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揭秘!天安门广场10万羽和平鸽放飞员

2021-07-02 1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和平鸽放飞是历次大型庆典活动进入尾声的传统环节。很多人关于庆典活动的记忆,都会有这样的画面:成千上万和平鸽腾空而起,渐渐消失在北京的晴空下。今年,天安门广场放飞了10万羽和平鸽,数量是历年之最。这么多和平鸽从哪儿来?又飞往何处?

一只手紧紧抓住鸽笼车开启拉杆,另一只手轻轻推在车身上借力支撑,于宇轩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旗语信号员手中的蓝色信号旗。

手起,旗落。随着整齐划一“啪”的一声响,16辆鸽笼车的笼门同时开启,10万羽和平鸽展翅冲向云霄,天安门广场上呈现出万鸽盘旋的壮观景象。

与和平鸽振翅的频率几乎同步,于宇轩的心脏激动得怦怦狂跳。为了这短短的几秒,他已经整整练习了两个月。

今年3月中下旬,北京警察学院交通系的大三学生于宇轩被选中,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的和平鸽放飞环节。

为了实现鸽笼“同一秒”开启,从5月起,被选中的100名和平鸽放飞员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6月18日,在北京警察学院,学员重复动作反复练习

16辆鸽笼车被分成两拨,分列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两拨人中间隔着几百米的距离,最多只能隐约看见个人影,想在同一秒内同时开启鸽笼笼门,靠人为喊口号肯定不现实。于是,北京警察学院的教练员们想出了用旗语指挥的好办法。

“用旗语指挥更加一目了然,所有放飞员只要紧盯着旗语信号员手中的旗子就行了。”负责和平鸽放飞员训练的北京警察学院交通系学生管理干部吴天艺说。

想着简单,但实际上操作起来,远没有那么容易。

第一次放飞训练,信号员手中的旗子挥落,16辆鸽笼车的笼门“噼里啪啦”一阵乱响。“什么时候开笼门的都有,乱套了。”想要动作整齐划一,就一个字:练!

两个月的时间里,100名和平鸽放飞员风雨无阻,苦练开笼动作。练习多了,100名放飞员有了默契,“噼里啪啦”的开笼乱响声渐渐少了。

“啪”!信号旗落下,16辆鸽笼车的笼门分秒不差同时开启。

从小家里就养鸽子,让于宇轩对这种小动物有着特殊的喜爱。“天儿热,最担心鸽子们中暑。”

为了防鸽子中暑,鸽笼车特别加装了各种防暑降温的贴心设计。首先,降低密度,让每只鸽子的居住面积更大,住房更宽敞。原本满载能住进8500羽鸽子的鸽笼,“实际上,我们只会放入6000羽到6500羽鸽子。”不仅如此,9层鸽笼中,最顶层的“9楼”由于光照足、室温高,仅作为隔热层,空着不住鸽子。“1楼”通风不好,少住鸽子。

“虽然没安空调,但是我们给鸽子装了‘新风系统’。”沿着于宇轩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鸽笼车前后两端都安装了通风机。通风管道将新鲜空气在10小时内源源不断送入每层鸽笼。

天气热,为了保持鸽子的最佳状态,保证正常飞行,鸽子也要适时补充水分。“噌噌噌”,腿脚利索的于宇轩攀着鸽笼车上的铁架,爬到高高的车顶,依次往“每层楼”的水槽中倒入一瓶瓶矿泉水。“每一层水槽灌6到8瓶矿泉水就行了,既能给鸽子们解渴,又能避免行车过程多余的水洒出。”

演练给鸽子喂水,确保鸽子状态最佳

别看前期持续不断练了俩月放飞,但其实,于宇轩在练习过程中连一只鸽子都没见过。“和平鸽放飞的演练和其他项目不同,没法实操,只能‘空笼’练习。”原来,演练通常都在夜间进行,但鸽子“天一黑就睡觉”,即使大半夜打开笼子也不会看到展翅云霄、万鸽盘旋的景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大会现场的所有操作必须万无一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红、橙、黄、绿、深蓝、浅蓝……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临近尾声,广场上的100个气球笼同时打开,10万只气球腾空而起,缤纷的色彩在蓝天中恣意绽放,一道斑斓的气球幕墙在北京上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视着气球缓缓升空、远去,广场上的600名“气球放飞员”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为了探访气球幕墙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警察学院,见证放飞员们为气球保驾护航的训练历程。

选人:身高“1米75+”是标配

今年3月中下旬,北京警察学院接到了一项与众不同的任务:从2100多名在校生中,精挑细选出600名“最佳人选”,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中担任气球放飞员。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气球放飞员?

“首先,身高必须在1.75米以上,不能太瘦弱。”北京警察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曹健解读了这一“硬性指标”。原来,气球笼高达2.8米,放飞员必须用支撑顶杆,将笼顶对开的笼盖掀开。“个头儿矮的,就算勉强能够得着,肯定也不如高个儿干得顺手。笼子完全由金属制成,笼盖沉重,没点力气,还真难以掀开。”

不仅如此,形象好、精神面貌佳、身体素质过硬也是必备条件。

从4月起,“优中选优”的600名气球放飞员开始进入集训阶段。除了每天坚持5公里跑步和体能训练外,还要额外练习站姿和坐姿。

充气:10万只气球统一尺寸

不就是给气球充气吗,这有何难!

