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篇特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1921年,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齐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一幢石库门建筑里,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
百年后,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跟随革命先烈的脚步,从党的诞生地走向全国,追寻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故事,寻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复兴的成功密码。
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红船,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到韶山特别党支部陈列馆,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到古田会议旧址、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从广东海丰、深圳到海南琼海、三亚,从遵义会议会址到渣滓洞旧址,从延安到西柏坡,从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到淮海战役纪念馆,从武汉革命博物馆到苏州工业园金鸡湖畔……
每一个地方都是百年党史的一部分,走进其中,百年党史赫然眼前: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书写了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壮丽篇章。
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蔡和森、方志敏、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无数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洒热血。
和平建设时期,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罗阳………无数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历史的江河继续奔腾向前。
73岁高龄的严宏昌在记录“大包干”的历史照片里一眼认出自己,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历程,老人热泪盈眶。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发起“大包干”的18名“带头人”在小岗村的农家院落里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从此,小岗村村民一步步走上致富之路,外出讨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40岁以前,杨健还是成功的“商人”,他白手起家,从下矿井、跑货车干起,最终成为投资数千万元的遵义市铁合金冶炼公司老总;40岁以后,他回到故乡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龙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家乡父老“二次创业”,让一穷二白的农民变成了可以参与投资、分红的“股民”。
杨健(左)走访村里的养鸡大户。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从战火纷飞的重庆到华北大学,从见证开国大典到亲历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战场到新疆中苏石油公司,再到退休后的彭山县光彩事业促进会慈善分会,近百年时光,99岁的卢陆念的身份也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而变,但他还是从前那个热血“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千万不要忘了历史,忘了我们怎么过上好日子的。”这是卢陆念对澎湃新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74岁的黄明明出生于革命家庭,受父母影响,他从小开始关注红色藏品。上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收集各种革命历史实物。四十多年来,这位老党员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和省吃俭用节约下的钱都投入在了收藏里,藏品达12个门类5000余件。今年浙江温州泰顺县三魁镇卢梨村的革命历史实物珍藏馆开馆,黄明明将5000余件革命历史遗物无偿捐赠,希望这些“历史见证者”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爱国情怀,真正体现红色收藏品的价值。
只有初中学历的张华山从事变电检修的工作已经41年。从17岁到电力系统当学徒,到对设备的型号、铭牌、参数都能如数家珍,四十载光阴,现已拥有6项发明专利,国网湘潭供电公司还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同事亲切地称他为草根发明家“华师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勇于担当,扎扎实实做业务,这样才不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张华山告诉澎湃新闻。
