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述党史 话建德丨“五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2021-06-27 18: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五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述党史 话建德】第十八期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建德、寿昌两县先后办起印刷厂、发电厂、碾米厂等企业,逐步改变了两县没有工业的面貌。至1957年底,两县共有县属工厂27家,年产值1千余万元,年利润10万元。

建德县“五小”工业情况汇报

1958年初,建德、寿昌两县县委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和“大办地方工业”的号召,开始兴办“五小”工业(小钢铁、小煤炭、小机械、小化肥、小水电)。从此开始,小农机厂、土制化肥厂等企业在两县遍地开花。在3个月中,建德县就办起了小农机等工厂167家、颗粒肥料厂497家;寿昌县有土化肥厂546家、其它各类厂112家。

新安江钢铁厂白煤炼铁

此后,县委多次召开全县工业会议,介绍、推广发展“五小”工业的经验和做法。1959年3月,县委发出《关于迅速掀起一个全党全民大搞土化肥、土农药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公社在小土化肥厂、小土农药厂的基础上,迅速建立总厂,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是月,县委成立领导小组,推进以技术革新为中心,加快了“五小”工业发展步伐。到1960年,“五小”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县办起企业243家,水泥企业开始起步,为建德水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五小”工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对构筑建德工业发展的基础起到一定的作用。

新安江化肥厂旧影

1966年后,建德的“五小”工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1966年至1969年期间,建成解放电站、新安江化肥厂、建德县石粉厂、白岭坑电站等,其中解放电站为建德最早利用水库发电的小水电站。1970年4月,白岭坑电站发电并入大电网运行,是建德县第一个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的水电站。至1970年底,全县办起工厂455家,其中县属41家、公社属158家、大队属256家,全年生产化肥18000吨、各种农药520多吨,其他主要工业产品均有增长。《建德县1971年计划和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坚持“小、土、群”,努力发展小煤炭、小机械、小水电、小化肥农药、小水泥的“五小”地方工业。嗣后,杨家口一级电站、镇头一级电站、九里坑二级电站、绿荷塘二级电站陆续动工兴建,其中九里坑二级电站是建德县第一座高水头电站。

农村工具改革木质插秧机

同时兴办“农”字工业,积极为农业服务,1973年底,全县有机电排灌设备1200台、电动脱粒机和打稻机1610台,基本上改变了平原农民靠水车、山区农民靠人工提水的传统农业灌溉模式。但是,这一时期建德的“五小”工业发展也出现了企业盲目上马、管理混乱的状况,1972年,县委、县革委会对“五小”工业进行清理整顿,淘汰了一批无效厂矿,建立健全了企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纠正了混乱现象。

建设中的寿昌耐火器材厂

至1976年底,建德县已建成农机修配厂44家;化肥农药厂5家,年产合成氨1万吨、钙镁磷肥8000吨、磷钾复合肥5000吨;县社二级办起煤矿20家,年产原煤10万吨;建成小水电站33座,装机3822千瓦,年发电量552万千瓦小时;县社办水泥厂6家,年生产能力3.5万吨。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436万元。“小而全”的工业体系虽然有些脱离客观实际,但当时建德的“五小”工业还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了其他事业的发展。

学习黄万和“一滴油”精神

来源/中共建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原标题:《述党史 话建德丨“五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