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与建党百年|苏智良:半年作50余场党史讲座,每场都不同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邹佳雯 记者 郑浩
2021-06-30 08:0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知重负重、攻坚克难。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在奋斗路上创新求索,在重任面前勇于担当,在平凡岗位辛勤奉献,推动“中国号”巨轮穿越风雨、扬帆远航。

他们当中有钻研党史的大学教授苏智良,有扶危渡厄的逆行者钟鸣,有扎根云南治理洱海的专家孔海南,有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金牌讲解员王韵正,还有上海一网通办项目负责人朱珺辰……

百年前的一个原点,更是现在的一个起点。建党百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系列报道,采访了五位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共产党员,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党的故事。

苏智良在办公室。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邹佳雯 图(除特殊标注外)

6月28日早晨8点半前,苏智良已经给向他约稿的两家报刊杂志社发送了两篇稿子,然后他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一张褐色的一拃长的便签纸,对一下手上还有的事务。

多年来,苏智良习惯把一个月的事情都记在一张便签纸上,随身携带。眼下,这张纸条上的日程已列到了7月27日,那天他有一场会要开、一场党史宣讲要做。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上海市委“党史”专家宣讲团成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苏智良带领团队花十年完成的《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出版,全书盘点了上海近千处红色地标,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与此同时,苏智良坚持党史宣讲,2021年这一事业更是按下了加速键。

苏智良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党史讲座。  上海师范大学 供图

50余场党史讲座,没有一场是相同的

自1月在老渔阳里2号开启2021年第一场讲座,近半年的时间里,苏智良已在各学校、基层、机构及部分企业开展了50余场党史讲座。

“每一场党史讲座,我都可以保证是不同的。”苏智良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举例说,到天平街道讲党史的那次,他看到对面余庆路的两幢屋子是当年中央特科的联络点,因此坐下来的第一个故事就讲了对面的情报传奇;到泰兴路南京西路给中国电信讲党史,他会选择讲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在这一带的活动轨迹,以及红色通讯的故事。

苏智良的党史讲座注重场景感和故事性,深受听众喜爱。每次在不同的地点面对不同的对象,苏智良都会从自己的知识库里即时调取关于所在地空间、共产党人和共产党史的资料,形成图景,引述理论,娓娓道来。

这样庞大的知识体系由四十余年积累而来。

苏智良、姚霏主编的《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

1978年,苏智良高考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期间专攻上海城市历史研究,自此开启学术生涯。他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实地考察调研,因此也有人将他的研究称为“行走的历史学”。《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就是这么跑出来的一本书。

早在建党90年的时候,苏智良就在考虑如何为建党百年做点事情。在研究上海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他感到有大量的红色文化还有待研究和考证,而城市正在经历飞速的更新和发展,考证愈发迫在眉睫。因此,十年的时间,他带领“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团队对上海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与广泛的实地调查,试图构建完整、丰富的上海红色文化基因图谱。

《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内页

2009年开展的上海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确认上海革命遗址遗迹总数为657处,其中革命遗址456处。2020年,经过苏智良团队和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上海红色革命文化旧址、遗址增加到1000处,成果被收录于书中。

“资料少,考证难,尤其是秘密电台的部分;城市更新快,很多建筑在消失。”苏智良列举了考证过程中的两大难点。每一个新的地点的考证,团队几乎都要经历找一手资料、提炼地点、实地考察、收集新老照片、整理交通和地图、成文的全过程,这也方便了读者按图索骥探访书中列举的红色地标。

动态研究红色革命纪念地

无论是党史宣讲还是出版书籍,有一个身份在苏智良的身上是贯彻始终的,这就是教师。他希望用最没有距离感的方式,带领群众自然地学习党的历史,并发挥各行各业的作用,自发保护上海的红色革命纪念地遗址。

在这之外,他强调最基础的工作依然是指导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也将通过国家思政领航课程等培养更年轻的接班人,试图让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的研究动态地进行下去。“希望在建党105年的时候,我们能出一个修订版,集纳更多的红色地标。”苏智良说。

这种不懈的“动态研究”也在持续发挥作用——2020年8月,苏智良和团队经考证,发现现在的长治路177号原是《上海俄文生活报》馆,曾是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寓所和办公地,也是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办公地。这栋建筑原本有被拆除的风险,但在苏智良等人的呼吁下,最终得到保留。

“这样就好了,否则这样重要的旧址没了就永远没了。所以我也在尽可能地推进类似这样的遗址保护。”苏智良说。

“百年大党正青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苏智良说,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有很好的作风和传统,另一方面,人民的期望提升了,国际形势也更复杂,这就需要全体党员共同努力,“特别是年轻人。事业就是这么一代一代相传,也因此我们的党才能永葆青春。”苏智良强调。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