张华山展示明信片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图
……
陵谷沧桑,初心依旧。无论在哪个时代,共产党人追寻理想、为民谋福的决心从未改变,信念历久弥坚。
而从中,我们也寻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复兴的成功密码。
扎根基层使命在肩
千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在祖国的每个角落,散落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将个人的初心融入报国的使命,切实服务基层群众,为人民谋幸福。
从厦门到西藏需要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水路程,2019年,时任厦门市集美区卫健局局长的黄新聪主动请缨支援西藏,成为了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他带着为藏族人民服务的热忱,扎根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海拔3700多米的左贡县。
任左贡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时,黄新聪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必须尽快把手头上的事情继续落实,能为左贡多做点贡献就多做点。”
在当地,他深入调研,引进福建医改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推进医疗改革,解决民生短板;为了带领果农走上脱贫路,他扩大当地葡萄种植面积,全面完成葡萄酒企业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葡萄酒产业发展红利中;他充分发掘左贡藏香猪的好品质,打造“左贡县碧土乡藏香猪源头品种”的品牌,推动藏香猪搭乘扶贫快车,从西藏来到厦门;为了提升当地牛肉包的口感,他帮助当地村民到县城学习制作包子的手艺,打造“藏东第一包”的品牌特色,推广餐饮旅游,让百姓获得持续收入……
不到半年,左贡县成功脱贫摘帽。
同样,在贵州遵义的芝麻镇竹元村,因为第一书记谢佳清的努力和坚持,当地彻底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
2015年7月,谢佳清被遵义市人民检察院选派到汇川区芝麻镇新民村进行定点帮扶,约半年后,新民村成功脱贫摘帽出列。按照原计划,彼时已47岁的谢佳清应回到原工作岗位,并有机会参与遴选员额制检察官。
“但他们(芝麻镇干部)希望我继续留下来,我们单位领导也征求我的意见,问能否再去当地的深度贫困村——竹元村担任第一书记。”谢佳清告诉澎湃新闻,领导没有当即让她做出决定,而是建议她先到竹元村看看。
对于这个村落,谢佳清早有耳闻。芝麻镇竹元村是遵义最为偏远的村落,彼时属遵义县(后改设为播州区)管辖。该村地形是“三座高山夹着两条深沟”,近千户人家散居在深山老坳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栋像样的房”,与外面的世界相比,犹如“高原孤岛”。
尽管谢佳清有了心理准备,但首次“竹元村之行”仍出乎意料。“从遵义市区到芝麻镇要两个小时,而从镇里到竹元村,却花了三个多小时。”谢佳清回忆,因竹元村偏僻,到镇上的路未通,一行人需要开车至仁怀市喜头镇“借道”,再绕行进村。
“进村的路是老百姓自己挖的,还长着茅草,部分路段在悬崖峭壁上,颠簸不断。”谢佳清进村后,发现这里“与世隔绝”,房子大多破旧。因生活长期闭塞,见有陌生人来,村民只是表情呆滞地看着。谢佳清坦承,自己有“洁癖”,而村里卫生条件太差,尤其是她上完当地旱厕后,“有些难受”。
“我心想,还是不干了,回原单位算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改变了她的想法。
在村中探访时,她路过一口水窖,在井盖上看到几个大字——“吃水不忘共产党”,询问之下才得知,这些水窖是遵义市人民检察院投入110万元为竹元村修建的。此前,竹元村水资源极度匮乏,当地群众只能把房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沉淀后饮用,“洗了脸的水用来洗脚,最后再拿去喂牛”。水窖修好后,为了感恩,村民特地在水泥井盖上刻下这几个字。
“字是村民自己刻上去的,写得歪歪倒倒。”谢佳清说,这让她颇受触动,“作为党员,我们不管做多少事情,都是在为党旗添光彩,从老百姓那里获得的信任是实实在在的。”
谢佳清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当地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收集了40多条当地村民对于未来生活的“设想”与“建议”。有人提出修路,有人希望在山间修建水库,有人希望开发溶洞、石林等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谢佳清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脱贫攻坚发展计划。
其中最受村民牵挂的“修路”,打响了竹元村脱贫攻坚战的“第一枪”。
因大型机械无法进山,毛坯路全靠村民出力。交通局方面彼时承诺,“村民挖多少路,政府就出资硬化多少”。为此,谢佳清甚至动员部分在外务工的人回乡,“多挖路、挖宽路”。村民们积极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历经两年时间,最终凿出一条19.8公里的通村公路,以及21条总长近41公里的通组公路。
此外,谢佳清还想法设法为村民增收,改变单一农业结构,力推经济作物。她请来专家考察,在村里推广种植核桃和高粱。在种植中,她潜心研究栽培方法,帮助村民管理,并寻找相关企业对接,让种植业收益大大提升。
