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十年后,仍有人捡拾土地的声音
“民歌运动”很重要,它开启的,并不仅仅是台湾拥有自己流行音乐的历史。
发出自己声音的另一种可能
1970年代,台湾经济刚刚开始起飞,年轻一代除了仰望稀缺的舶来文化,只能在贫瘠的精神生活中苦苦挣扎。强烈的失落感促使台湾人在文化上努力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文学方面发生了现代诗论战与乡土文学论战,而音乐方面的成果则成为了这场“现代民歌运动”。
那时电视每晚10点以后停播。除了舶来的西洋音乐,本土音乐的主题则多为灯红酒绿、浪子心声、酒廓怨妇。幸运一点的年轻人还可能读到《文星》杂志、乡土文学、1930年代的影印小说,或者拥有驻台美军电台拷贝出来的美国排行榜塑胶唱片。
为后人说来是“运动”,它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只是年轻人希望表达当下自我的方式。乡愁寻根、校园情怀、童年追忆,都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发的主题。
1975年6月6日,杨弦和胡德夫二人在台北中山堂举办了新作发布会暨“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会上所推出的几首新作均被收录于杨弦的首张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中。这张专辑正式标志着台湾民歌运动的开启,“中国现代民歌”这个提法也因此引起关注。
在这场演唱会中,最受瞩目的是8首杨弦为余光中《白玉苦瓜》诗集中的诗作谱曲的民谣。更重要的是,在座的学生和知识分子终于找到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另一种可能。杨弦曾写过一篇题为《寻找一条沐浴心灵的清溪》的文章,他在文中说道:“西洋现代民谣的传入已有多年了,年轻一代也大都喜爱过这种节奏鲜明、旋律轻快的音乐。但由于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当一个中国青年在聆听、学唱,并咀嚼外国文字寻找共鸣之际,在感觉上总是会有一层隔阂的。反过来回顾我们本国的歌谣,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演唱形式一直不易在大众之间普及,时下流行歌曲又多为有志之士所诟病。”
1975年6月6日的“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开启了台湾民歌运动。民歌运动的三条主线
这场现代民歌运动在最初的时候曾备受指责,原因在于什么是民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民歌是指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不知作者姓名。也就是说,在台湾学院派传统民歌论者的眼中,民歌必须产生于民间,一旦流传之后就演变为集体创作,且未被写定之前,它必须口头流传过相当长的岁月。
然而在长期扶植台湾民歌,被称为“民歌之母”的陶晓清看来,只要唱歌的人是发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和台下的人能坐在一起享受音乐,他们唱的歌就可以被称作是民歌。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至1980年代初终结,共发展出三条主线.
一是1975年开始的以杨弦、赵树海、韩正皓、吴楚楚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民歌”,这条主线的发展可以延续到校园歌曲时期;
二是1976年开始的以李双泽、胡德夫、杨祖珺为代表的“淡江-《夏潮》”,现在只有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胡德夫依然活跃;
三是1977年开始的以李建复、施孝荣、苏来、蔡琴、齐豫等为代表的“校园歌曲”。1977年新格唱片公司举办的第一届金韵奖青年歌谣大赛在台北诞生,从而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得以参与到流行音乐的改造中,加之新格公司所推出的一系列金韵奖合辑,迅速扩大了民歌运动的波及面。然而过多的商业介入最终成为民歌运动终结的原因。
请陶晓清、胡德夫、侯德健、齐豫、叶佳修、方文山聊他们的民歌时代,每个人的记忆因为个人的经历而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尽管已时过四十年,他们对于“民歌”的理解依然单纯,也没有一个人因为时过境迁而生“时不我与”之感。
叶佳修说:“记录下今天,是希望后人能知道今天的我们过得多么快乐”。胡德夫说:“你怀念的是什么,就能以此写出纯净的东西,纯净的东西是拿不走的。”
胡德夫人会去世,但歌是会留下来的
“民歌三十”后十年,李泰祥走了,马兆骏也走了。活着的民歌手中,大部分人都早已不再以音乐为职业。但是如陶晓清所说:“人是会去世的,但是歌是会留下来的。”更何况,有人仍在做音乐,并且开枝散叶,培养下一代。比如胡德夫,带着他年轻的少数民族歌手朋友们在各处唱现场,一半为唱歌而唱歌,一半为改善少数民族的权益而唱,已坚持多年。
胡德夫坦陈以前民歌在台湾复兴过,不过已是明日黄花,“当年民歌的盛况已经很难再复制。”但愿通过纪念,或者仅仅是回顾这场往事,能让人回忆起初心。比如2005年4月15日,55岁的胡德夫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匆匆》并在台北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时候,除了大量名流,台下更汇集了大量蓝绿两营政坛人物。这些几乎不会同场出现的人物在台下一起用手打着节拍跟着台上哼唱。三十年前,他们远不像今天这么势不两立,都是听着胡德夫及其朋友们的民谣成长的年轻学子。
虽说是纪念,伤怀却大可不必,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民歌。就在今年,台湾音乐人、诗人罗思容与孤毛头乐团出了一张以12位台湾女诗人的诗入歌的专辑叫《多一个》,延续了民歌时代的余风。
仍然有人在孤独又认真地捡拾这块土地的声音,是为安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