方的官方电视台,市场意识淡薄,并不觉得这是个富矿。

        直到1990年代中期,电视剧逐渐市场化,刑侦题材无疑最契合新生的各类影视公司的商业诉求。因此,警察戏持续升温,在2000年左右井喷。那是刑侦剧、反黑剧、反腐剧的黄金年代,大陆警察形象达到前所未有的丰盛多元。现在还活跃在一线、二线甚至很多脸熟叫不上名儿的中老年男演员(也包括一些女演员),几乎都有过“从警”经历。

        好景不长,反腐剧因故绝迹江湖,刑侦剧也因不能“上星”而凋零,观众们恰又被大量高科技快节奏重口味的涉案美剧吸引,曾经蓬勃的大陆警察形象几近匿迹。

        2010年后,刑侦剧才又开始了紧倚主旋律的点滴试探,同时此类题材的网络短剧也悄然兴起,不过其人物塑造、故事结构和叙事节奏,基本是美剧的初级山寨版,显然尚待磨砺。

        本文要记述的,就是这一段跌宕往事中的魅影流光。

一、偶像级警察蜀黍

《便衣警察》 男主角胡亚捷

        《便衣警察》在当年也算万人空巷,这是编剧海岩的成名作,他此后一次次俘获观众的种种“伎俩”,都在这部剧中初露峥嵘。

        电视剧对“文革”的描写很真实,没有如今年代剧的那种架空感,又有紧张刺激的反特情节,还有很前卫的暧昧三角恋。

        男主角是胡亚捷,“文革”后首位警察偶像。之所以鉴定为偶像级,恰恰因为他和人们印象中的警察不一样,他清秀、瘦弱,不那么强调阳刚生猛,是撩拨而非征服少女的款式。他和女朋友刚交往时,借对方的《普希金诗集》看,很有些文艺青年的雏形。他还非常富有同情心,时代和身份都没能压住他的人性光芒。因着这一点人性,他被判反革命罪入狱。

        那个年代的感情还崇尚忠贞,他与初恋情人几经波折和误会,仍然走到一起。而一直默默守护他爱恋他的女同事,只能黯然离开。那时候如果他敢选择后者,就是陈世美,现在叫“渣男”。

濮存昕《英雄无悔》

        另一个偶像级警察蜀黍让我们足足等了10年,1996年的《英雄无悔》,故事发生在广东省某开发区,剧情集合了四角恋爱、警匪交锋、豪门恩怨、反腐斗争等各种元素,有很深的港台剧模仿痕迹。男主濮存昕身材高挑、文质彬彬有书生气,标准的师奶杀手,但他的性格还是很主旋律的,大义凛然,刚正不阿,在爱情与事业两难全时,他还是选择了事业。

        这之后,全民偶像式的警察形象断档了,这大概因为电视剧分类日渐细化,全民争睹一剧的景象不再,而且偶像剧也已成为一种单独的类型剧。

二、平民化的大老爷们

王志文在《无悔追踪》里扮演国民党特务

        1995年的《无悔追踪》算是比较早的年代戏,其实这个戏最出彩的是王志文扮演的国民党特务,潜伏大陆多年彻底平民化。

刘佩琦演的派出所所长警惕性非常高

        但是刘佩琦演的派出所所长也很神,是平民化警察中的神品。他长相平凡无奇,大老粗一个木有文化,但警惕性那叫一个高,吃着片警的饭,操着国安的心。因为一首曲子,他怀疑邻居王志文是特务,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两家人关系融洽,双方的子女还真诚相爱过,他还是死盯着王志文不放,整整监视了人家40年,直盯到对方白发苍苍灵魂深处闹革命,终于去自首。——这,难道不就是爱岗敬业的朝阳区人民群众么……

        2000年的《重案六组》也以讨喜的平民色彩广受欢迎。此剧比较早地模仿了美剧破案节奏,并且成功把美剧的都市时尚感转换成北京胡同即视感。

        《重案六组》后来还拍了好几个系列,一直延续到2010年。这套剧聚集了演艺圈一批中坚力量,比如李成儒、丁志诚、董勇、王挺、王超,颜值参差不齐,基本没有太高的,就一群大老爷们的感觉,比较阳刚,也比较有市井气。

        2012年的《营盘镇警事》是刑侦剧整体衰落后另辟蹊径的一次尝试,不再追求案件的刺激、紧张、传奇,而是更加主旋律正能量,更加细碎亲民,主角是一向稳重有亲和力的张嘉译,简直驾轻就熟。