谢佳清和村民一起观察红高粱幼苗生长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现在,竹元村早已实现贫困人口清零,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0000元以上。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已达46万元。
在广西桂林兴安县漠川乡艳林村,53岁的谢本合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谢医生”。
1989年,谢本合第一次走出大山,前往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区直分校中西医结合班学习。学成归来后,谢本合扎根在了群山环绕、山高路险的艳林村,一干就是半个甲子头。
作为乡村医生,谢本合总是挎着药箱,定期挨家挨户登门就诊。村民们留有他的电话,哪里不舒服了、开的药吃完了,都会打电话给“谢医生”。无论严寒酷暑、清晨半夜,只要村民给他打电话,他都随叫随到。
谢本合提着药箱去村民家里出诊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
为了硬化公路,方便村民出行,谢本合以身作则,主动让出了自家近300平方米的杉木林地,无偿献给了村里的修路事业。在谢本合的带动下,村民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均无偿献出了自家的杉木林地,为进村道路的扩宽打下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谢本合利用自己乡村医生的身份优势,加入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他走村入户、地毯式排查、发放张贴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手把手教村内的老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去到不识字的村民家中,为他们讲解通俗易懂的防控知识。
正如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入党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我始终秉承“医者父母心,视病人为亲人”的宗旨,用实际行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痛苦,真心诚意接待每一位病人,认真详实做好行医记录。行医二十多年来,已先后接诊病人数万例。当遇到自己不能诊治的病人,主动联系上级医院或陪护到上级医院去治疗。解民之苦、为民解忧,不推诿、不贻误,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江西省鄱阳湖畔的九联村,村民们联名写信,盼着“带货书记”应文伟留任。
2018年10月,时任江西南昌市南昌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的应文伟被选派到省级贫困村“九联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走访中,应文伟了解到九联村水质空气绝佳,鸭蛋、稻米、土鸡蛋、菜籽油等农副产品都是绿色食品,本应有高销量,但传统的收购模式让这些优质农副产品被压价,甚至存在恶性竞争,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要破解农特产品销售难问题,首先要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于是,应文伟带领村名成立了九联村电商平台,同时注册了“九联圩”商标。2019年1月,村里又以“一领办三参与(致富带头人领办、村集体参与、村民自愿参与和贫困户统筹参与)”的模式,成立“南新宏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
为了拓宽销路,应文伟自己当起了“推销员”和“送货员”。他将自己的小型厢式面包车后排座椅拆掉用来帮村里拉货,还在车身两侧喷上合作社名字及菜籽油、大米、鸭蛋等产品介绍,车头打上“电商扶贫”四个大字,应文伟驾驶着这辆特殊的扶贫车,穿梭在南昌市大街小巷。
应文伟和他的“扶贫车” 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此外,应文伟和村民杨亮明干起了“直播带货”。在直播中,应文伟向网友们讲述九联村村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介绍村民养鸭的妙招,分享特色农产品的烹饪秘诀,“卖力”地推介九联村产的菜籽油、鸭蛋、大米等农副产品。
两年多时间,应文伟和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蹚出一条符合该村实际的产业扶贫道路,九联村也从昔日的“空壳村”、“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带头村”。
在天津,生活条件并没有贫困村那样艰苦,但是在琐碎的社区事务中,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尹妍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天津和平区南京路社区的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尹妍将该社区里的7000多群众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为群众办实事”,是尹妍给自己设下的目标。
2009年开始,尹妍就加入到社区工作队伍中,至今已有12年时间。平日里,随处可见尹妍忙碌的身影,帮老人买电送药等琐事,她都亲力亲为。
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南京路社区发现一例确诊病例。从那天起,尹妍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带着15名社区工作人员进入“连轴转”的状态。
