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银幕上的共产党员|《生死抉择》的坚守和创新
2000年,电影《生死抉择》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并在全国公映。影片由导演于本正执导,知名演员王庆祥、廖京生出演。从暑期一直上映到国庆,全国累计票房收入1.2亿元,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并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同时影片也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生死抉择》海报
于市场、于类型而言,电影《生死抉择》都是一部意义重大的电影。如今的观众面对“亿元”这个级别的票房早已见怪不怪,但21世纪之初,中国电影市场还远远没有起来的时间节点上,这是中国有正式票房记录以来,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一个鲜活的新型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形象跃然银幕,而其中对于贪污腐败、权力关系网织就的表现,在今天看来也堪称尖锐大胆。
电影里,北方某省会城市市长李高成自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后回来,就面临复杂的局面和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自己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杨诚,来了才半年,省委就已经任命他主持市委工作,而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中阳纺织厂有上千工人准备到市政府请愿,令他大吃一惊。
《生死抉择》剧照,廖京生饰演杨诚,王庆祥饰演李高成
6年前,李高成就是中阳纺织厂的厂长,这个厂几十年来一直是纳税大户,如今却面临着破产和倒闭……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却发现由他一手提拔的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存在着集体腐败,妻子吴蔼珍也深深卷入其中,李高成的四弟李宝柱本来在家种田,却成了“青苹果娱乐城”的总经理。乌烟瘴气的娱乐城,幕后老板正是中阳纺织厂的领导班子。而所有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背后,培养他的省委副书记严阵就是其中的关键。李高成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最终,在党性和良知的要求下,在杨诚的协助下,李高成做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选择。
《生死抉择》剧照,李高成和他的老领导严阵(王振荣饰演)
《生死抉择》是一部反腐倡廉力作,全片声画制作精良、叙事线索层次清晰、电影语言运用纯熟。影片对人物刻画十分成功、性格走向脉络清楚,特别对主要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得丝丝入扣,成功地塑造出李高成、杨诚等令人信服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同时,涉嫌贪腐的反面人物也一改传统叙事中“贪官污吏”的刻板印象,有自己的私心和现实困境的考量。
共产党员干部在金钱、亲情、友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振奋和鼓舞。同时,影片中揭露的腐败现象发人深省,深刻地揭示了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
“我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能让腐败分子蒙混过关,毁了改革的前程,毁了我们党,毁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面对曾经的亲朋好友,李高成做出了忠于内心,忠于信仰的选择。这一幕也曾让观众在影院拍手叫好。
《生死抉择》剧照
此外,抽丝剥茧揭开贪腐案件的叙事结构中,层层抽丝剥茧的过程,也赋予了影片一些营造悬疑感、类型化的叙事空间,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没有大场面的战争,没有好看的特技镜头,《生死抉择》却让每一个走出影院的观众从心底叫“好”。
21年前,这样的一部影片在全国院线上映取得积极反响,大量国家企事业单位踊跃包场观看,电影成为共产党员党性教育的生动示范。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影片上映获得热烈反响后,一些地方的影院纷纷撤下进口大片,改映这部国产影片。上海电影制片厂为满足各地需求,赶印的《生死抉择》电影拷贝已达一百九十个,创下了该厂发行影片拷贝之最。
在湛江海关大案、厦门远华大案、江西胡长清案、广西成克杰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被媒体曝光的大环境下,上影厂出品这样一部影片,恰合当时社会反腐倡廉的大风气,也正顺应中国观众渴求一个公义廉政社会大环境的民心。
时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恢宏节点,澎湃新闻记者也与这部影片的导演于本正重新谈起这部电影。当年的拍摄和影片情节历历在目。这位今年已经80岁的老电影人,依然记得当时那份想要“为人民拍一部好电影”的初心。
【于本正自述】
一直以来,我选择拍戏,都是挑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小说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是蛮感动也蛮冲动的,觉得这是可以改成电影的好题材,加上当时上海的领导对这个项目也很支持,就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当时觉得《生死抉择》的小说(张平长篇小说《抉择》)写得是深刻而尖锐的,能不能很顺利进行改编操作,这是我所考虑的一个方面的。所以当时我也和领导部门提出,要拍这个题材,矛盾尖锐的部分不能削弱,揭露人性的部分不能够回避。
《生死抉择》剧照
不可否认,《生死抉择》的成功,离不开小说的文本,它提供了非常扎实的基础。有一个点现在想来挺奇特,以往我拍文学改编的电影,都会去拜访原作者,但在拍《生死抉择》的过程中,我竟然一次都没有和原作者张平接触过。我还记得一次碰到厂领导,我还托他带我向张平先生致以歉意,因为这次改编完全没有去征询他的意见。
从1998年10月开始接触这个题材,1999年7月才开机,对剧本我几近苛刻。我们改编遵循的原则是:一切以塑造好李高成这个人物出发,在开掘人物的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同时特意加强了李高成家庭这条线索。比如我们在影片中加入了李高成的家庭里有一个弱智的孩子这个不幸的因素,从而合理化夫人贪污的理由。
