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信信托5亿产品陷兑付危机,提出与工行1:1兜底未获回应
距离兑付时限已经过去近3个月,由中国工商银行山西分行推荐且全部包销、中信信托设立的一只规模5亿元的产业链信托产品,仍然无法按照预期值兑付当期收益。6月5日,中信信托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已经向工行提交了包括1:1共同收购信托受益权在内的6套重组方案,但未和工行达成一致。
该产品名为“中信•古冶集团铸造产业链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信托计划),计划募集资金5亿元向山西古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古冶集团”)团发放贷款,用于“年产20万吨高端精密铸造项目一期工程”和“铸造产业链上游的黄草沟煤矿技改工程”建设。
据悉,该计划期限原为2年,按照合同约定可延长1年,信托受益权预期收益率为8.5%~11%/年。其中,1号信托受益权信托本金2.3亿元,到期日为2015年3月8日;2号信托受益权信托本金为2.7亿元,到期日为2015年3月31日。
古冶集团是山西规模较大的大型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无烟煤、铁矿石的采掘与加工、冶金铸造等业务。
信托公告显示,由于铁矿石、铁精粉等价格大跌,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截至1号信托受益权到期日2015年3月8日,古冶集团应偿未付1号信托受益权贷款本金2.162亿元,应付未付1号信托受益权贷款利息约2,933.6万元。而2号2.7亿元的本金,仅到账1620万元及相应利息。
6月5日,中信信托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公司扮演的是银信合作的通道角色。该公司业务总监冯为民称,该计划的整体融资战略和具体方案由山西工行为其战略级客户古冶集团专门筹划、设计,而中信信托按照一般银信合作的尽职调查流程展开了前期尽调。
据介绍,为了化解项目风险,自2014年2月起,中信信托已经向工行提交了多套重组方案。最开始,中信信托提出双方按照50%对50%比例,即双方各承担2.35亿元的规模,共同出资收购投资人信托受益权,但工行方面的要求,仅能向古冶集团发放贷款金额不超过2亿元用于归还信托计划。
2015年2月9日,工行山西分行提出,古冶集团两个自然人股东在该行有1亿元委托贷款即将到期,希望2亿元贷款中的5000万用于归还此委托贷款,剩余1.5亿元用于归还信托计划。
“但工行后来又提出,贷款要等4.7亿元的本金和1亿元的个人委托贷款都要完成兑付后才能发放,这就使得信托计划兑付无法实现。”中信信托业务部总经理李伟介绍。
2015年4月9日,山西工行以古冶集团两个自然人股东的贷款已经逾期为由,认为古冶集团不符合山西工行的贷款条件而拒绝发放贷款。
“截至目前我们仍在向工行提出处置方案,能不能各担50%比例来解决问题,但工行一直不予回应。”李伟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未能联系到工行相关负责人对此事置评。
据冯为民介绍,该信托计划的抵押物足值,而之所以不立刻启动司法程序,与古冶集团目前的经营情况有关。
“古冶集团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并没有停产停业的情况,现金流萎缩但并未中断,只是产品的价格和规模在下降,一旦强制执行,势必要对企业的设备、物料进行封存,这样企业的生产就中断。企业在当地正式与非正式员工超过3000人,当地政府需要维护社会稳定。”冯为民称。
据了解,中信信托已于5月28日起委派专人进驻古冶集团。按照与企业的协商,中信信托设置专门还款账户,让企业按日将经营收入的20%打入该账户,目前企业已还款数百万元,但这个数字相对未偿付金额而言,仅是杯水车薪。
中信信托表示,仍在与工行以及企业一起,协同处理风险处置事宜,未来仍不排除启动司法程序解决兑付危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