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史学习教育】哈达铺的那条街

2021-06-28 23: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哈达铺的名气源于那条街。

那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街。街道并不长,只有1200多米,但历史悠久。学术界普遍认为,“哈达”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传入西藏的。哈达铺地处藏汉结合部,最适合大批量经营哈达这种特殊商品。这是哈达铺之所以得名,成为岷江上游一个地域名称的重要依据。又因其曾经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而闻名遐迩。

那条街至少从元朝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而且必将沿用到将来。

在哈达铺被绿色环抱的世界中,那条街是一条闪耀着金黄色的红飘带。飘带上绣着镰刀斧头。镰刀斧头跟当地人祖祖辈辈使用的别无二致。只不过祖辈人使用的镰刀斧头如今大多在农家院子的犄角旮旯,上面落满灰尘,亦或存留到当地的乡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五零后、六零后的人一睹此物,就像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熟人,不自觉地大睁眼睛,温情脉脉,瞬间唤醒了童年记忆,甚至下意识摸摸曾被此物磨出老茧的双手,回忆起当年使用此物时顺不顺手、咯不咯手的情景。九零后、零零后的人也会大睁眼睛,仔细观察。但瞅完每一个细节之后,大多用茫然的眼神看着锈迹斑斑,被汗水、雨雪、风尘渗透过的此物为何物,更不知如何使用。毫无疑问的是,镰刀斧头早已镌刻进中国人的心中,熠熠生辉。

那条绣着镰刀斧头的红飘带一直在飘动着。当年,他从哈达铺飘到了陕北,最后一直飘遍了全中国。如今,他安静地待在哈达铺,神态慈祥、笑意盈盈。尽管时代的印记在他身上浓郁,脸上有了褶子,鬓角出现银发,但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走起路来步履铿锵,踩得大地咚咚直响,如擂战鼓,焕发着光彩与魅力。每年有大量的学者、记者和游客从这条街上走过,研究这条街独特的个性和人文历史,感受这条红飘带的质地,测量时光岁月留在这条街上的温度。

在大自然中,在崇山峻岭间,那条小街无疑是渺小的、寂寞的,但他却有着亘古的秘密和惊人的能量。他的名字与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贺龙、任粥时、刘伯承等许许多多的伟人联系在一起。

红军前后两次到过哈达铺,在那条街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故事。

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路过哈达铺,在此驻扎七天。在那条街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

1936年8月,红二方面军和部分红四方面军到达哈达铺。在那条街上活动近两个月时间。

走在那条街上,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旧址——义和昌药铺赫然在目,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药铺地处上街,由3间北房和11间南面临街铺面组成。北房中间正厅是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室,左间是毛泽东住室,右间是张闻天住室。

当年,毛泽东睡过的土炕,铺过、盖过的羊毛毡、被褥,使用过的八仙桌、炕桌、马灯等物保存完好。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南方人,他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在那盏马灯光的照耀下,他右手夹着一支烟,左手拿着几张当时的《山西日报》《大公报》《晋阳日报》等报刊聚精会神地阅读着。读到紧要处,忘记了抽烟,任烟头一直在燃烧;忘记了弹烟灰,任烟灰凝聚成烟灰棒。忽然,烟灰棒掉了下来,正好遮住了阅读的文字,他立即把报纸折成半圆状,把烟灰抖落在地。时而,他眉头紧蹙,时而舒展开来,露出会心的微笑。当阅读完诸如《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阎锡山在绥靖公署及省府纪念周的报告》《国民党军第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的讲话》等消息后,他猛然一抬头,兴奋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对旁边的张闻天、周恩来等人说:“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哩!真是天大的喜讯!”随即,美美地深吸一口烟,又从鼻孔里喷射出来,屋子里瞬间弥漫起浓浓的烟雾……

此刻,毛泽东心中已经有了重大决定:对,一定要去陕北,去找刘志丹!随即,兴奋之余的伟人谱写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篇。

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叫同善社。同善社在义和昌药铺东南200多米处的下街,很方便领导们开会、交流,是一座典型紧凑的北方小四合院。只不过这个四合院有点特殊。北方四合院的正房大多是一层建筑,而此四合院的正房即北房是三间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这是比较罕见的。楼下是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和周恩来的住室。院中的那棵海棠树尤其引人注目,红彤彤的枝头仍然有星星点点的果实。

周恩来总是很忙碌。他在思考革命大事的时候尤其不放过细节,对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研究,直至深思熟虑。清晨或者傍晚,穿戴整洁的周恩来在院子里散步,思考问题,欣赏枝繁叶茂的海棠树。一阵清风徐来,看到沉甸甸的果实在枝头颤动,忽然灵光一闪,一个问题的症结又被他找到了破解良方。他莞尔一笑,抿起嘴角,立马挺直腰板走出大门,步履坚定地向义和昌药铺走去。