        不过要论真正的平民化警察,是2000年的《12•1枪杀大案》。此剧是纪实刑侦剧大热时的产物,堪称其中的巅峰之作。

        故事是讲西安市公安局八处(也就是刑侦处)破获的一起特大连环枪击案。破案的主要干警都参与了演出,而且演得非常好,放松真实,镜头感十足。毕竟平日里就要跟五湖四海的社会人物打交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演戏这点小事儿,咋难得倒咱警察蜀黍。
        戏份比较重的一位警察蜀黍是探长刘刚,矮胖矮胖的,眼睛本身不小,但都被脂肪覆盖。平日里表情很慈祥,不显山不露水。一到关键时刻,眼睛突然从脂肪堆里亮起,精光四射。

        这部剧里能看到真正的基层刑警形象,不修边幅、烟不离手、日夜颠倒,非常艰辛。

        还要提一下此剧里的一号反角董雷,是我看过的所有演残忍歹徒里最传神的一个,那种来自底层挣扎不得而生的冷酷,至今无出其右者。

三、如花美眷与独立女性
        海岩写的刑侦剧被直接称为“海岩剧”,足见其现象级。虽然是警察故事,但犯罪、破案只是精美的包装盒而已。盒子一打开,里面闪闪发光,讲的都是一具具年轻鲜活躯体的奇情狂恋风月无边。

        海岩剧里有最俊美的陆毅、最阳光的姜武、最粉嫩的佟大为,以及最难以捉摸的刘烨。但更动人心魄的,是海岩用瑰丽而冷酷的视角塑造的女警形象。

        1997年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楞生生的徐静蕾如春风拂面,却与黑社会头子的豪阔弟弟一见误终身,最后落得横尸街头,成了个更悲惨的冷清秋。

        1999年的《永不瞑目》,大方明丽的苏瑾几经挣扎,也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富二代线人轰烈一场,逃不过曲终人散,阴阳两隔。

        2003年的《玉观音》,孙俪清新脱俗,似阳光下的百合。身为缉毒警,她一度与毒贩坠入爱情,将后半生送入更无尽的动荡里。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付与了断瓦残垣。美则美矣!但海岩女警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规范,很值得商榷。

        幸而2001年播出的《黑冰》,为总是堕入爱情与金钱窠臼的女警挽回了形象重塑了三观。

        女主角蒋雯丽收起温婉,扮演干练的刑警,卧底王志文掌控的贩毒涉黑大集团。

        逃不过女警察与大毒枭的爱情戏码,而且这个大毒枭,是高学历高智商的多金霸道总裁。但蒋雯丽可不是无辜小白兔,一头短发、一副当年最时髦OL套装打扮的她,走的是现代女性主义路线。虽然一度心有所动,但理智胜于感性。她让警惕狡黠的王志文彻底丧失判断力,成为爱情俘虏,最终身败。
四、硬汉扎堆而来
        硬汉是警察最常见最本色的个性体现,因此刑侦剧也成为硬汉扎堆的地方。很多警察专业户,也都以硬汉形象奠定地位,比如张嘉译、比如董勇。

        张嘉译算不上绝世美男子,但端庄正气,天然自带强大安全感,直男里的极品。

        《蜗居》之前,半红不红的张嘉译演过数不清的警察戏,大多是男一号,而且品类齐全。缉毒剧《国家形象》、反腐剧《使命》、反黑剧《沉默》、山寨美剧《24小时》的《24小时警事》……从他一个人身上,就能饱览中国刑侦剧的流转变迁。

张嘉译《沉默》

        不过,张嘉译的警察形象单调如一,就是沉稳、坚定,正义感十足,甚至连说话的语气也都一样没什么起伏。这也说明一种类型剧流行后量产的必然结果,情节雷同,人物形象雷同。

        董勇也是天生警察脸,他的特点是英勇有余文气不足,所以他演的警察,大多莽撞讲义气,不以智商见长。他基本上没有担当过绝对的男一号,总以正义勇敢的姿态,成为男一号背后坚实的后盾、热血好基友。

        说到硬汉,还要提一提2001年的《黑洞》和2003年的《征服》。

        论风靡程度,《黑洞》比《征服》高得多,是反黑剧中的经典之作。陈道明的反派角色,温文尔雅气度超群,一面阴冷杀人,一面忧郁拉琴,极端的人格两面,反而迷倒无数女性同胞。

        之所以把这两部剧摆在一起讲,就是想要说明那是个多么单纯多么美好的时代啊,完全不讲颜值啊有没有,有没有。

陈道明和陶泽如《黑洞》

        《黑洞》的警察主角由陶泽如扮演,著名实力派,拿过N次金鸡奖,早年的金鸡奖可不是什么烂大街的奖项,含金量很高的。陶泽如身材不高,头发稀松,相貌普通。他的这个警察形象很一根筋,完全不顾旧情私交。

