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花15亿整治农村环境,有的工程烂尾,有的废弃成摆设
山西省投入15亿元治理1200个村子的环境污染,但在超出计划使用期限1年多后,很多村子里的治污设施或者工程烂尾仍未完工,或者废弃成了摆设。
农村环境污染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整治,并且投入在不断增加。前不久出台的“水十条”提出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
其实早在5年前,2010年,环保部和财政部就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次年,山西成为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获中央财政拨款7.5亿,省内配套资金7.5亿,计划整治1200个村子,受益人数达200万人,示范试点为期三年。
但本应于2013年底结束的试点工作并未如期完成。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山西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李文斌曾向媒体通报,2011-2013年环保部、财政部将该省纳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截至当时, 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全部完成,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基本完成,2013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已开展勘查设计、招投标等工作,力争在当年10月底完成三年示范项目的验收工作。
虹霓村的污水收集站侯村污水处理站玻璃已破碎。布满灰尘的开关2015年5月初,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山西随机抽取三个示范点调查发现,示范项目完成情况与初期规划出现较大落差,有的工程未建,有的工程设施建成后成为摆设。耗资较大的设施,往往成为缩水重点。如污水处理管网铺设,三个点都未能铺设到位。其中一个示范点,清运垃圾的三轮车刚一下发,就因为质量问题被弃用。
显然,计划已经再次延期。
2013年验收的工程,2015年还没完成
2013年是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三年示范期”的最后一年。当年山西省在40个县确定40个示范项目,共622个村、98.1万人被列入示范工程受益范围。
位于太行山区的长治平顺县虹梯关乡成为试点之一。全乡有15个村列入示范工程区,示范区内总计人口为10661人,每天总排垃圾6.40吨/天 ,家户散养畜禽每天产粪便3.81吨。
按照规划预算总投资为1368.0万元,其中中央农村连片整治资金685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73万元,市配套资金205万元,县级配套205万元。以使示范区水源,污水,垃圾和类便都能得到有效处置。
根据预计方案,在示范区建设垃圾集中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并在梯后村、碑滩村、虹霓村三村安排生活污水集中管网铺设和集中排水收集系统,示范区污水收集管网设计建设 5385米,配套建设检查井117个。水源地保护及围栏共30个,安排禽畜同贮粪池共21个,吸粪车一辆。每村安排三轮车一辆,大、小不等的垃圾桶。
方案要求项目从2012年9月~12月开始准备,期间各级政府建立工作机构,编制实施方案。从2013年1月~10月实施,于2013年10月~12月验收。示范区饮水净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畜禽粪便处理达到85%。对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的情况,限期整改。
但2015年5月10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当地发现,示范工程并未依计划实行。虹梯关村一位村干部告诉澎湃新闻,他们村的垃圾桶到2015年春节后才发放下来,另在村中修了一个垃圾分拣厂。
虹霓村村委会主任刘拴清对环境整治示范工程颇有意见,他们村没有建设禽畜粪便处理设施,污水集中排水工程建好了却不能运行。按照计划,集中排水站收集好村内污水后,再用水泵抽到碑滩村的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但由于并未给村内居民区铺设排水管网,所以村里的污水根本进不了收集站,收集站完全成了一个摆设。
对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刘拴清意见更大。
刚发放下来就出现质量问题的三轮车“三轮车发下来没有几天方向盘连接杆上的接头就掉了下来,刹车也不好用,小毛病太多”,由于虹霓村口就是深沟,刘拴清担心三轮车质量不过关发生意外事故,干脆让驾驶员把三轮车停在院内,也成了一个摆设。
而碑滩村的垃圾桶和三轮车至今没有发放到位。
平顺县所发垃圾桶3年前招标花300多万元建污水处理站,至今污水直排
作为2012年全省示范区的典型,忻州市忻府区奇村镇共有17个村列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936.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为129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554.0万元,自筹90.0万元。
镇政府所在地奇村按规划方案应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建立保护标志及相应隔离措施,消除水质污染隐患。集中清运生活垃圾、完善村内排水管网、改善禽畜养殖粪污处置设施等。
根据忻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信息网公告, 忻府区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奇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并由山西省宏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3052800元中标。不过,澎湃新闻记者在奇村时看到,排水管网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跃进渠内。1958年所修的跃进渠,是当地的主河道。现在则成了污水排放渠,污水在这里变成了死水,黄黑交替。
跃进渠
奇村村民所建排水出口按照规划,南高村和明望村也有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工程。然而,南高村虽然铺好了管网,但并未运行。而明望村则没有动工。“没有,连一点管子都没有铺。”明望村村委委员张明亮告诉澎湃新闻,全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就是有几家村民自己花了1000多元,把水泥管埋于地下6米深,作为自然渗井排放家中污水。
在奇村镇北唐林村,示范牌上写有禽畜处理设施。但实际做法是村干部在村里的一荒地上指定了一块地方,以每户每年300元的价格出租给村里的养殖户。村内收集垃圾的垃圾池亦未建立。
“要给老百姓办好事,你就办好,要不然就不要办”
列入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的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桥沟村,至今没有把示范村的牌子挂出。村主任李建军认为他们村根本就不是示范村。
2012年开始推动示范区时,“都没有人愿意去开会,是我先带头去的。”李建军介绍,因积极配合上级工作,所以最初规划先从该村开始,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水源地保护,“样样不落,工程师都把我们这里测量好了,计划和青龙村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
但直到5月8日见到澎湃新闻记者时,桥沟村的示范工程还只有李建军在奇村镇培训后,领回来8辆平车,三辆三轮车和各家的垃圾桶。
“要给老百姓办好事,你就办好,要不然就不要办,答应下你不给办算怎么回事”, 李建军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按照山西省规划方案,太原市阳曲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共涉及11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1412.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为94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06.0万元,自筹60.0万元。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乡政府所在地侯村完成建设。该村建设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日处理36立方米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一座和配套污水处理管网。不过,澎湃新闻记者在村中看到,污水处理站已经房门紧锁,房门玻璃全部打碎,从地面痕迹和门上灰尘等判断,已经久无人光顾。
忻州水源地保护房与护栏-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