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年名气超过梅兰芳,聂耳周璇都是他的弟子,流行音乐之父在这里黯然离世

2021-06-27 16: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徐锦江 愚园路上

黎锦晖画像

“姆妈,我肚皮饿煞了。”

“姆妈,我也要吃么事。”

几个孩子眼巴巴地围着她,从晒台一直跟到底楼的灶间。梁惠方把盐罐米坛里里外外都翻了一遍,发现家里米也没有了,盐也没有了,又跑到晒台木房子里翻箱倒柜找钱,钱也没有了。梁惠方不得不朝三楼的亭子间喊:“好老头,你还有钱吗?孩子们都等着吃饭呢!”家里大大小小五个萝卜头都饥肠辘辘地望着母亲。黎锦晖没有答应。梁惠方正准备到弄堂里去问人借钱,忽听见楼下邮递员在喊:

“43号黎锦晖----敲图章----”

原来是12元稿费不早不晚驾到了,这时候,才见黎锦晖不慌不忙从亭子间里走出来,打趣道:“我说天无绝人之路吧。”

两人都笑起来,看着孩子们欢欢喜喜地缠着妈妈要吃这吃那。黎锦晖不由得悲从中来。

他曾经富过。

想当年,大约是1933年到1935年间吧,黎锦晖除了研究爵士乐外,还为电影《春潮》《梨花夫人》等写词作曲,为上海百代、胜利、大中华三大外商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出版的歌曲集和通俗文艺读物、高级小学用的音乐课本达数十种之多。版税和稿费一单接着一单。明月社的解体,反使他摆脱了经济上的负担,生活前所未有的富裕起来,真可谓运来铁也变成金。黎锦晖还发了一笔横财。多年前,一位纸商,因为欠款被人告状,需要几千元保释,他托人找到一向仗义疏财的黎锦晖,黎锦晖二话没说就掏钱帮他结了案。纸商拿出一张瑞典纸张的货单送给黎锦晖抵欠款,黎锦晖接过后就渐渐忘记了此事。不想几年后,一位亲戚无意中看到货单,惊呼“老兄,你发财了”,原来几年间纸价飞涨,黎锦晖卖掉纸张,净收了2万块钱,有了钱,黎锦晖购置了小洋房,添置了全新的家具和钢琴,还买了一辆新式卧车,特意托朋友花几百元买到7272的轿车牌号,照乐谱发音就是“徐来徐来”,以此表达对妻子的爱情。

若不是因为痴迷于办歌舞团,黎锦晖本来可以过得很好,但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痴人,为了爱好不惜倾家荡产,黎锦晖就是这样的人。仿佛命中注定。

有了钱,在艺术上不安分的黎锦晖又起念恢复了明月社。与此同时,与胡蝶一起成为明星公司两大台柱,被《良友》杂志捧为“八大明星”的“东方标准美人”徐来也虚荣心陡增,开始过起了宾客盈门、风光无限的生活。但这种与达官贵人觥筹交错的生活并不是天生艺术家气质的黎锦晖所能忍耐的。夫妻俩渐行渐远。受明月社拖累,家庭开支大受影响,徐来认为不办社,便富裕,一办社,便穷困,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加上七岁的女儿突然夭折,徐来悲愁交加,黎锦晖也借酒浇愁。

▲ “风流将军”唐生明

其时,上海滩上的“风流将军”唐生明一见徐来惊为天人,趁虚而入,开始疯狂追求,软硬兼施,一方面通过徐来的秘书张素贞从中挑拨,一方面又拔出手枪威胁徐来,再不离婚就毙了黎。

▲ 黎锦晖第二任妻子徐来

徐来在复杂的环境和感情纠葛中终于向黎锦晖提出了离婚,黎将愚园路上蝶邨的一切物品全部赠予了徐来,心爱的妻子就此离他而去。雪上加霜的是,掌握了明月社大权的弟弟黎锦光又因刚愎自用而让明月社欠下了一屁股债,黎锦晖为此把小汽车买掉,钢琴抵押,比经济上的窘迫更让黎锦晖不堪的是,除了学生聂耳几年前大义凛然地批评他,此刻贺绿汀、刘雪庵等音乐界人士纷纷撰文批评他抗战时期不合时宜的“靡靡之音”,贫病交加的黎锦晖为了排解愁绪,缓解病痛,甚至吸上了鸦片。

忆及此,黎锦晖感到心中阵阵隐痛,下得楼去,走出四明别墅稍作排遣。此处的房子还是亲女儿黎明晖从二房东手中租来的,黎锦晖戏言自己是“四房客”。与徐来离婚后,一位叫梁惠方的北方女子不惜休学和与家庭决裂,追随黎锦晖生活,使他痛楚的心得到了一丝慰藉,这位当年18岁,与他相差27岁的女子正是此刻相伴在身边的妻子。晩年的黎锦晖就靠着这有一搭没一搭的稿费单,维持着大大小小7口人的生活。

▲ 四明别墅43号是黎锦晖的终老之地

四明别墅的附近的马路上,黎锦晖和一对母女擦肩而过,小女孩子正在对年轻的妈妈哼着一首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知道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吗?”妈妈问。