        《征服》的警察主角由石兆琪扮演。石兆琪也是警匪剧里的常客,很早时拿过金鹰奖。他脸很长,眼神彪悍,一脸黑社会,却演了不少正面角色。这部剧中的大反派是孙红雷扮演的,他和石兆琪站一块,不看剧情的话,很难分清谁演坏人。

        堪称“千面人”的老戏骨陈宝国,在2003年的《公安局长》中也演了一把硬汉。这个硬汉的职责不仅是缉凶破案,而是掌管着一方水土的安全,面临复杂挑战,应对各方诱惑。这一系列的硬汉形象,主要还是颂扬式的,展现公安战线更高层面的坚定、无畏。

        由此可见,当时的硬汉范围宽泛,审美相当随和,主要是指行事刚硬果断、不畏险阻、有男子气概。说真的,破案么,要颜值有甚用?

五、单枪匹马的骑士

王志文为警察角色拓出一条新路。

        可以这么说,1999年出炉的《刑警本色》,为警察角色拓出一条新路,开始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了。

        主演王志文一个上海人,却是以演痞痞的北京青年窜红的。这股痞劲儿也多少被带进了警察角色里。

        剧中的王志文整天穿着牛仔裤,一件大夹克空荡荡裹着一身排骨,还经常黑天白夜的戴着墨镜,就是有点吊儿郎当的劲。他性格冲动,经常顶撞上司,不爱守规矩,为抓凶手不惜一切代价,具有强烈的独立和自我意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DIAO。

        衔接着王志文形象而来的是王学兵。在2002年的《绝对控制》里,王学兵继承了王志文身上的混不吝、自我、执拗、单枪匹马的骑士精神,又有王志文身上所没有的浓烈的文艺气息。《绝对控制》不是王学兵第一次演警察,也不是他最后一次演警察,但这次,完完全全是量体裁衣。

        用一段王学兵的最后独白来证明他是多么的文艺,真舍不得删,但实在太长:

        “我是一个已经把少年的梦想穿在身上顶在头上的人。这是我从警以来持续不断的幸福感受。我确信我是一个可以给弱者给受害者带来阳光的人,灾难必须因为我的出现而消失,邪恶也必须因为我的到来而败退。我操纵了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目的是让它带着我尽快到达我理想的车站。那里秩序井然,以法垂范,人们目光天真,言辞祥和,社区街道像孩子们用彩笔画出来的那么可爱。……我可以脱下警服,但我的灵魂永远是着装的。”

        这两部剧的导演是同一个人——张建栋。可以看出,张建栋在其中倾注了炙热的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2004年,张建栋的助手兼粉丝、后来导出《潜伏》的姜伟,拿出了自己独立编导的作品《沉默的证人》。在我心目中,它是国产刑侦剧的扛鼎之作。

        男主角周马,由之前并不知名、后来也未曾大红大紫的国家话剧院演员林熙越扮演。这是一个国产警察里几乎绝无仅有的形象——战斗指数小于等于零,没看见他伸展过拳脚打过枪,在一次外勤行动中,由于意外见到前女友,他还慌得当场把枪撒出去。

        他身上也有过王志文、王学兵的印迹,爱耍嘴皮子不服软,总想冲到最前沿,总有着单枪匹马破获大案的虚荣心和荣誉感。

        但经过一系列挫折和先蹈者的指引后,这个人物不再沉溺于前辈的荣耀,脱胎换骨,真正找到自己的战场。这个战场,就是无数的走访、卷宗和材料。当战友们在外冲锋陷阵直面凶嫌时,他一个人留在后方,孤独地,日以继夜地,面对只属于自己的敌人。

        就在这样寂寞的战斗里,他绣花针般地勾勒着嫌犯的性格特征、犯罪背景、成长历程,直到将所有的疑问和缺口都填满,直到勾出一幅完整的图画。

《沉默的证人》剧照

        在本剧的最高潮,他拿着一杯水,望一眼对面聪明绝顶拒不开口的嫌犯,开始平静地讲述,他将对方幽长细密的时间隧道凿通,将对方尘封多年的童年创伤慢慢撕开,将对方数遭蹂躏的蒙垢心理轻轻抚平。

        最后,杀人如麻的嫌犯如襁褓中的婴儿,哭得无天无地无拘无束……这一幕,值得永远定格在中国的荧屏历史里。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