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荔枝之路: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如何到长安
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杨贵妃与荔枝,总会记起他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一故事,正史中亦有记载,《新唐书·杨贵妃传》云:“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玄宗后半期的史事,大家也都知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千里驰贡,博美人欢颜,成了玄宗滥用国器、荒弛朝政的一大表现。于是,荔枝从何而来,“走数千里”,究竟为几千里?史料中语焉不详的几个细节,成为后人评判玄宗昏聩程度的几个重要依据。
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曾有意排列对比了唐人和宋人的记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唐人多言荔枝来自岭南,而北宋中叶以后的记载则多云荔枝来自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区)。
荔枝是一种南国水果,盛产于岭南,这留存于更早的历史记载中。
西汉定鼎之初,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刘邦奉献鲛鱼、荔枝,刘邦以蒲桃锦四匹回赠。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击破南越,遂在长安建扶荔宫,自交趾移荔枝百株,栽植于庭。但关中的水热条件并不适合荔枝生长,据说扶荔宫的荔枝林无一生者,但皇室仍连年移植不息,难得有一株枝叶稍茂,但终究未能结果。
夏阳扶荔宫砖文皇家建扶荔宫,虽无一生者,仍连年移栽,满园的荔枝乃是对奄有南地的一种权力彰显。在《后汉书·孝和帝纪》中还载有“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险阻,死者继路”。荔枝,是岭南的一种象征,而岭南,距离关中长安又是那样遥远,千里驰贡,劳民不绝。在唐人的心目中,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岭南,既符合荔枝地望,其长途传贡、伤折民力的故事,又符合了时人讽谏朝政的用意。但是,荔枝有一个特性——不易保存,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言:其果“如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依照驿马的速度,岭南的新鲜荔枝在四五日内送抵长安,断无可能。所以,贵妃所食荔枝,应来自他处。
严耕望先生搜检宋代史料时,发现《舆地纪胜》中引旧志云:“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涪州志》云,七日到长安,不同。”这一路程,约略计算,二千里上下,依唐代急驿日行五百里的极限,三至七日间到长安,尚不至荒谬。
蜀地产荔枝,可信吗?
荔枝,作为一种典型的南方水果,现今的主产区在两广和福建,四川仅泸州合江县一带还有规模生产。那么,唐朝时,四川的荔枝生产情况如何呢?
西南师范大学的蓝勇教授曾对历史上四川荔枝的种植和分布进行过细致的考察。唐宋时期,北纬31度以南的成都、重庆、宜宾、泸州、涪陵、乐山、万县和雅安等地的河谷地带均有荔枝种植的记载。其中,北纬30度以南的宜宾、泸州、乐山和涪陵四地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此四地中,又以宜宾和泸州两地的荔枝最负盛名。可见,历史上四川地区荔枝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纬向带状。
荔枝的生长,需要基本的热量条件,汉武帝将岭南荔枝成批移栽至长安扶荔宫,只能是违背植物种性的一厢情愿。而由历史气候研究可知,唐代是中国的一个暖期,气候比当代温暖。唐时,四川的荔枝分布,基本上就是沿着荔枝生长的北界。所以,宋代的史籍开始透露贵妃所食荔枝出自涪陵,并非违背植物种性的空穴来风。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卷一二〇载,涪陵地区,唐宋时为“涪州”,其下乐温“县地颇产荔枝,其味尤胜诸岭”。乐温县,现已不存,故址在今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一带。《舆地纪胜》中还提到,涪州城西十五里地方,有妃子园,植有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
寻路:荔枝如何送达长安?
无论是乐温县,还是妃子园,均大体指向今天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要知道这里的荔枝如何快马送往长安,便需要先对川陕之间的地貌和交通作一了解。
四川盆地内部,并非一马平川。以南北走向的龙泉山和华蓥山为界,四川盆地自西向东可分为三个地理单元。
龙泉山以西是著名的川西平原,又称川西坝子。这是一块由岷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扇状平原,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河渠密布,此处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都即坐落其中。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为川中丘陵。这一片区域地表岩性复杂,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在此蛛网密布,将地表侵蚀切割成大小形状各异的丘陵。华蓥山以东为川东平行岭谷。此处的地貌极有特色,10余条北东-西南走向的条状山脉整齐地平行排列于四川盆地的东部及东南边缘,北起于大巴山南麓、南至云贵高原北侧,形成一个圈层结构。其中,自西向东,最重要的3条山脉依次为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唐时盛产荔枝的涪州乐温县,即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就位于明月山南端的东侧。