“《老虎叫门》”女孩答。

他们不知道,迎面走来的人,正是这首儿歌的作者。

大半个世纪前的中国,黎锦晖的歌曲几乎家喻户晓。当时上海百代等外商经营的唱片公司,都以能约到黎锦晖作品为荣,大中华、胜利、高亭等公司的大堂上都悬挂着黎锦晖的巨幅照片,连梅兰芳的照片挂在旁边,都要小一档,而当时正是京剧风靡的时代,可见黎锦晖当时比梅兰芳还要红。毕竟,高雅的戏曲的观众不及流行音乐,30年代市面上90%的流行歌曲是黎锦晖的杰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是美人窝》这些流行歌曲红遍了大江南北。什么叫流行,什么叫“神曲”,什么叫“爆款”,《毛》《桃》是也。不仅黎锦晖红得发紫,他组织的“中华歌舞学校”“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等,更是“造”出王人美、周璇、白虹、严华等光芒四射的明星,且下南洋,让中国歌舞走出国门,世称“黎家班”,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最早“走出去”的。

黎锦晖堪称中国流行音乐、儿童歌舞音乐、近代歌舞之父,在诸多艺术领域都做出了“奠基”贡献。估计这个其实充满童心、善良和纤弱艺术气质的人连自己都在内心谴责自己,因为缺乏自信而改变曲风、随波逐流。也因为没有版权保护,因为自己的女人被有权有势的朋友加同乡抢走,因为费心贴钱的创作和事业受挫,黎锦晖在上海解放前便已潦倒落魄。据导演汤晓丹的夫人蓝为洁女士回忆:

抗战时期,在重庆“中制”食堂吃饭,每次排队我都碰到黎太太和她的几个小孩,每人手里都拿着搪瓷大杯、小面盆,装满了饭菜带回宿舍吃。黎先生一次都没有去过食堂,也从未到过我们技术课办公室,但是课里的人都爱三言两语谈到黎先生家属买饭后走出食堂的小队伍。次数多了,我才晓得黎家的一些事。原来黎先生的前妻是漂亮的电影明星,婚变对黎先生的打击很大。之后一位女学生崇拜他,不顾父母反对主动休学进入他的生活,为他生儿育女,小家庭生活充满了幸福和浪漫。

对于黎锦晖来说,上半生辉煌,下半生落寞。虽然也有过好辰光,然而世事轮回,命运无常。人生如过山车,绚烂终归于平淡。晚年不过是住在愚园路四明别墅里的一个寂寞老翁,与妻子梁惠方过着平常的居家日子,生儿育女,默默相伴,直至1967年去世。

人生起落,情何以堪。黎锦晖的一生故事,足以写成一部传奇的音乐剧。

▲ 晚年合家欢

中间两位应为黎锦晖和梁惠方(来源网络)

值得再补上一笔的是:梁惠方忍泪办完丈夫的丧事后,又担负起做母亲的责任,靠踩缝纫机资助几个插队落户的孩子,让他们都考进了大学。蓝为洁为之感慨:她是我认识的友人中人格魅力最闪光的女性。梁惠方离世前,已经见到社会为黎锦晖落实政策,恢复名誉的曙光,她付出一生厮守所爱之人,令人感佩。天道不殊,善良的人活到90多岁方含笑离世。

黎锦晖人物关系图

家庭

第一任太太徐珊珂,生女黎明晖。

第二任妻子徐来

徐来,原名徐小凤,早年随母帮佣,下南洋时成为黎锦晖的妻子,徐来之名为黎所取,意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主演电影《残春》,其中有非常香艳的出浴镜头,在明星公司内与胡蝶齐名,被誉为“东方标准美人”,后弃黎锦晖而去,嫁给风流将军唐生明。

第三任妻子梁惠方

大女儿黎明晖

二女儿黎莉莉

原名钱蓁蓁,中共情报战线上著名的 “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的女儿,黎锦晖义女。

三女儿黎明健

黎锦晖的义女,后改名于立群,嫁给郭沫若为妻。

学生

聂耳

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国歌作者。1931年考入“明月歌舞团”。

王人美

1927年加入黎锦晖创办的上海美美女校,王人美之名为黎锦晖所起。

周璇

被誉为金嗓子。1931年加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周璇之名为黎锦晖所起。

白虹

在上海《大晚报》发起的“评选三大歌星”中夺冠,成为中国歌坛第一位“天后”,后嫁给黎锦光为妻。

严华

周璇的第一任丈夫。1930-1940年代上海电影明星。

“黎氏八骏”

黎家八位兄弟各有所长,黎锦熙,语言学家;黎锦晖,音乐家;黎锦耀,矿业专家;黎锦纾,教育专家;黎锦炯,铁路桥梁专家;黎锦明,作家;黎锦光,音乐家,被誉为“歌王”,《夜来香》作者;黎锦扬,作家。

黎锦晖晚年住四明别墅(愚园路576弄43号)

作者简介

徐锦江

城市文化研究学者。著有《愚园路上》《愚园路》《愚园路•百年纪念版》,辟上海路史研究一格,上海电视台据此改编成三集纪录片。

识码购书

《愚园路》纪录片在线观看

《愚园路》上集《洄流》

《愚园路》中集《时刻》

《愚园路》下集《呼吸》

读者反馈邮箱:bikey@paiqiwenhua.com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或纸质媒体使用,请与本公号接洽授权。

公众号推广|李瑛珺&李乐祺

公众号编辑|吴迪

公众号设计|TheIK

咫尺弄堂走到底,百年市井皆成戏

原标题:《当年名气超过梅兰芳,聂耳周璇都是他的弟子,流行音乐之父在这里黯然离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