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亚欧对话会发出重庆倡议,中国要跟沿线国家一个一个谈基建

澎湃新闻记者 是冬冬 丁蕾蕾 发自重庆
2015-05-28 18:29
来源:澎湃新闻
自贸区连线 >
字号

《重庆倡议》提出,呼吁推动亚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亚欧开放型贸易投资体系。   许海峰  澎湃资料

        5月28日,为期两天的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在重庆闭幕。

        当天,会议发布《重庆倡议》,从推动亚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亚欧开放型贸易投资体系,构建亚欧开放型贸易投资体系,提升亚欧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合作水平,深化亚欧人文交流,完善亚欧政策沟通与协调机制等六方面,提出九大倡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基础设施是目前“一带一路”中的大瓶颈,“应该将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互通放在比较优先的位置,对于沿线国家,中国需要一个一个谈,沟通发展战略,确定双方的合作重点是什么。

        关于基础设施建议,《重庆倡议》提出,支持并鼓励亚欧会议成员提升本国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水平,构筑高效、具有竞争力的综合基础设施网络:

        (一)共同致力于改善和建立新的亚欧大陆桥和跨亚欧运输走廊,大幅增强亚欧贸易航线运力,加快推进亚欧海底光缆建设,形成涵盖海运水运网、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航空网、通信光缆网、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在内的亚欧互联互通网络;

        (二)深入探讨在港口、电力、通信、油气管道、铁路货运、物流园区、陆港和临港产业、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三)建立沿线大通关机制,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推动口岸操作、国际通关、换装和多式联运的有机衔接,形成统一的运输规则;

        (四)加快构建亚欧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链接区域增长极,发展“互联网+”经济,打造“数字亚欧”;

        (五)密切各利益攸关方合作,妥善解决可能涉及投资的相关问题,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关立法,致力于构建综合高效、安全经济、环保且可持续的多式联运体系。

        “一带一路”中有望获得优先推荐的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各方关注。

        此前一天——5月27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表示,国开行将设施联通作为重点领域优先推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李吉平介绍,该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支持的项目超过400个,占到国开行国际业务的三分之一以上,并建立涵盖了60多个国家900多个项目的“一带一路”项目储备库,涉及的投资金额将近8900多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仅官方来源的资金可能不够。

        “应该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张晓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政府对于社会资本的引导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之前中投设立的海外投资基金,并没有说政府全资,可以让社会资本参与部分。

        一名熟悉国开行的学者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资金只是表面问题,实质性的问题是,谁来做投资主体,谁来承担风险,谁对投资负责,“说白了,就是谁有意愿发起这个投资,这是关键。”

        这名学者直言,一些项目规模大,投资高,收益会比较低,收回时间也长,且普遍存在一些国别和地缘政治风险,所以投资主体会有疑虑。纯粹靠市场化的方式,单纯依靠企业来发起跨国投资,确实有一定难度,但不是说不能做,关键是以什么方式来做,各国达成共识比较重要。

        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28日表示,政府间要推进合作编制规划和确定项目,“我们目前也在与俄罗斯、蒙古国启动编制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纲要。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跨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实施起来普遍进展缓慢,往往是规划和方案做出来以后放几年甚至十几年,这样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

        欧晓理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加快推动互联互通也是各国共同的使命,需要各方面相向而行。

        再看5月27日举行的本届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就曾表示,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在操作层面,张晓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要看各自的条件,包括产业条件和通道本身的前期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先建,比如中巴经济走廊,里面有几条交通通道的项目,现有铁路的改造,瓜达尔港改造升级,就是一带一路一条重要通道的重要项目。还有中国与东盟的铁路合作等。”

        在为期两天的对话会上,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新加坡工商联合会主席张松声、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澎湃新闻CEO邱兵、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等政商学界人士就推进亚欧各领域互联互通进行了主旨发言或专题发言。

【附:澎湃新闻CEO邱兵在本届对话会上的专题发言】

澎湃新闻CEO邱兵作专题发言。 澎湃新闻记者 权义 图

建立“互联网+”新闻媒体命运共同体,拥抱亚欧世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建立“互联网+”新闻媒体命运共同体,拥抱亚欧世纪》。

一、从12年40万读者,到半年1000万用户

        让我们先看这样一组数字: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也就是说除了8小时睡眠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查看一次手机。这是2014年1月德国布尔达传媒集团发布的数据。

        研究认为:普通人一天一般会接到、打出和漏掉22个电话,平均收到或发送23条短信;还会看18次手机上的显示时间;每天故意不接手机的平均次数为1次;开始接电话的时候会看一次手机,结束通话的时候仍然会看一次手机。

        以手机和Pad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样也反过来重新定义了各新闻媒体生产内容的方式。因此,作为上海报业集团主办、《东方早报》运作的新媒体创新产品,澎湃新闻(The Paper)自创立之初,就将主要用户群体瞄准了移动客户端,自7月22日上线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澎湃新闻的移动端装机量已经超过1000万,而其中大约43%的用户处于25-34岁,21%处于35-44岁。而作为澎湃新闻的“母报”——《东方早报》从2003年7月7日创刊至今,12年来报纸的经常性读者也只有40万。

        从12年40万到半年1000万,这正是媒体革命的新时代,打造新闻媒体互联互通平台的基础和意义所在。

二、以创新引领“亚欧世纪”,媒体互联互通要先行一步

        本次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的主题是“创新引领行动,推进亚欧互联互通”,推动新闻媒体互联互通理当成为“起手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秋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今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这份“一带一路”蓝图所带来的愿景,就是引领全球进入“亚欧世纪”。