当时任红一军团宣传部长的邓小平的住所是临街的一间商铺。当地人由于想保持原汁原味,不愿意破坏哪怕是一丝一毫旧居的原貌,显得古朴厚重。有的椽檩在雨水和岁月的冲刷下破旧了,墙皮脱落了,木头楔子也错位了,大门用木板严严实实地遮盖着。屋顶上长满了瓦松。一棵棵小小的瓦松就是一棵棵小松树,在初夏时节,在哈达铺阳光、雨水的滋润下,长得精致、葱茏,针叶细长,透着亮色。

瓦松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但这并不影响它一生的使命。在干旱的时候,它的种子静静地躺在瓦沟里等待机遇。雨季来临,它便使劲地吮吸水分,然后迅速地生根发芽并长成植株,再很快地开花结果。

瓦松真是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它枝条分明,个性鲜明,还真有点邓小平的性格。邓小平留给世人的印象虽然很平实,但他作为革命家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在逆境中,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思进取而拒退缩,行果断而少徘徊,敢担当而弃推诿。

哈达铺确实是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的绝处逢生之地,是长征途中的意外惊喜 ,更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

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哈达铺,一举夺取了国民党鲁大昌部在哈达铺的粮库,缴获了一批大米、白面、食盐,使数月来缺衣少吃的红军战士及时得到物资补充。中央红军在那条街上住了一个星期,给每个战士发了一块大洋,让他们尽情地购物,吃好喝好,补充能量。那条街成为战争年代难得的休养生息的好地方。此后,陇南儿女3000多人参加红军。

自古以来,哈达铺就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地。三国时期为“阴平古道”,魏将邓艾当年即从此入川灭蜀。阅读现有的史料,“哈达铺”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清史稿·甘肃土司传》,说的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宕昌第一代土司马珍,在元至正年间防守哈达川九族而授指挥使之职的故事。“哈达川”即乌鸦聚集的小山头的川坝。哈达铺又被附近群众简称为“铺里”,“铺”应该和古代驿站有关。

在那条街上,在距义和昌药铺约10米的斜对面便是那个著名的邮政代办所。因为当时药商云集此地,希望通过报纸掌握时事,了解市场信息,于是,当时政府在此特设了此所。

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有一些重大的转折在瞬间发生,但却决定了接下来的历史发展走向。那个小小的仅有两间临街铺面的邮政代办所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这一片养育了纯朴善良乡民的富饶之地,自然就成为中国革命的加油站、栖息地、新起点。

走在那条街上,时间仿佛轮回,穿越到了八十多年前的哈达铺。镰刀斧头的旗帜高高飘扬,得到物资补充、穿着崭新灰布军装的红军战士个个脸色红润、精神抖擞,或昂首阔步地走在大街上,或走村窜户帮助老百姓挑水扫院、割麦打场,像过年一样。分到田地的穷苦百姓满脸喜悦,有的争先恐后地帮助红军战士缝衣补鞋、磨面拾柴,有的聚集在场院,倾听站在车辕上的红军宣传员讲解革命道理。不远处场院的角落里,依次架起红军战士使用的“三八大盖”。孩子们好奇地走过来围观这些枪支,男孩子们甚至忍不住伸出手摸摸。周围,一群麻雀在柳树上静静地待着,不再叽叽喳喳。一只金黄的猫趴在墙头,睁着圆丢丢的眼睛好奇地望着这群人。高傲的公鸡带着一群母鸡悠闲地散步、观望。不远处的猪圈里,老母猪带着一群小猪仔啃食青草,发出哼唧哼唧的声音。鸡们猪们在想,这些人对我们怎么这么友好,怎么不再捕捉欺负我们?这跟前段时间戴着大盖帽的那群人截然不用。大盖帽一来,主人们就会赶着它们藏到深山老林或者沟底深谷,来不及跑掉的同伴就会被捉住杀掉,然后抛进滚烫的大铁锅。

如今,哈达铺充满了红色印记。那条街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街上的幼儿园叫红星幼儿园,街上的酒店叫红色假日酒店。酒店里准备着红军服供游人选用。时不时,街头就会走过一群群穿着红军服的游客。这些游客刚才还在嬉戏,一旦戎装在身,打上绑腿,不管男女,立马神情严肃,腰板直溜溜。他们知道红军是有理想、有信仰的队伍,只要穿上这身军装,身份就不一样,责任也不一样。站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前,都要庄重地拍照,留住精彩瞬间。

