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金陵东路骑楼将拆”不实,黄浦区:保留并申请风貌道路
金陵东路紫金路骑楼。由于其部分路段正在进行居民动迁,骑楼能否保得住,让很多历史建筑爱好者颇为担心。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上海市中心唯一成规模的骑楼特色街金陵东路的骑楼面临拆除?近日,一则微博引发了沪上网友的关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5月21日从上海市黄浦区政府获悉,由于地铁14号线豫园路站施工的需要,金陵东路附近街区已经被列入征收范围;网友关注的金陵东路沿街骑楼将被完整保留,黄浦区还将整条金陵东路列入上海市风貌道路推荐名录。
微博曝出“金陵东路骑楼可能被拆”
“金陵东路骑楼可能被拆”的消息出自一篇微博。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数日前,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娄承浩发微博称:“金陵东路骑楼沿街毗连,全长一千多米,从1912年起至1929年陆续新建,因原是法租界法大马路缘故,仿法式骑楼产生,具有避阳挡雨作用,沿街商店形成独特风景线,‘3.18公示’的上海风貌区扩大大名单中金陵东路已列入其中……从紫金路至溪口路段金陵东路南侧里弄正在动迁,紧急呼吁骑楼必须保留。”
微博中所提到的金陵东路骑楼,其建筑风貌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特色非常鲜明。所谓“骑楼”,就是在建筑物一楼临街部分打通为行人走廊,上方的二楼楼层状如“骑”在一楼之上。骑楼的由来,有说中国古已有之;也有说是法国人来到上海时,将其此前在越南等地改造形成的特色建筑一并带来。据说,法国人不适应南越的热带气候,为求凉爽,在洋楼前加盖一层“廊房”。随着法国殖民势力扩张,这类建筑形式便在东南亚、华南等地遍地开花。
一些公开资料也显示,金陵东路原名法大马路,由从闽广迁来的许多广东籍居民聚居于此,并修建起广东骑楼式建筑。这些骑楼于1912年至1929年陆续兴建。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为减轻南京路、淮海路的客流压力,上海在金陵东路开辟出新的商市街,南京路上许多名特商店都在此设有分号。10多年前,由于城市的发展,金陵东路上的骑楼拆掉了一部分。
针对金陵东路这段极有特色的骑楼建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认为,它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有较高的建筑与历史价值,有关部门在进行规划时不应草率拆除,应该进行更合理、科学规划,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要有效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城市环境,历史建筑便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骑楼老房子已被“封堵”与“看管”
黄浦区房管局负责人洪继梁表示,沿金陵东路的骑楼肯定不会拆,暂时采取“封堵”与“看管”的保护措施。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澎湃新闻了解到,引起市民和网友关注的拆迁路段位于金陵东路江西路至紫金路段。黄浦区规划局、区住房保障和管理局5月21日下午在发布会上表示,涉及到轨道14号线豫园路站的建设,该区域确实有部分房屋列入了征收范围,具体范围东起永胜路,南至人民路,西至紫金路,北至金陵东路。
“该区域涉及到1600多户居民以及一些单位,目前签约住户约1400户,超过93%。”黄浦区房管局负责人洪继梁介绍,该区域房屋的征收从2014年9月下旬就已经开始,共涉及到三个街坊,整个区域的居民居住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此前也频频向区政府反映,希望改善居住环境。今年,黄浦区相关部门加快了该区域的房屋收储进度,目前已进入尾声。
澎湃新闻记者此前在江西南路金陵东路路口看到,附近个别房屋的墙壁上写着“拆”字。附近的商铺大多已经搬迁一空。骑楼后面的里弄都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房子,大多数老住户早已搬走,目前住的多是老人和租客。几户人家在楼道里公用一个灶台,很少人家有独立的卫生间,一些老人至今还在使用着木马桶。一名老住户陈先生告诉记者,尽管舍不得老房子,他们还是期盼着早日动迁,“房子老得没法住,夏天热冬天冷,做饭洗澡都不方便。”
记者在现场看到,靠近人民路的部分老房子,局部已经开始拆迁,不过靠近金陵路的房子尽管写着“拆”字,目前没有拆的迹象。
当天在发布会上,黄浦区房管局负责人洪继梁表示,沿金陵东路的骑楼肯定不会拆,暂时采取“封堵”与“看管”的保护措施,“相关区域的老房子,我们将结合项目及轨道交通建设,予以保留保护。”
澎湃新闻记者从黄浦区政府了解到,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娄承浩微博内容并不完全准确,黄浦区政府在去年征收期间就已经将金陵东路骑楼列入保护范围。该区规划局副局长张莉也表示,金陵东路的骑楼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也承载了历史记忆,“我们此前已经将金陵东路列入上海市风貌道路推荐名录,申请保护。”张莉介绍,此前黄浦区已有31条风貌保护道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