每天,尹妍都要戴上护目镜,背上15公斤重的消毒液对确诊病患所在楼门进行消杀,在垃圾桶周边、楼门内外、电梯间喷洒消毒药水。这样的工作每天要进行两次,一次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
随着确诊病例的出现,有社区群众出现了恐慌。尹妍立即组织了“抗疫小课堂”,定期在微信中给老百姓宣传防控知识,平复百姓的恐慌情绪,科学规范防控疫情。
为了疫情期间解决家庭食物短缺的问题,尹妍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物品需求采购”群,并和社区共建单位进行了对接,保障有新鲜的果蔬肉类等生活用品供应。每天,居民们在群里报送所需用品,尹妍逐一记录,在固定时间免费配送到家门口。对一些使用手机不便的高龄老人,她每到订购日都会主动询问,帮他们订购所需物品,“采购员”和“快递员”一肩挑。
处处周到为群众,尹妍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保姆书记”。她把这些当成本职工作:“我们基层工作者就是要聚心聚力地解决老百姓最难、最盼望的事。”
初心不变,光阴无悔。这些深耕基层的工作者,将初心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满腔热血为民为国,书写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我把青春献给党”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气和毅力。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们的青春以奋斗为底色,用拼搏书写时代华章。
从1987年起,“海岛上的医生”王桂湘已经在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桂山岛上坚守了34年,刚入岛的年轻小伙现在已经两鬓华发。当初一起进入医院的5个人,因为退休等原因,现在只剩下了王桂湘一人。
34年间,王桂湘见证了海岛医院从简陋的小诊所发展成为如今综合型的诊疗医院。桂山岛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家乡,“再说离开是不可能了。我想着自己能干到哪一天就继续干下去,只要身体健康,医院还需要我,退不退休对我来说都无所谓。”
在最初没水没电、医疗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离开,而是默默坚守在岛上,抱着“去哪里都是工作,既然这里需要医生,我就留下”的简单初心,在这伶仃洋海域的小岛上扎下了根,成为了海岛群众看病就医、渔民船员生命保障的“定心石”。
桂山镇中心卫生院是岛上唯一的一家医院,承担着岛上所有居民的健康卫生安全。但王桂湘报到时,全院医护人员只有4个人,简陋的两层小楼位于海岛的半山腰上,一楼接诊看病,二楼就是生活宿舍。医院里看病的设备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三样,5个人既要当全科医生,还要兼顾护士。
除了离岛回家的时间,其他时间王桂湘都住在医院里。他的手机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以便病人来看诊随时能联系上他。医院的大门上安装了一个问诊门铃,无论何时有病人过来看诊,听到铃响,医生们都会立刻起床接诊。
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岛民也需要医生啊,总归都是要有人来做这件事的,我既然已经来了,就不如留下好好做。”这句话,是34年前他留在海岛的决心,未来,他还想在海岛继续扎根。
“我生在大陈、长在大陈,岛上的事总要有人来做,我决定留下来。” 坚守浙江台州椒江区大陈岛20多年的王海强,同样有着扎根海岛的梦想,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闻名全国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工作初期,王海强跟着师傅们用肩膀扛着水泥杆,硬生生在人迹罕至的荒山中踩出一条路,在山头上立杆架线,每天从日出干到日落,整整花了6个月,建起了上大陈的10千伏电网。
大陈电网薄弱,对大陈电网的改造很不容易。平时的大风、阵雨或者雷电,都有可能使电网受损停电,而一次台风过后对线路的维修至少要几天时间。为了改造电网,王海强把岛上所有电线杆都做了防风拉线,成功抵御了近年来多次台风的侵袭。
为了防止爬藤类植物爬上电线杆造成电路接地和跳闸,王海强利用业余时间反复试验,利用岛上丰富的风力资源,设计出了“风趋式防缠绕装置”,保护了线路安全。
王海强坐船前往上大陈岛检修线路。图片由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提供
在大陈岛工作的20多年里,王海强带领的大陈所线路班升级了23公里易腐蚀电缆,加固了566根电杆,更换了1071个高绝缘性绝缘子,对17个台区的增容和配电房进行了地毯式改造,实现了大陈岛24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投诉率为零。
他的足迹踏遍岛上的角角落落,走遍了大陈岛的每家每户,为岛上的居民们解决电路问题,被岛民称为“活电图”。每天夜里,看到岛上的灯更多了也更亮了,王海强会感到非常开心。
到现在为止,他仍在一线维护岛上的供电设施安全,守护大陈岛的光明。“这座岛的电我已经守了半辈子了,我还会一直守下去,为高质量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贡献自己的力量。”
革命时期,先辈们走上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点燃星星之火,开辟新的道路。现在,在江西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85后海归讲解员毛浩夫清了清嗓子,背上扩音器,穿梭于一排排黄色干打垒土坯房之间,自信、从容地讲解着发生在井冈山这片红色沃土上的革命故事。