哈达铺是个多雨的小镇。水多,鱼也多。那条街上的石板路,被雨水滋润得滑溜溜、亮晶晶,阳光一照闪着光泽;双脚踩在上面,心底踏实,身体、灵魂都是干净透明的。当年,哈达铺人民与红军将士结下了鱼水情谊。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回族的民族政策法规——《回民地区守则》就是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哈达铺的当天颁布的,规定红军进入回民区域应先派代表同阿訇接洽,获得许可,才准进入回民乡村宿营,否则应露营;保护回民信教自由,不得擅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不准借用回民器皿用具,各部在回民地区不得吃猪肉、猪油;宣传民族平等之主张,反对汉官压迫回民等。

1936年,由杨定华撰写的《雪山草地行军记》《由甘肃到山西》等介绍长征的经典作品,已经漂洋过海到达法国,开始在巴黎的《救国时报》连载。虽然杨定华的身份至今未解,但他撰写的长征故事若非亲历难以杜撰。阅读相关内容得知,红军进入宿营地后,小商小贩的物品在周围陈列起来。为了避免买卖拥挤,各部都派出战士代表前去采购,买卖都用现洋。乡民觉得红军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甚觉诧异。红军出发时,一般由各部队自行派出纪律检查员到各部驻过的房舍检查,检查完毕立即向集合的部队宣布检查结果。杨定华记得当时有两个连队宿营的房舍未打扫,有一个连队借来的锅碗未洗干净,有一个战士买了鸡少给了一毛钱。纵队司令听了之后立即命令犯纪律的连队首长派人回去打扫房舍、重新洗刷锅碗,少给的钱,一时虽查不出是谁,但由政治部垫补……

如今,只要你深入哈达铺及其周围的村庄转一转,还会搜集到很多父辈们流传下来的故事。红军来到哈达铺、理川一带时,村民韩国玉的父母都在家里。此前,由于国民党宣传红军来了要杀人,共产共妻,群众被吓跑了。他父亲领着他也跑了。过了三四天,回村子去的人说红军对老百姓非常好,他们就回到家里。到村子后,发现红军纪律严明,不打人骂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很多逃跑在外的人也陆续回来了,有的还参加了打土豪、斗恶霸的活动。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红军给参加会议的群众发了馒头和肉,让群众美美地吃饱了一顿。

当时,村民畅树隆的爷爷畅明亭是位老中医,六十多岁,在哈达铺中街开了一间中药铺。有个红军战士(巴州人)来药铺抓药,说他吃不得、走不得、肚子窝。爷爷听不懂,问了几次,才知道是拉肚子,便抓了一副中药给他。红军战士没钱,爷爷也没有要钱。那时,红军纪律很严,拿了人的东西不给钱是违反纪律的,纠察队经常检查违反群众纪律的事。第二天,那个红军战士又来抓药,临走留下一把熟铜小勺定要爷爷收下。爷爷不要,红军战士说:“留下做个纪念吧!”爷爷还是拒绝,红军战士硬把小勺留下才离开药铺。因为铜器是稀罕物,一般人家没有,又是红军赠送的,爷爷就把铜勺视为珍贵之物,一直保存着。1968年,甘肃省博物馆来哈达铺征集革命文物时,爷爷便送交了上去。爷爷说,还有一个红军战士看病没现钱,就从身上掏出一个祖传的玉枕留下,爷爷坚辞不要。

哈达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牛炳山的后人至今还记得爷爷讲过的故事。红军长征第二次到达哈达铺后,成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组织了游击队。在红军的领导下,他们搞宣传、斗恶霸,,还分了许志仁、赵旦旦、刘祖汉等大恶霸的牲口和财物。在中街戏楼上,红军还演戏、开大会。一次,他记得枪毙了两个国民党密探。红军走后,国民党和鲁大昌把当地的百姓、当了苏维埃干部和游击队的人杀了很多。有的被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的当了和尚。他被抓去打了一顿。他就给国民党的营长送了八十个大洋才放了出来。大恶霸赵旦旦领的民团把牟张娃围起来。牟张娃父子一个拿着矛子,一个拿着斧头,大喊道:“冲出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得力!”民团吓得不敢靠前。赵旦旦把赵海家押到山上,背上砸了一铁锤,头上打了一火枪,咬牙切齿地说:“今天要你给我的老黄牛顶命。”赵海家临死不屈,大骂道:“赵旦旦,要吃张口,要杀开刀,今天你杀了老子,明天会有人提你的头!”解放后,赵旦旦被政府枪毙了……

肖华将军有诗云:“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

文、图:记者 翟雄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原标题:《【党史学习教育】哈达铺的那条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