原小说中李高成的妻子是个反贪局长、飞扬跋鹿。现在改成一个处长,因为有一个弱智的女儿(原小说子女在国外),她把重心放在家庭上。为了给自己的女儿看病、请教师,为了给婆婆治病,给丈夫的四弟解决生活困难,她努力操持着这个大家庭,不知不觉中被卷入犯罪。这样的改动.更接近事实,让人惋惜,也更合情合理。
因为他的夫人,如果是一个贪婪成性的人,那作为丈夫的他早就发现了。而太太越陷越深,其实是为她的女儿,她要对李高成说你看后面咱们两个老人都走了,女儿怎么办?靠你的工资能解决她的开销吗?她是要为女儿后期的生活做打算。
《生死抉择》剧照
我们注重人物本身,每个人做事情都有他的心理因素跟他的行为逻辑。包括厂长要退休了,临退休前“晚节不保”。因为那会儿我们看到也接触到很多类似的国营厂干部,他本身把厂子搞得很好,结果马上退休了给他的奖金很少,他自己给人签字、给人批的条子,人家都成为亿万富翁,他的心态就容易不平衡,又一想到自己要退休,一念之差就在退休前“捞一笔”了。
类似这样的设计,我们都非常具体地分析了人物心理状况跟他的行为。不管所谓的正面人物也好,反面人物也好,都由他的思想出发,不是说贪官一上来就是反面的,许多人最初也在基层做了很多好事,或者一边做好事一边贪腐,发展到后来都是有一个过程的。
当时虽然不是有意关注,但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一波反腐潮流,新闻上也时有报道一些贪腐案件。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一些人的犯罪和堕落都有具体的心理依据和历史根源。制度造成的某些漏洞, 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念转变和贫富落差, 这些都造成了人的贪欲膨胀的外部条件。
《生死抉择》剧照
当时的顾虑,除了担心尖锐的部分会难以保留,另一个顾虑,就是把表现领导干部的戏拍得好看并不容易。我向来不大赞成“主旋律”的提法,影片表现的是正向的价值观,是歌颂人的真善美,但“主旋律”这个提法,本身并不是属于电影艺术的分类范畴。
当时说“主旋律”,也担心这类电影很多观众会天然觉得刻板、说教,不愿意去看,那么如何突破这种刻板印象,能够吸引观众,看了不走人,对导演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后来电影上映后,我听到反馈,说李高成去饭局上掀桌子的一场戏,电影院里观众的鼓掌称快了,这个让我有点意外又有点得意。说明观众认同这个人物,同时情绪上也非常融入故事情境。当犯罪行为被揭露的时候,观众感到大快人心,吐了一口气出来。
其实当时这一幕这样处理,是受到一些质疑和争议的。有领导看了样片后来提建议说,李高成是一个市长,去跟人掀桌子不符合这个层级领导干部的形象。我觉得这是人物发展到这个时候的必然性。这时他不是什么市长,和他读了多少书、是多大官都没关系,这场戏要表达他对这个事情的态度,表达他的愤怒,这是人物血性的部分,可能有的领导会去批评几句,但那就不是李高成。
演员的选择上,我也没有选择用一些比较熟悉的身边的上影厂的演员。王庆祥在当时还不太为人熟知,我看了他一些电视剧,这个人很刚毅的那种形象蛮符合我的想法,对这个演员的素质和潜力也有信心,就决定是他了。当时其实也有更当红的一些演员人选,但我认为陌生感是有利于让观众更容易代入人物的,事实证明后来的演绎也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我在做这个影片的艺术总结的时候,也一直强调,最根本的是创造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出来。电影中我们常常讲是不是讲好了故事,其实讲好故事的关键还是要刻画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套子里的、概念先行的人。这点无论现实主义题材,类型片还是所谓的主旋律,其实都是相通的。
在讲故事这个层面,电影也不好拍。领导干部们的很多行为集中在开会、视察,在这些对话的过程中,我们要具体展开一个集体贪污大案是怎样层层缔结起来的。
《生死抉择》剧照
我们在剧本阶段就希望构建出一个层层展开的结构,而不是一开始就指向很明确的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所以一上来提出的问题是谁来组织主持这个市里的工作。先说另一个“空降”的书记杨诚刚刚来了半年,就主持市里的工作。李高成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满心的抱负以为他可以大展宏图,结果还是被压了一头。我们带观众进入一个官场现实境遇的层面,然后慢慢根据人物关系去展开讲后面的故事。
事件上我们还加强了对改革背景的描写,增加了腐败分子打着改革旗号,利用中阳纺织厂面临资产重组的机会企图“金蝉脱壳”的内容,这个改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塑造党的干部形象方面,这在当时也是有所创新的。李高成是一个有目标、有抱负的一市之长,书记杨诚跟他在山顶上俯瞰全城时说,这座城市是你花了五年时间,辛辛苦苦才建成这个样子的,李高成说,“这离我心中的城市还差得远呢。”
这种公开张扬个人抱负、个人成就、个人目标的处理,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性格展示,不像过去的领导干部一讲起成绩,全部简单地归功于党的领导和集体的努力,当然其他方面也是重要的,但不能完全回避个体价值的努力。我们要描写李高成除了他的政治信念和人格理想外,也有他的一些“野心”,他不是谦谦君子,处处后退的“官场式”人物,而是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又有很强政治理想的现代领导者。
《生死抉择》剧照,左羚饰演李高成妻子
在反腐的这个层面上,我们也并没有把李高成描写成一个火眼金睛的所谓的“反贪英雄”, 而是跟随他,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进行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里他自己也要经历诱惑和摇摆。最终着力地刻画出他宁愿自己身败名裂、也要对得住人民的浩然正气 ,在风口浪尖上奋起与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坚强决心。
过往的银幕上,我们看到过许多主旋律影片中,共产党员的“牺牲”,为了革命、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新时代下,共产党员依旧是敢于“牺牲”,但这种牺牲的达成不是一种口号式的大义灭亲、割袍断义。他面对他的至亲,面对一路提拔他、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这种中国人很看重的恩义,他是痛苦的,所以他会说出“这是一个生死抉择”。于公,他奉行公义,于私,他还是很爱他的夫人,要等她出来重新团聚。
我觉得李高成是继承了我们中国人的最优秀的一些品质在身上,非常重感情,但是原则和底线不能突破,同时有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勇敢和正直。所以老百姓看了会觉得非常能够认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