出生在红色沃土井冈山,受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大半辈子的爷爷毛秉华影响,听红色故事长大的他很早便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红色种子。于是,从英国学成归来后,毛浩夫放弃在大城市高薪的职位,捧过了爷爷手中传承红色文化的接力棒,一头扎进家乡井冈山的红色宣讲工作中。
为了让游客对井冈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毛浩夫改良了老一辈讲解员授课式、讲座式一对多的讲演形式,使用体验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访谈教学或情景演出的方式。他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带领学员穿越时空、感受历史。
进行红色宣讲的毛浩夫(左一)。来源:受访者提供
另外,毛浩夫还通过制作短视频、进行新媒体平台推广、打造井冈山虚拟红色人物IP来讲述红色故事。他希望用更加接地气的形式、更活泼的方式去传播井冈山的红色历史和精神,从而让年轻人对井冈山的红色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为了给国外游客讲好井冈山革命故事,毛浩夫大量阅读党史文献,并与翻译较为权威的英译本逐一比对,力求用词精准,探索井冈山革命故事的国际表达。很多外国游客对毛主席诗词感兴趣,毛浩夫便把其中与井冈山有关的诗词找出来,与讲解相结合,扩充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让他感到欣喜的是,有的外国游客在听完讲解之后感慨“中国共产党原来是在这么艰辛的条件下一步步走过来的”。
这让他深深地感受到,“讲好井冈山的红色故事,是一种使命的传承,是对建党百年的献礼。”
“捐款454万元资助困难学生587人次、一次性拿出53万元帮助困难群众改造房屋、捐款7.5万元为四川阿坝州乡村小学买热水器……30年来,共资助贫困学生587人次,累计捐款454万余元。”
浙江嘉兴市64岁的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用身残志坚的顽强品质、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奋发有为的崇高追求,为建党百年献礼。
1990年,南湖革命纪念馆馆舍筹建,嘉兴开展“我为南湖争光辉”捐款活动,她捐了两个月工资116元;1991年,朱丽华从广播里第一次听到“希望工程”,月工资58元的她拿出140元资助了云南的两名贫困学生;2006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筹建,她捐款1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缴纳10万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
双眼因两次意外事故而失明,朱丽华在嘉兴市民政局的帮助下,参加了浙江省首届中医推拿培训班,成为一名盲人中医师,创办了丽华中医诊所。她的捐款几乎全部来自中医诊所的收入。
她没有成家,没有购置房产,至今还是集体户口,与人一起住在诊所的一个小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床头柜、一个收音机。每个月吃饭花五六百元,36元两双的布鞋能穿好几年。朱丽华常说,生活上要知足长乐,工作上要进取长乐,社会上要奉献长乐,“自己少用一块钱,就能多捐一块钱。”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师张梦弟第一时间申请赴湖北支援,并在大年初四启程。当时,张梦弟和战友们全盘接手武汉汉口医院,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近两个月。
汉口医院是武汉市首批定点医院之一,也是疫情期间定点医院诊治发热病人量最多的医院。为了尽快接手汉口医院、理顺工作,张梦弟和另外一位战友一起,迅速制定了工作流程,确定轮班制,电脑班、药疗班、入组班、院感防控班……经过集体讨论和实践修订,这套流程很快确定下来,保障了工作效率。
作为小组长,张梦弟身上肩负着照顾同行医护人员的重任。“零感染、零死亡,做好防护工作,我要保障队友们的安全,这是我的职责。”为了做好防护,在工作、换装、消毒等各个环节,援鄂医护人员要保证两人同行,互相照看,也互相监督。
此外,张梦弟是湖北荆州人,这次援鄂,他还有一个特殊职责——当翻译。由于病人很多都是武汉本地人,不太会讲普通话,医护人员大多都是广东人,张梦弟自觉承担起了翻译工作,哪里有需要,都会叫他。“尤其是老人家,更需要我来帮助沟通。”张梦弟说。
去年3月2日,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梦弟面向党旗光荣宣誓,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看到广大的医务同行走向抗疫第一线,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念,感受到了党员群体的使命和力量。”
今年3月22日,张梦弟预备党员顺利转正。作为一名党员医护工作者,他感觉自己的身上有了更多的责任,“时刻提醒自己,为人民的健康而奋斗。”他如是说。
张梦弟(后排左一)和同事们在武汉抗疫一线宣誓入党。受访者供图
不懈奋斗,砥砺前行。这些在各行各业中恪尽职守的工作者,以丹心为志,用奋斗筑基,在每个领域默默坚守,奉献青春,成为平凡或伟大的幕后英雄。
勇立潮头谱新篇
健儿何惧海中浪,勇立潮头敢为先。
从推翻旧中国的“倒海翻江卷巨澜”,到建设新中国的“敢叫日月换新天”,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些脚踏实地的实干者,带着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信念,敢立时代潮头,谱写发展新篇。
从杭州钱塘江畔的铁匠铺出发,半个世纪奋斗不止,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成为了中国连续创业历程最长的优秀企业家。
