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国外交转型⑦|德国组建一支“欧洲军队”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2014年1月的第5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德国联邦总统高克、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发出了德国调整其外交政策的最强音:德国应在国际危机和冲突的应对中承担更多责任,应在国际政治中作为良好伙伴更及时、更坚决和更切实地投入。
为明确这一德国外交政策的定位与前景,施泰因迈尔还从2014年2月起启动了“反思德国外交”的大型项目。一年多后,德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切实的进展,德国的肩上是否担起更多责任?
首先,德国对于自己的领导角色不再矜持。如果说在欧债危机应对过程中,德国表现出的是一种“不情愿地领导”,那么,如今的德国已经从“责任话语”转向了“领导话语”,并已经开始在国际危机与冲突的应对中主动寻求扮演领导角色。
例如,在“反思德国外交”项目的结论中,施泰因迈尔明确表示,德国是有着全球利益的欧洲领导力量。在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冯德莱恩更是在演讲中直言不讳地宣称,德国已经做好了担任领导角色的准备。
虽然德国总理默克尔迄今未就德国外交的转型明确表态,但她在乌克兰危机应对过程中的穿梭调停外交,已经证明她是欧盟内最具领导力的政治家,有能力把欧盟内各国不同的声音协调为某种共同的立场。
其次,德国在军事手段的运用上也呈现出一些积极动向。一直以来,围绕德国外交转型的讨论纠缠于运用外交手段和军事手段上的关系,尤其德国民众对于联邦国防军的外派行动持反对意见。有鉴于此,施泰因迈尔在一年前曾指出,虽然他并不排斥军事手段作为最后手段,但他表示,德国将继续保持克制,只是军事克制不能被误读为置身事外的原则。显然,他当时的言辞还相当谨慎。但是,施泰因迈尔的论调已然有所不同,他表示:为了确保政治解决方案取得成功,军事手段的使用也是应当的,乃至不可避免的;德国人虽然始终需要仔细审查,但不能条件反射般地拒绝军事手段的运用。
在今年2月的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冯德莱恩把德国的领导角色冠以“来自中间的领导”。虽然此概念意思不明,但针对这一概念,她首先提到的是,德国应把最好的资源和能力投入到其联盟和伙伴关系中,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德国在安全政策领域的资源与能力。
从德国迄今的外交实践来看,外交手段的运用仍然是重点,包括危机的预测、预防和管理。为此,德国外交部也将进行结构重组,设立专门的“危机预防、稳定和冲突后处理司”。另外,在乌克兰危机的应对过程中,德国虽然较之以往表现出了对俄罗斯更为强硬的立场,但德国坚决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乌克兰危机,反对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但德国在其他地区的危机和冲突的解决上有选择地采取了新的、与军事手段运用相关的行动。例如有限地增强在非洲的军事行动、帮助销毁叙利亚的化学武器,以及向伊拉克北部等危机地区输送武器和派遣培训人员等。
与此同时,德国也在寻求重振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与持续,也增强了这一政策向前推动的必要性。
日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了建设一支欧盟军队的设想,这一提议固然有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增强欧盟应对来自俄罗斯威胁的能力的考虑,但它也迎合了德国多年来的要求。
早在2007年3月,默克尔就把建设一支欧洲军队设定为长期目标。在现政府的《联合执政协议》中也有相关表述:德国致力于一个越来越紧密的欧洲武装力量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可以继续发展成为一支议会监督下的欧洲军队。长久以来,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受制于德法英这三大国之间的意见分歧。如今,在德国在欧盟内的领导力不断提升以及乌克兰危机发酵的背景下,这一愿景较之以往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
目前,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已经启动了德国安全政策最重要的文件,即安全政策白皮书的修订工作,上一份白皮书还要追溯到2006年,新的白皮书预计2016年出台。和德国外交部一样,白皮书的修订也引入了公开讨论和让专家与民众参与的方式。这些“公关”与“启蒙”行动显然也旨在让习惯于在国际事务中要求政府保持克制的德国民众,逐渐适应德国日益增长的领导能力及其外界对此的期待。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常务副主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