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科技奖励大会颁奖,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获最高奖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2015-05-18 10:3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陈赛娟院士团队

        5月18日上午,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作为上海科技界的最大盛会和最高奖励,本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87项(人),其中,10人获科技杰出贡献奖,26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26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222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3位外籍专家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自然科学奖:诞生第一个特等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上海科委”)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2014年在颁奖总数有所减少的情况下,上海仍然保持了学术影响力的大幅增长。据统计,国外授权发明专利85项,比上一年增加44.1%;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148项,比上一年增加2.95%。发表论文SCI、EI收录4470篇,比上一年增加7.3%,累计被引次数达到了70191次,比上一年提高了46.3%。

        作为上海科技界的最大盛会和最高奖励,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87项(人),授予王卫东、徐文东、李儒新、胡金波、李金亮、惠利健、陈占胜、陈邦栋、陈晓东、张强10人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授予26项成果自然科学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授予26项成果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9项;授予222项成果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1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121项。授予穆罕默德•萨旺(加拿大籍)、陈红宇(美国籍)、麦吉乐(法国籍)3位外籍专家国际科技合作奖。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陈赛娟研究员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是2012年上海科技奖励设立特等奖以来的第二个特等奖,也是自然科学奖出现的第一个特等奖,兼具独特的国际学术地位和重大的社会意义。

        该项目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基因定位克隆等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批新的白血病诊断和预后监测的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并成功研制了新型联合靶向疗法,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髓系白血病。课题组在包括《Nature Genetics》和《Science》在内的学术期刊中发表了57篇SCI论文,并入选2010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首创的靶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上海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

民营企业:获一等奖比重达17.9%        

        据上海科委介绍,2014年274个获奖项目共有656个完成单位,平均每个项目有2.39个单位参与,比2013年增加了0.11个;其中共有128家外地单位参与,占比为18.7%,比2013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有63.4%的项目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27.9%的项目吸引了外地单位合作参与,17.8%的项目有不同类型单位参与,分别同比提高了7.1、4.2和2.5个百分点。

        参与单位类型最多、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关键设备及安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与应用”项目,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长远需求着手,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标,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版实时操作系统,研制了众多嵌入式技术设备,同时制订了体系化的标准和规范,成功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铁路、汽车服务和水利等多个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三年内新增产值13.06亿元,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37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完成的项目有13项,占35.1%,比2013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所有参与单位中,包括了各类企业285家,占43.4%,超过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体现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所有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仍然是主力,占到了52.6%;而民营企业的比重有一定提升,从2013年的14.9%增长到2014年的17.9%。

        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新一代系列智能机器人教育服务平台”项目的完成单位,就是一家创业型民营企业: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该项目不仅研发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开放式、高扩展性只能教育机器人硬件平台,还配套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创新教育系列教材,累计培训了18000多位机器人教学老师,为中国培养了35个世界机器人比赛冠军和46个亚军,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

最长项目:26年培养33名博士后        

        科技创新是长期和持续的过程。2014年的获奖项目中,研发持续时间在3-6年和6-9年的最多,比重分别为28.6%和24.2%。这些优秀的研究团队在长时间的研究过程始终得到了科技创新大环境的支持与鼓励。

        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补肾益精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和推广应用”项目是所有获奖项目中持续研究时间最长的一个,从1986年立项至2012年完成。在26年的研究时间中,该课题除了研发中药新药并在全国1520余家医疗机构及580余家社区卫生中心推广使用、制定临床与实验规范化方案并在在300多家医院和科研院所推广应用之外,还培养出了多达33名博士后以及18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收获了同科研成果一样杰出的人才培养成果。

        与此同时,优秀的科研项目也能组织出一支有活力、可持续的人才队伍。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有30.7%年龄小于45岁,这一比例同2013年相比提高了4.2个百分点,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在所有完成人中,这一比例则是61.3%,体现了青年人在科技创新中已成为主力军。从人才来源来看,第一完成人中,有54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占比19.7%,此外还有6人为外籍人员,这说明上海的国际人才交流活动也具有相当的活跃度。

        科技进步二等奖“3800t/h链斗式连续卸船机的研发及应用”的第一完成人,振华重工的陈再兴工程师出生于1982年,年仅33岁。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使振华重工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自主设计、制造大型链斗式连续卸船机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制造业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这种大型设备的垄断,近三年已实现产值5.5亿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