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别假装不知道
不,等一等,等一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们正熟练地把将近35%的中国孩子变成研究对象,以便拉开心理距离,好像他们是冬天里迁徙或留在本地的鸟类。
“留守儿童”这个称呼很难理解。他们留在哪里?守着什么呢?很难说这些孩子是留在自己家里。那要看我们怎么定义“家”:家是房子,还是家人(特别是父母)的照料。最滥俗的电视剧里也能听到这样的台词:在一起就是家。他们能守得住什么呢?土地?房屋?还是年老多病的祖父母?一次次意外事故、性侵案和走失后默默的死亡给出了部分答案。
谁会注意“留守儿童”这类不恰当的命名?这不是抠字眼。要指出的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不管一件事多么不合理,只要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人们就会倾向于适应并接受现实,或假装问题不存在。几千万孩子的日常生活被压缩成“留守儿童”四个字,停留在报告里,隐藏在公文里,通往学术研究的深渊,偶尔在媒体上一闪而过。这就是全部了。如果你不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如果亲密朋友中没有这样的家庭,如果你不是一个已经长大的留守儿童……没有这些如果,在黑暗里发生的事情,绝大部分也停留在黑暗中。
区别悲剧的性质有时候是困难的,在那些因为特别惨烈而得到报道的案例里,经济贫困、家庭问题和政府失职毫无意外地交织在一起,偶然和具体的诱因里潜伏着制度性的风险。
没有针对性的民政政策。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和在城乡之间流动的3581万儿童,显然被看作是既有社会结构即城乡二元体制的一部分,在政策层面则属于与农民工有关的户籍、就业和社保政策的分支。
零散的规定分散在各省为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实施细则里,但所谓细节,也大多是原则性规定。教育系统处于这个问题的核心位置,实际上唯一明确的进展是大量寄宿制中心校的出现。不断报道出来的学龄前儿童和失学、辍学儿童的生存状况,只是作为痼疾出现在政府报告的但书里。对了,2013年,全国妇联发起针对“留守儿童”防止性侵害的专项行动,主要内容是印发两本知识手册,分别供家长和孩子阅读。
整体上,这个社会假装不知道问题的严重程度。理由看似很充足:涉及人数太多,情况太复杂,城乡二元体制的高墙太难逾越,特大城市的户籍歧视愈演愈烈,相比较而言,个人的力量又过于微薄……没人能真正对此做什么,最好或只能选择假装不知道。
面对问题,别假装不知道。这是很小的一步,也是必经的一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