这位因改革开放而翻身的“农民的儿子”,从来不是被动或侥幸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从一开始,鲁冠球就是奋勇争先的最勇敢的改革领跑者。
1983年,鲁冠球承包乡镇集体企业萧山万向节厂经营权,比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成为“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还要早一年;1984年,申请实行股份制未被批准,鲁冠球便在工厂悄悄搞起了股份合作制的职工入股;1989年,鲁冠球率先破冰产权制度变革,从乡政府手中赎买产权,通过这一后来被称作“花钱买不管”的制度设计,真正获得了企业自主权;1994年,万向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鲁冠球把1983年至1985年第一轮个人风险承包的44.9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企业以及兴建学校。在“万元户”即为富豪的年代,截至1993年,鲁冠球累计放弃并捐献的承包奖金达300余万元。
2001年2月,鲁冠球倡议启动了“浙江省慈善总会‘万向慈善基金’——四个一百工程”项目,即资助100名孤儿健康成长、100名孤寡老人安享晚年、100名残疾儿童自食其力、100名特困学生完成学业。2008年,“四个一百工程”扩展为“四个一万工程”。截至2017年10月鲁冠球辞世,万向集团累积用于各类公益慈善的支出已超过12亿元,慈善项目遍及全国逾20个省区、200多个县,先后3次荣获中华慈善奖。
作为第一批乡镇企业改革家,鲁冠球始终站在改革的前线,把人民装在心里。他常常说“不能光为自己富,要带领群众共同勤劳致富”。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还有另外一位代表——“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改革先锋”步鑫生。资料图
生于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的裁缝世家,步鑫生二十几岁已是县城武原镇缝纫生产合作社的负责人。
20世纪80年代初,在任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期间,步鑫生以“生产上抓紧,管理上从严,经营上搞活,生活上关心”为方针,在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劳动用工、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海盐县衬衫总厂从一开始只有60多名职工,一度发不出退休工资,到1983年职工达到600多人,两年后有1000多人,企业利润以每年50%的幅度增长。
“分配原则是‘日算月结,实超实奖,实欠实赔,奖优罚劣’;生产方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管理思想是‘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经营思路是‘靠牌子吃饭能传代、靠关系吃饭要垮台’,‘谁砸我的牌子,我就砸谁的饭碗’。” 步鑫生朴素的改革格言迅速传遍全国,让同时期的企业家们接受了最初的市场化商业文化的洗礼。
这位“改革先锋”将自己看作改革道路上的铺路石,为市场体制改革呕心沥血:“改革并不是一路顺风的,改革本来没有路,是一块块铺路石铺出来的,我步鑫生就是其中一块铺路石。”
他始终坚信,在时代的潮流中,“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
在时代的潮流中,有人勇立潮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也有人潜入水底,默默无闻地攻克科研难题。
在航天领域,有一位独当一面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将梦做到了外太空。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再到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的副总工程师陈岚和队友们一路追逐星辰,用无数个长夜的奋斗击败了未知与困难,为火星探测器研制的测控数传分系统和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给天问一号装上了“天眼”,让它在遥远的星球成功进入停泊轨道。
从1986年大学毕业到如今,陈岚已经在航天事业中坚守了35年。
在检测雷达的外场校飞实验现场,有时冷到几乎冻僵,有时又热到汗如雨下,实验模拟太空,飞机高速翻滚,机上的设计师们呕吐司空见惯,飞机里高空缺氧,大家只能轮流吸氧。在历经了无数次这样常人难以忍受的极限挑战,陈岚和她的团队一次次跨越困难实现成功。
在嫦娥四号科研项目中,面对世界第一个深空探测的4.2米伞天线自主研制任务,陈岚团队不仅为人类第一颗远距离中继卫星插上了翅膀,保证了在伞天线的保护下,嫦娥四号与地面永不失联,而且比规定期限足足提前了五天。
三十五载航天路,她时刻牢记着一名航天人的使命,保持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陈岚带领团队,一路探索,攻坚克难,出色地完成了神舟载人、嫦娥探月和火星探测等产品的研制任务。
她感慨地说:“作为女性科技工作者,我能参与到月球探测、载人航天这样的工程中,我遇到了好的时代,参与了伟大的工程!”在以男性为主的科研团队中,陈岚脱颖而出,以女性的担当和刚毅书写了别样多彩的航天人生。
在地震监测领域,有一位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及应用的科研人员,把梦延伸到了陆地深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此时,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王暾感到心痛,“难道这样的强地震就没办法预报吗?能否在地震灾难前让民众提前收到预警呢?”
