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企业家需要安全感

2015-05-26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虽然科技创新最终体现的是人类与未知世界的关系,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得如此纯粹。纯粹为真理而真理,几乎已是一种过去式的贵族活动。21世纪的商业社会中,资本成为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润滑剂。

        科技创新几乎是一项不需要政府额外鼓励的活动,资本的诱惑驱动着每一个不安于现状的灵魂。资本市场上的各种造富神话,已让众多不管有能力还是没有能力的人热血沸腾。在创业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之后,理论上就不会出现创业动力不足的问题。

        遗憾的是,创新并没有因此遍地开花。这里自然有创新不容易的因素在其中,但各国在创新领域的高下之别,往往是制度上的因素使然。

        资本、人才自然是科技创新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但还有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很重要的因素——时间。创新周期或长或短,但总归不是一气呵成或一蹴而就的。一项小小的科技创新,或许就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不断地人力、财力投入。要实现这一点,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不可能的。

        比如,如果一家企业的领导人任期只有三五年,那么他就很难有动力去展开一项费时10年的研发。再比如,如果一个创新者知道一旦自己的产品推出,就会有一大批不会受惩罚的抄袭者蜂拥而至,那么他或许就不会选择创新。还有,如果一个创新者始终处于一个政经形势不确定、心里缺乏安全感的氛围中,那么他也不会习惯于着眼长远。

        世界上很多政府都鼓励创新,但方式方法大多都错了。它们习惯于从创新者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制度)原因。它们以为,创新不够,原因在于创新动力、创新人才不足,那么就给创新者提供钱、土地、优惠政策。但是,在资本兴盛的年代,并不缺创新的动力,也不缺创新的人才,缺的是好的制度。

        在现实中,资本激发出来的创新动力,很容易就被“坏的”制度的冷水给浇灭了。当然,人们也不会对政府的鼓励政策无动于衷,相反,他们会绞尽脑汁套取政府的优惠政策,而创新的事业反而被搁置一边。同时,由于创新本身存在不确定因素,政府又不可能掌握所有专业知识,因此政府也很难针对政策套利者制定出奏效的反制措施。如此,政府鼓励创新的付出,到头来吸引的很可能是一群投机者。投机者多了,劣币驱逐良币,真正有意愿创新的人才反而会选择离开。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政府自己身上着手,消除制度上的不确定性,让人们愿意长期地生活在这个地方,为创新耗费时间。

        政府应该把自己透明地展示给社会看,减少权力的神秘性,最大程度地消除制度上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当一个地方的政府是有限的、透明的,制度是确定的、可预期的,生活其中的人们是自由的,那么它甚至都不需要专门为创新者或创业行为提供便利,资本、人才、技术就会自然而然地纷至沓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