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色印记乡村行丨浙江嘉兴:接续红色初心 迈向共同富裕

2021-07-01 02: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76岁的老人张金泉,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的一名农民画家。今年3月,历时半年的巨作终于完工,最近正忙着装裱。23米的分段式长卷,是他前所未有的挑战,几度挑灯至午夜。用40个重要历史节点,张金泉描绘了建党百年走过的风雨历程。

省级非遗“南湖画舫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韩鸣华,今年订单是往年的五倍多,开年后还未歇过。选料、切割、抛光、拼接……尽管从他和徒弟们的手中,已有20多万艘大大小小的红船船模走向全国,但对待每个作品,韩鸣华始终一丝不苟,这是他的信仰。

在嘉兴,几乎每个当地人都能找到自己与红船的故事。即将迎来建党百年之际,每一天的南湖之畔都是人头攒动。全国各地的党员赶至这里,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来领悟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初心,也重新找回自己入党时的初心。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的美丽乡村鸟瞰。

历史: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

1921年8月初的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悄然开始。

续会之地,为何定在南湖?其中一位代表陈潭秋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原本决定到杭州西湖继续开会,但上火车前又想到西湖游人太多,遂中途变计,到离上海约三百里之外的嘉兴城。嘉兴有一个南湖,也时常有人雇船游览。我们借游湖为名,雇了一只大船,并预备酒食,在船上开会。

这是会议的最后一天。上午9时半以后,天降大雨,游人均系舟登岸,大为败兴,倒是对开会提供了便利。总共四个议程:审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选举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

不足1000字的党纲,只有15条。南湖会议上,代表们字斟句酌。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正源于这份看似每一条都不长、但力透纸背的党纲。特别是组织章程,一些规范时至今日仍在沿用。党纲每通过一条,船舱里便会响起一阵掌声。

离船不远,就是烟雨楼。结束上午的议程后,代表们匆匆用完餐,很快又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第一个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完成组织立党。

今日:共同富裕的壮丽画卷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南湖起航。当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已经出发。在嘉兴,一幅共同富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继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统筹城乡发展,专程到嘉兴进行了为期4天的蹲点调研,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17年来,嘉兴牢记嘱托,大力践行红船精神,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走进南湖区新丰镇的竹林村,只见绿树掩映,水清路净。谁又能想到,8年前,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村,最高峰时的存栏量超过 15万头,臭气熏天,污水横流。2013年后,村里拆猪棚、保生态、建美丽乡村,梦里江南水乡又回来了。

竹林村党委书记陈云华告诉记者,如今,村庄成了3A级景区,环境变好后,年轻人不再往城里跑。夜幕降临,家家门口停着小轿车。现在,竹林村还引进了第三方运营机构,努力将“美丽经济”做大,让绿水青山在家门口变成金山银山。

同样曾是养猪大村的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如今也摇身一变,成了休闲观光的网红打卡村。文创产业园、农耕文化园、湿地公园、田园学校体验馆……去年,村里打造了“党建一条线”,旅游收入超过了5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910元。

数据显示,2020年嘉兴全市人均GDP达到1.63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41万元和3.98万元,尤其是农民人均收入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1。在这里,不仅口袋富,而且精神同样富有。

驶入胜丰村,银杏天鹅湖与西千亩荡之间,修旧如旧的栈道与现代艺术墙绘相映成趣。很难想象,记者所在的农民画馆,四年前还是一个养鸡场。而与之相邻的咖啡屋、粽子体验铺、伴手礼品店等,前身则是猪舍、织布间。乌黑的西千亩荡,如今已一湖秀水,昔日破旧杂乱的水产码头化身观景平台。

张金泉用画笔讴歌时代,张进泉则用刻刀雕出美好生活。记者采访时,他正制作一块糖糕板,模子便是南湖边的红船。采访间,附近合心村的老人汤阿银也闻讯赶来,带着她新鲜出炉的画作。这个“农民画十姐妹”团队,平均年龄75岁,用一支画笔,画山水、画变化、画幸福生活。一头银发,脸上却满是幸福的笑容。

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让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新的救国方向。“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从此揭开新的篇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未改,矢志不渝。

一百年来,南湖之畔的红船,犹如一盏奋进的明灯,犹如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前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南湖革命纪念馆内一座红船模型里,正在用视频重现当年会议场景。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文章,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将其深刻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阐述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号召全党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建党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

红船精神是历史的,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同时,红船精神也是时代的,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底蕴。

“红船起航”照初心

走进位于南湖之畔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重新改版后的展览《红船起航》,经过了为期两年多的改造提升,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和专业性。通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展品,以及创意的表达、技术的植入,宏大叙事与细节呈现有机结合,仿佛将人的思绪拉回了百年之前。

记者了解到,展览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为主题、以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主线、以党的发展历程为脉络,聚焦中国共产党创建、特别是一大南湖会议,全面阐释一个大党与一条小船的关系,全面展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初心使命的砥砺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根本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整个展览分“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四个部分,并设“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轨迹” “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历程”两个专题,总共5600平方米,展线全长921米,设置文物资料1134件、场景26处、雕塑6组、绘画作品8幅、多媒体341个、图表41张、图片676张。

游客正在南湖革命纪念馆里参观《红船起航》主题展览。

据了解,该展览重点补充了大量的一大南湖会议和新时代的史料。尤其关于一大南湖会议,增加毛泽东、董必武、李达、包惠僧、陈公博等回忆资料,宣公桥和狮子渡口场景,以及7月30日晚上部分一大代表在李达寓所商量转移会议地点的油画,还有部分一大代表登临烟雨楼的油画。此外,还补充了各种外文版《共产党宣言》,并且通过“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等十个单元的内容,用大量空间展示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空间结构上,则通过创意设计和技术手段,让展览更有感染力。记者发现,这样的细节有不少。比如:展览入口的中西对比既独立又有联系,坚船利炮炮口所指方向就是山河破碎的造型墙;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沿途的路灯寓意探索之路有了指路明灯;三楼吊顶用了490把文物级军号,寓意吹响胜利的凯歌一路走向开国大典;“虎门销烟”采用了大型艺术作品,重重的锁链寓意抗争路上的艰难险阻。

在南湖边看见美好中国

朱海洋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一百年前,一叶红船从南湖驶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穿越千难万险,书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而嘉兴,这片土地在红船精神的映照下,接续初心,奋力擘画共同富裕的新答卷。

何为共同富裕?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其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对于嘉兴的老百姓而言,具有磅礴力量的红船精神是可感的,而幸福美好生活就映照在点点滴滴间。在嘉兴,所有镇街15分钟均可上高速,村村通公交、通广播、通电视、通网络,而15分钟内,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健身圈;在嘉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无害化卫生厕所行政村全覆盖;环境全域秀美,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2246公里,美丽河湖有270条。

再看嘉兴的乡村产业活力与公共服务:以不到全省1/10的耕地,贡献了1/6的粮食产量;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1397万人次;城乡劳动者基本实现平等充分就业,农民收入中,工资比例占到了64%,这里的城乡低保标准同标同保;光乡村艺术团就有4700多个,幸福美好成了农民生活最亮丽的标签。

今天的嘉兴,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这里不仅是全国农民最富有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均衡的地区之一。在“2020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榜单中,嘉兴五县两区全部位居前40位。

为什么是嘉兴?为什么嘉兴能创造这样的佳绩?因为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才能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才能始终走在前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嘉兴,可以看见美好中国的模样。时光流动,斗转星移,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原标题:《红色印记乡村行丨浙江嘉兴:接续红色初心 迈向共同富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