        作为亚欧两大洲唯一的政府间合作论坛,亚欧会议创立19年来已经达到53个,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7%,经济总量约占全球55%,人口、贸易额约占世界60%。亚欧深化合作互联互通,将确保这片大陆有足够的人才参与创新,并有足够的人口和市场来检验各种新的创意,如果能把重心放在创新上,必将引领世界潮流。

        创新离不开信息支撑,而在这个时代只有拥抱互联网,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创新。实现亚欧互联互通,首先必须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而新闻媒体尤其是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作为这个社会信息传播最便捷的平台,在构建亚欧共同体的过程中,理当成为第一阵营,这与其余领域的互联互通相比,不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瓶颈,也不存在技术障碍,相较于其他领域,是唯一下定了决心、有了想法就能撩起袖子去做的,而且可能是门槛最低、最可控和试错成本最低的领域。

三、以媒体互联互通促进消解亚欧合作发展两大鸿沟

        2014年10月10日,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手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赠送了一份“神秘礼物”,随后被默克尔小心翼翼地托起。

        这是一把小巧精密的六根鲁班锁——由环环相扣的6个铝合金部件组成,这是一种从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益智玩具。

        两国媒体都对这一把锁进行了大量关注,并讲述了鲁班锁背后的中国故事与中国智慧。尽管,之后并没有报道显示,默克尔是否自己打开了这把锁,但是媒体报道这把锁所讲述的故事,除了表达两国将共同拆解难题,我想也还预示了今天我们正在研讨的,亚欧以互联互通打造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亚欧可谓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从乌克兰危机到阿富汗战乱、从中东乱象到恐怖袭击、金融危机……如何拆解这些复杂局势的“鲁班锁”,共同应对经济持续下滑的风险,妥善处理地区冲突和热点,甚至避免亚欧大陆重蹈战争覆辙,也是媒体在报道中理当探求的。

        具体而言,新闻媒体互联互通,将有助于亚欧国家在合作的过程中,消解两大鸿沟:信任鸿沟与代际鸿沟。

        消解信任鸿沟

        建设亚欧新闻媒体命运共同体,可以成为亚欧命运共同体构建互信的润滑剂。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网相联。”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这既是国际政治的底线,亦是全球网络的规则。构建亚欧命运共同体亦然。

        本次对话会开幕前,中国亚欧会议高官张小康曾经为澎湃撰文指出,推进亚欧全方位互联互通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程,面临三个主要的困难与挑战:巨额资金的投入,各国政策协调与沟通,以及尚需加强的政治互信。

        必须承认,基于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国情与历史差异,亚欧全方位互联互通必然面临着规则的摩擦、经济的竞争、文化的冲突,而对新闻媒体而言,在传播和解读他国政策、加强民意理解和互信方面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消解代际鸿沟

        建设亚欧新闻媒体命运共同体,可以成为亚欧命运共同体社会治理的稳压器。

        网络时代推动了社会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代际数字鸿沟问题,老一代的权威正受到年轻一代的颠覆,而一旦叠加经济和社会动荡,这一代际鸿沟将在互联网上被无限放大,并由社交媒体为其组织和传播赋予最新的时代性。这种颠覆尤为鲜明地体现在媒体报道的价值观导向和规范解读中。因此,消解这一鸿沟,媒体首当其冲,更是责无旁贷。

        以近些年来欧洲尤其是南欧频频爆发的抗议活动为例,其背后的高失业因素在意大利、希腊、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亚欧多国均存在,而在社交媒体越活跃和自由的国家,越容易诱发不可预见的社会稳定风险。

        如2011年夏天,从伦敦席卷整个英格兰的骚乱震惊世界,在制造骚乱的3000多名暴徒中,大部分是14岁至22岁的在校学生。有报道称,此次英国骚乱的发生和蔓延与一些年轻人热衷模仿暴力游戏《侠盗飞车》(即《GTA》),并利用微博、社交网站和拥有免费加密通信功能的黑莓手机互通声气有很大关联。而从一开始,在“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站上就出现了死者的照片和大量相关讨论,其中不乏煽动性言辞。

        亚欧各国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元化格局,从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所面临问题同样是多元化的,媒体作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思想的传播者,如何在相似的社会问题上通过报道寻找解决路径,构建健康的媒体和网络生态,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代际变迁成为整个社会变迁和发展的源动力,而不是破坏力。

四、四点建议

        为推动亚欧媒体间的互联互通,可以以建立亚欧媒体共同体为切入口,打造亚欧合作的基础平台之一,我在此提出四点建议:

        1.在亚欧会议框架下,建立主流媒体交流平台,并适时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媒体合作平台,以融合发展提升和共享共同价值。

        2.确立定期交流机制,促进各媒体间人员交往、信息和技术交流,消除相互之间的歧视和分歧,求同存异,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3.创新媒体研究合作模式,建立专业的跨国媒体大学和研究机构联盟,组建相应的创新研究团队。

        4.建立亚欧媒体间资源共享平台,打造开放式、可视化和定制化内容生产和发布平台。构建媒体信息与用户大数据库,通过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社交关系传播等打造媒体新生态链和文化产业共同体,共享媒体发展红利。

        谢谢大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