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黑土地保护丨分类施策,黑土地保护叠加效应凸显
在绥化市北林区新华乡新华村路边,有一片黑土地,绿油油的玉米苗长势喜人。
“这里采取农艺和生物措施保护黑土地。去年秋天秸秆全量深混还田,增加黑土地的有机质。”绥化市北林区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张树春介绍说,“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土壤剖面,65厘米都是黑土,在30厘米左右,都能看到翻埋的秸秆。通过这些秸秆在耕层下面建了一个‘土壤水库’,雨水多的时候蓄水,干旱的时候源源不断地给秧苗供水。”
通过多年的黑土地保护和利用,项目区旱田耕层由当年的18厘米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1.5厘米,有机质也得到了3%以上的提升。
多种保护显叠加效应
黑土耕地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肥力透支,“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为了给黑土地“增肥”,我省从2015年开始承担国家的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有机物料还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增施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等方式方法进行保护利用黑土地。多种方式一起发挥作用,释放了叠加效应,使黑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得到保护。
张树春说:“秸秆翻埋还田使土壤更加松软了,秸秆腐殖质成为农作物的粮食,源源不断地供应农作物生长。”
绥化市海伦市,是中国大豆之乡,从2015年开始开展了5种黑土耕地保护模式。如今黑油油的土壤不仅松软,间或还有粉红色蚯蚓在其间蠕动。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邹文秀介绍,海伦是我省中厚层黑土典型代表地区,这类土壤主要问题是有机质积累和分解失去平衡,针对问题,他们以秸秆翻混还田、粉耙还田和松混还田为核心,以黑土层扩容增碳为目的,组合了玉米-大豆和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技术,建立了黑土层保育模式。
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刘向波告诉记者,连续6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在本来不低的产量基础上,玉米平均增产10.2%以上,大豆平均增产12.3%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2克/千克以上,黑土层保护深度达到了30~35厘米,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保护纲要要求。
类型多样需因地制宜
我省黑土地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晓增介绍,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县域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成果,我省的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是吉林省的2.75倍,是辽宁省的3.19倍。
我省黑土耕地不仅面积大,类型也很丰富。横跨6个积温带,复杂多变的地形、热量和降水条件,造就了我省土壤的多样性:黑土、黑钙土、白浆土、草甸土、暗棕壤、风沙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多个土壤类型都有分布。
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宝库,从事黑土地研究34年,对我省的黑土耕地状况了如指掌:三江、松嫩平原中东部,主要为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该区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普遍下降,耕作层不优,犁底层变厚,土体构型不良,存在障碍层。低山丘陵区和漫川漫岗典型黑土区,自然土壤属性为黑土层薄,土体砂砾较多,土壤贫瘠,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在松嫩平原西部,春季风沙大、干旱,裸露地表受风蚀侵害,夏季雨水集中,坡岗地土壤受水蚀侵害,该区域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壤类型主要为黑钙土、草甸土、暗棕壤、风沙土等,耕层厚度16~22厘米左右,犁底层厚度10~15厘米,砂砾底土壤占本区域50%~60%左右,保水、保肥能力较弱。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一般在25~30克/千克,肥力偏低。在三江平原及松嫩平原中南部的水田区,土壤类型主要以草甸土、沼泽土、低地白浆土、水稻土为主。该区土壤结构不良、透水性差、养分低,土壤酸化加剧。
“一副药只能治一种病。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韩晓增说。“松嫩平原中东部和三江平原草甸土区,要用以秸秆翻埋还田为核心的黑土层保育模式;因风蚀和水蚀造成黑土层比较薄,或者暗棕壤等中低产田,适用以有机肥加秸秆碎混还田为核心的黑土层培育模式;而以秸秆覆盖还田、少耕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主要适用于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干旱、盐碱地区;障碍性土层消减快速培肥模式,主要是‘治疗’白浆土和黑钙土‘有病’土层等;坡耕地控蚀增肥模式主要是要让坡耕地温和排水;水稻秸秆还田增碳保肥模式主要是解决水田秸秆还田难的问题。”
韩晓增提出,对不同生态区域黑土地所存在的主导性问题,要进行精细问题划分,列出清单,然后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实施保护。
精准试验供分类施策
开完东北黑土地绥化现场会,韩晓增和他的团队赶往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二分公司和黑河的定位试验基地,查看玉米和大豆的长势。
在这两个基地,他们分别对白浆土和暗棕壤进行改良培肥利用定位试验,每个基地都采用相对成熟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的10种方法,比如免耕、条耕、深翻、浅耕、秸秆覆盖、条盖、浅混、深混和加施有机肥、生物炭等等,将持续试验6年,为我省黑土地保护提供精准高效的原创性技术模式和生产参数。
为什么要进行定位试验?韩晓增解释,我省地形、土壤类型、气候和种植制度都具有多样性,但是目前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多数出自某个地点,如果大面积推广,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只有根据每个生态类型区的特点进行精准野外田间研究,才有利于全面精准推行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提高保护利用效率。
韩晓增介绍,已经成型的10种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各有千秋,把它们放在一起比一比,在技术联合中找出差距和不足,也就能识别出到底哪种模式更为适合、高效。这样就可以在复制推广中少走弯路。
原标题:《黑土地保护丨分类施策,黑土地保护叠加效应凸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