川东平行岭谷的北端与大巴山南麓相连。大巴山呈东西走向,其北侧为秦岭,与之大体平行。秦巴山区西起嘉陵江、东至伏牛山,东西绵延800余公里,南北宽300余公里,山峰高度多在2000米左右,构成了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巨大屏障。穿越秦岭,当然不能自峰顶硬闯,而需灵活利用地貌上的有利条件。秦岭的地势,北陡南缓,北坡属渭河流域,南坡属汉水流域,但是,没有一条河流能切穿秦岭。所以,穿越秦岭的道路,就需借助分水岭两侧水源接近、南北坡相互对应,且流程较长的河谷。
早在秦汉时期,穿越秦岭的川陕通道就基本形成,从西至东,共有四条。陈仓道,这条道路利用了秦岭西端的嘉陵江河谷,从宝鸡至凤县,过青泥岭、略阳、勉县,至汉中。褒斜道,利用了秦岭北坡的斜水和南坡的褒水河谷,从眉县出发,经太白县,至汉中。傥骆道,利用秦岭北坡的骆河和南坡的傥水河谷,从周至出发,经华阳县、洋县,至汉中。子午道,自西安正南,沿沣河谷地,穿秦岭子午谷,经宁陕县、洋县,抵汉中。汉中盆地,是为穿越秦岭的四条道路的总枢。
陈仓故道但是,由关中至四川,至此仅穿越了秦岭,还需穿越大巴山。穿越大巴山的通道共有三条。自西向东,依次为剑阁道、米仓道和洋巴道。这三条道路在大巴山南坡的出路恰大体对应了前述四川盆地的三个地理单元: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陵谷。剑阁道,经剑阁、绵阳,往成都。米仓道,经巴中、平昌、往渠县、合川。洋巴道,经万源、达县,往重庆、涪陵。所以,出产于川东平行陵谷地区的荔枝,欲北运往关中,势必取道秦巴山地通路中最东端的一组——子午道和洋巴道。
洋巴道在大巴山南麓的开口在达州宣汉县,此处大致位于川东平行陵谷铜锣山的北端,因此,明月山南端东侧涪陵西部的荔枝,欲经宣汉进入洋巴道,必须至少穿越明月山。但川东平行陵谷的诸条山脉海拔多在700至1000米左右,并不易翻越。所以,涪州乐温荔枝的外运,最初乃是贴着明月山北行。明月山东麓的S102省道,在明月山和龙溪河河谷之间,经垫江县、穿梁平县东部,在开江县任市镇,连通S202省道,至开江县讲治镇。
唐玄宗时,开江县名为新宁县,县城即在讲治镇附近。讲治镇大体位于明月山的北端尽头,荔枝至此,方才绕过明月山,进入明月山和铜锣山之间的山谷地带。铜锣山的北端,与明月山之间,还有一段长约60公里的平行褶皱山脉,名曰七里峡山。洋巴道的入口宣汉县在七里峡山的西侧,荔枝要运往宣汉,还需设法寻找穿越七里峡山的通路。开江县的新宁河,恰是一条切穿七里峡山的河道。从开江县回龙镇至宣汉县七里乡,顺着新宁河河谷便进入宣汉县境内。宣汉县城有州河,该河源出大巴山,南流往达州,故名州河。自宣汉县城,沿州河河谷,抵达州罗江镇,便可转入G210国道,至此,正式进入旧时穿越大巴山的洋巴道。
由洋巴道向北,经万源、镇巴、西乡,至洋县,成功穿越大巴山。自洋县出发,取道宁陕县,继续沿G210国道,经旬阳坝镇、广货街镇,出沣峪口,至子午镇,便成功穿越秦岭,抵达关中平原,至此,西安城已近在咫尺。可以说,G210国道穿越大巴山段,大体相当于旧时洋巴道,穿越秦岭段,大体相当于旧时子午道。
由上可知,唐玄宗时的荔枝道,自今天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畔出发,大体依循S102、S202省道,沿明月山北上。至开江县讲治镇,向西绕过明月山。利用开江县新宁河,穿越七里峡山,入宣汉县。沿宣汉县州河,在达州罗江镇转入G210国道,先后穿越大巴山和秦岭,抵达关中平原。全程约1800余华里。路程途中,有着川东平行褶皱山脉和秦巴山地的阻隔,荔枝道不作强行翻越,而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河谷,突破了这些障碍。
唐都长安,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北方向。在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涪州乐温,基本上处于唐时四川荔枝稳定产区的东北角。受生物种性限制,荔枝已不可能再往北生长,受限于高峻的巫山山脉,四川荔枝也无法向东扩展。从空间位置而言,此处正是距离长安最近的荔枝产区。从这一点而言,唐王朝择取涪州新鲜荔枝作为驰贡之品,绝非信手指来,而有着慎重的可行性考虑。
荔枝道,虽然有名,却相对次要
因为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荔枝道在川陕诸路中格外受人瞩目,但其真正地位,在此还有必要再作一说明。从汉唐以来的历史事实来看,穿越秦岭的四条通路中,陈仓道和褒斜道最为重要。褒斜道相对近捷,在和平时期最受重用。陈仓道虽路途迂远,但较为平坦,又兼有水运之便,所以在战争时期备受重视。傥骆道和子午道,在秦岭北坡开口虽然更接近西安,但因为南北坡之间绝水地带过长,交通并不方便,所以重要程度远不如陈仓道和褒斜道。有唐一代,穿越秦岭的四道之中,可以说利用最少的就是作为荔枝道的子午道。
穿越大巴山的三条通路,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并不相同,其重要程度和与之相通的四川盆地三个地理单元的经济状况有关。剑阁道,连通成都,最为重要。米仓道,连通巴中,地位其次。洋巴道,连通的是宣汉、达州,经济地位不及前两个地区。加之洋巴道在大巴山的穿越地段,分水岭高峻,绝水地段比较长,通路条件也不及前两道,洋巴道的重要性自然并不占优。因此可以说,荔枝道因其传奇色彩,名声颇大,但它在川陕诸道中,受沿线地貌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还是一条相对次要的道路。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上海社科院城市人文遗产创新团队研究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