作为从四川走出来的科学家,王暾立刻做出一个决定:回国!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
2008年6月,王暾怀揣个人多年积蓄以及老师、同学的爱心筹措共300万元人民币回到祖国,回到成都,和20位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了团队,在成都一个普通小区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经过上千次的测试,王暾团队的技术不断上升。2011年首次成功预警地震,2013年首次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2019年成功预警长宁6级地震;2020年7月12日,唐山5.0级地震之时,提前五秒钟电视弹出地震预警……
2021年3月25日,减灾所举行四川首个山火监测预警试验。受访者供图
王暾带领团队一直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预警技术体系完善,推进预警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推动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
回国创业的14年里,王暾团队在潜心努力之下取得了亮眼的成绩,“第一,使中国建立了地震预警技术服务体系;第二,使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全球领先;第三,促进中国的多灾种预警技术走在全球的前列;第四,建立了中国地震预警和多灾种预警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但科技永远没有尽头,我们仍要继续提高地震预警的可靠性,让预警能更快更短、更快更准。”这是王暾矢志不渝的追求。
2020年4月,在形势最严峻的疫情暴发初期,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孙大陟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很普遍。他立刻联想到了自己近年研究的应用在汽车玻璃防雾上的科研项目。
于是,孙大陟迅速向学校申请返校,春节没过完,孙大陟便与学生张至火速投入研发。实验期间,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 24小时戴着涂抹了材料的护目镜,拿自己做实验。“我们希望,起码要保持24小时不起雾,才能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也保证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孙大陟说。
左边:已擦拭防雾湿巾;右边:未擦拭防雾湿巾。南方科技大学供图
最终,用3天时间,孙大陟和张至一同研发出了升级版的医用防雾材料,并将其制作成湿巾,以方便使用。二人把实验室当成了生产车间,连续数天手工作业,赶制出了3000片防雾湿巾,并将其捐赠给了南科大第二附属医院。
“二附院试用后,反馈非常好,还提出了一些产品形态的意见。”最终孙大陟和张至把湿巾做成了桶装抽取型,更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同时,孙大陟团队又结合抗疫一线的实际需求,在湿巾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出喷剂产品。2020年2月26日,孙大陟团队自主研发的60万片防雾湿巾和2万瓶防雾喷剂,火速驰援抗击新冠疫情的主战场湖北省,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等。
这些防雾产品不仅能解决护目镜起雾的问题,使医用护目镜一天不起雾,还具备有效灭活病毒、细菌的功能。产品已通过SGS安全测试,证实无毒、无刺激性,极大地帮助了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提高效率、保障安全。
锐意改革,创新不止。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环境中,这些弄潮儿们乘风破浪,一马当先,走在时代前列,用改革促进发展,用创新迎接未来。
百年华诞,千秋伟业。征程历历在目,回顾过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答案是:百年初心如炬,奋发图强;百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百年勇立潮头,携手并进。因为无数的共产党人,以奋斗之姿,勇担时代重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