谁说不难!第一天充气训练,就给了放飞员们一个下马威。

庆祝活动所使用的气球100%可降解,不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此外,所有气球内充的都是氦气,与遇明火易爆炸燃烧的氢气相比,更加安全。但气球如充气不足,就无法达到一定的飞行高度;如果充气过足,在太阳下暴晒数小时,又极易发生爆裂。经过测试,将气球充气至直径25厘米的大小,最适合放飞。

按照大会流程安排,10万只气球的充气绑扎时间仅有一个半小时。因此,除了尺寸必须统一,充气绑扎速度也必须提上来。

为了便于测量气球尺寸,北京警察学院的教练员在硬纸板箱正中挖出一个直径25厘米的圆洞,自制成“气球量尺箱”。充满气的气球,如果能够严丝合缝塞进量尺箱,就算过关。

“控制气球大小,简直太难了!”第一次训练,20个气球中只有3个正好能塞进量尺箱。北京警察学院大三学生汪一博傻眼了,给气球充气竟然这么难,尺寸不是大了,就是小了。

500个气球连充气带绑扎,几个小时练下来,几乎每个气球放飞员的手指都被橡胶气球磨破了皮、勒出了血泡。汪一博的左手食指被气球皮勒得直流血,他忍着疼,在伤口涂上酒精消毒,贴上创口贴,再缠上绷带。咬紧牙关,继续练。“就算再疼也不能戴手套,手感不对,练不出效果,必须‘裸手’练才有感觉。”

将充好气的气球充气口拉长,用力缠绕在受伤的手指上,快速打结……每一下绑扎,都让汪一博“伤上加伤”。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说:“小困难,能克服。”

想快速制作出大小一致的完美气球,没有捷径,熟能生巧,唯有多练。

练了一周,汪一博手下出品的合格气球越来越多。

练了两周,几乎每个气球都能准确塞入量尺箱。

不到一个月,汪一博勒破的手指已经结出了厚厚的老茧。一分钟的时间,他就能快速绑扎出40多个合格气球。

现场演练一下给气球充气如何?在北京警察学院存放气球的仓库内,记者向早已是“熟手”的汪一博提出了要求。

将气球套在气泵出口,充气,一拽、二转、三捏、四拉,气球打结完成……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尽管紧盯着汪一博的双手,但记者依然没有看清那快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绑扎动作。低头看看秒表,一个气球“出炉”,只不过花了3秒的时间。

升空:“窗帘”遮阳又防风“757”放飞有诀窍

“充气关”顺利度过,“放飞关”还在后面等。

每个气球笼配有4名放飞员。54名旗语信号员分布在天安门广场的不同点位,确保放飞员不管看向何处,至少都能看到一处高举的旗帜。何时掀开气球笼笼盖,何时释放气球,全靠旗语指挥。

想要将气球笼笼盖打开,“同步”是关键。“两名气球放飞员呈对角线站立在笼子的两端,俩人必须同时发力,开盖的幅度要一致。”在广场上,和汪一博搭档的是刚读大一的秦正阳。

训练伊始,陌生的二人毫无默契可言,不是你发力早了,就是我发力晚了,费劲半天,顶盖纹丝不动。有时,就算撞大运,侥幸把笼盖顶起,顶盖也经常竖在半空,悬空好一会儿才能落下。

“练!练默契!”汪一博和秦正阳开始摸索着练习起来。信号员的信号旗举起,落下;俩人瞅准同一时机,手下同时发力。练了三五天,气球笼顶盖终于能按照要求顺利掀开了。

每个气球笼顶盖下,还罩着一层水平铺设的“窗帘”。这是干嘛用的?

“如果没有这层‘窗帘’,直接把气球笼的顶盖掀开后,一笼的气球会一股脑同时扎堆儿往外涌。这层‘窗帘’除了防风、防晒外,还能起到控制气球放飞速率的作用。”曹健解释说,7月1日正值盛夏,上午太阳直射天安门广场,有了这层“窗帘”遮阳,能够防止气球被暴晒后炸裂。

放飞员只要拉拽垂下来的“窗帘绳”,“窗帘”就会沿着笼内的滑道,徐徐打开,气球接二连三缓缓升空。

一笼气球多久会全部升空?“我们有个‘757’的放飞诀窍。”曹健揭秘,1、2、3、4、5、6、7,先在心里默数7秒,匀速拉拽7下“窗帘绳”。然后停顿5秒,紧接着再匀速拉拽7下“窗帘绳”。在20多秒的时间里,一笼气球将分批分拨完成升空。有了“757”的放飞间隔,可以避免气球在天上簇拥扎堆,而是在空中形成气球幕墙的观赏效果。

即使遇到大风或是突发情况,气球卡在笼中出不来,也无需担心。气球笼的角落,特别设计了一扇隐秘的小门。一旦气球卡在笼中无法正常升空,一名放飞员将立刻打开应急小门,爬进笼内,人为将笼子内的气球“轰出”,确保气球放飞万无一失。

素材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揭秘!天安门广场10万羽和平鸽放飞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